圣京府上元县县令潘济阳这天郁闷到了极点,右御史台御史大夫李熙、御史中丞史元亨什么招呼也不打,带着整整一百名御史、文吏犹如神兵天降,突然落在他的地盘,并一举“占领”了他的县衙,“拘禁”了他的全部僚属。(小说文学网)

    潘县令以为自己东窗事发,腿软的硬是出不了门,他夫人逮着把他好一顿臭骂:“瞧你这没出息烂怂样,你一个七品大的小芝麻官,何德何能让满天神佛来收你?就你犯下的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人家真要办你,派个小吏带条绳子来捆不走你吗?竟把王驾都惊动了,你出息的。我看呐,他们八成是冲着栖霞山下的驻军来的。”

    潘济阳撇撇嘴,责道:“嘴贱的恶婆娘,胡扯八道什么呀。来的是右台,军旅按察归左台管。还有,我是从六品,不是七品,上元县是上县,上县,上县。”

    三声“上县”一喊,潘县令从六品的官威又回来,他把腰一挺,头一扬,哼道:“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我潘某人平生没做什么亏心事,我怕什么,稀奇。”潘济阳背负起双手向外走去,他夫人扯了他一把,叫道:“你得失心疯了么,你干的那些丑事。”

    “呸!”潘县令怒斥道,“刁民,我何时干过什么丑事了?我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一个清正廉洁的人,一个背景靠山都很硬的人,我怕什么?稀奇!”

    潘济阳趾高气昂地走出了自己的大宅院,趾高气昂地走在大街上,本来是准备死撑到县衙大门前的,奈何,腿肚子实在抽抽的厉害,无奈只好弓腰含胸,形如一只大虾,晃晃悠悠地滑进了县衙。

    昔ri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如今正盘踞在一个强梁,三十多位御史和书吏把县衙大堂和堂前的院子塞的满满的,三五成群正在议论着什么。潘济阳竖起耳朵听了一下,心里咯噔一紧,这伙人在闹着要查自己的账呢。

    来者不善呀,潘济阳脚步飘浮着滑进大堂,向李熙大礼参拜,李熙不仅是右台御史大夫,更是大圣国的东南王,大圣国的王可不比唐国,不仅尊贵无比,更兼个个手握重权,除本兼各职外,还以参加神秘内朝会的形式直接执掌天下。而今他们虽然披上黄袍做了王,本质上可还是个贼,捏死像他这样的一个县令,实在是动动嘴的事。

    李熙亲自扶他起来,满脸是笑,让潘济阳有些受宠若惊。潘县令打量着传说中的东南王,李熙也在打量着毛耀姑姑家的儿媳妇的二表哥。

    彼此对对方的印象都不错,李熙开门见山,直明来意,说要把上元县作为右台的实习基地和试验田,完成“捉虫队”的最后几项训练。他安慰惶恐不安的上元县令,道:“潘县令为官清正,我在圣京就有耳闻,我只是借贵宝地开堂讲课,绝不会把潘明府当虫子叼走。所以一来请潘明府不要有心里负担,第二给予积极配合,向上元县的各位同僚说明白这个道理,本素该干什么干什么,有问题尽可以藏着掖着,也可以毁灭证据,但杀人抛尸就不要弄了,没理由来你这实习一趟还弄出几条人命来。我以圣王圣主及亚王圣子的名义给你一个保证:凡是在我们实习中找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事后改正,我一概不予追究。”

    潘济阳嘴唇哆嗦了半天,方才憋出一句话来:“下官遵命。”

    李熙打个响指,让令史带潘济阳去知会县衙的官吏们,在潘济阳进衙门之前,李熙已经将阖衙官吏全部拘在县尉判案的公堂里。潘济阳去跟官吏们训话时,李熙招呼御史中丞史元亨和知杂张静默过来当面又交代了几件事,二人应诺,分头去办。

    御史中丞史元亨是李十三保荐来的,李熙本意是要抬举李十三为御史中丞的。但李十三已经熟悉了军旅事务,做的挺顺手,不愿意半途挪窝。他怕李熙责怪,亲赴圣京来解释,随行带了一位儒雅文士。那文士看似翩翩一介书生,目光却锐利的吓人。

    李十三介绍说此人是无锡县有名的才子,叫史元亨,是个举人,在武进县做县尉,被浙西观察使牛僧儒看中,召入幕府中为推官。史元亨嫉恶如仇,触动了不少权贵的利益,屡遭构陷和排挤,但不仅是牛僧儒,此后的历任观察使都惜他是个人才,保着他、护着他、拽着他,就是不放人。牛僧儒入朝后,曾有意带他去长安,史元亨以家中父母不愿离乡为由婉拒了,惹得一向好脾气的牛僧儒还发了一通牢sāo。

    元和十五年六月初,润州城陷时他正奉观察使王元之命在无锡县募兵,因为地方掣肘,所募四百名乡兵置办不了衣装和武器。他变卖家产买铁铸兵,训练士卒,兵未练成而润州已破,他遂遁入太湖,在无名小岛上仍打唐国旗号与大圣国为敌。

