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腰——

    常璟你一天不坑你主子是不是都不行!!!

    常璟嫌弃地看了宣平侯一眼,捡起甲板上的弹珠,在宣平侯的裤腿上蹭了蹭,随后才把干干净净的弹珠收回自己的锦囊。

    “常璟哥哥!”小