    李十三驻守无锡县时专责捕盗,一ri率水军攻破岛上水寨,生擒史元亨。

    李十三跟李熙说他在无锡县公审史元亨,本来想杀杀史元亨的锐气,在无锡县百姓面前露个脸,却没想到在公堂上被史元亨驳的哑口无言,脸丢的乱七八糟。一恨之下他要杀史元亨,结果却是上千无锡百姓跑到县衙外为史元亨求情。

    “他们称赞他是德才兼备之人,请我不要杀江东才子。我跟老鲁商量,觉得杀一史元亨而失无锡民心,不值当,故而就赦免了他。为了怕他逃脱,当ri我们让人替他作保,声明若史元亨逃走,担保人连坐,头三名杀头,其余的一律充军。你不知道,上百号人嚷着要给他作保,白头老翁,红颜少女,都有。”

    李熙问:“那少女漂亮吗?”

    “还不赖,气质挺好的,身材一般,肤sè有些暗,此外还长了对兔子牙。”李十三说完后脖子就变断了,他小声嘀咕道:“她的跟崔夫人的不一样。”

    李熙道:“你能对一位不相干的少女都观察的这么仔细,可见你看人很有一套,你不想来就算了,朝廷马上又要整编军队,你争取更上一层楼,弄个指挥使当当,多带一支咱们自己的队伍。御史中丞嘛,就让这位无锡才子来当,能得官员和老百姓都赏识的人,绝非等闲之辈,何况他又是你引荐来的,无锡百姓为他担保,你也要为他担保,他要是将来投了敌,我唯你是问。”

    李十三嗫嚅道:“其实我跟他也不是很熟,这个人xing子有点偏狭,干练是有,却还有些书生气,好顶撞上司,有时候嗓门还挺大。我以为这样的人还是适宜回乡务农,做个山野散人算了。”李熙没有答应李十三的建议,他留下了史元亨,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第二天就保奏他做了右台御史中丞。

    史元亨jing通唐国律法,熟悉官场的明规则和潜规则,与官员周旋经验丰富,擅长查案,jing通断案,的确是个难得人才。

    三个月的整训,李熙只撤换了六个人,一个人是因为身体吃不消,经常晕厥,两个人是因为意志不够坚定,吃不了苦,其余三个人因道德有亏,一个伪造履历,一个有过偷盗行为,还有一个虐待父母。

    三个月结束后,捉虫队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单个看他们既有文官温雅睿智的一面,也有刀笔吏jing明锐利的特质,合在一起时他们则更像一支军队,一支信仰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敢战善战的勇武之师。

    三个月时间,能把他们调教成这个样子,除了他们本身底子好外,史元亨功不可没。唯有他能理会并坚决贯彻李熙的“关于把右台御史打造成一支敢打擅打恶战的治官队伍”的指示,别人,包括张静默在内都不能很好地领会李熙说的“敢打擅打恶战的治官队伍”是个什么概念,在他们心里御史应该是单兵作战的孤独斗士,御史台里无长官,御史乃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各得弹奏,无须事事向长官禀告。

    而李熙提出的“队伍”概念显然沿袭自军队,军队讲服从,讲配合,要的是集体的合力,这与“孤独斗士”的身份岂非格格不入?

    张静默将李熙的“胡作非为”通过秘密渠道反映上去,但让他失望的是,上面对此始终未置只言片语。张静默只好在迷茫和惶惑中走进了至高台的小兵营,以四十岁高龄,脱下五品官袍,穿上军卒的短衫,在尘土飞扬的校场上跟着足可做他儿子的同僚们摸爬滚打,一脸脸一嘴沙,稍有不慎还要被小兵蛋子当场喝骂,真是斯文扫地,老脸无存。

    三个月苦熬过来,张静默对李熙当初说的那番话有了新的领悟,也对朝廷将御史台一分为二,分工监察,互相监督的用意有了新的理解。从他走出小兵营的那一刻,他就把自己彻底当作是右台的人了,他相信,那些年轻的小同僚们也会和他是一个想法,这点毋庸置疑,只须看看他们的眼便可知道。

    潘济阳训话完毕,回来请示李熙下一步如何做,李熙道:“不必刻意去做什么,一切照旧,你们办你们的公事,我们查我们的案。”

    潘济阳面如灰土,李熙则哈哈一笑,大手在他肩上一拍,说道:“我远道而来,地主公不尽尽地主之谊吗,好歹也陪孤王游览一下金陵故地嘛。”

    潘济阳应声说好,脸上勉强堆上了笑容,心里却乱如一团麻,他的肩被李熙一拍之后,像是断了骨头一样,塌下半边去再难复原。李熙望着塌肩行走的潘县令心里也直犯嘀咕,自己这一掌并未曾用力,至于一下子把骨头给拍断了吗,是他骨头软,还是自己的修为不知不觉间又jing进了?

    还真是个难解的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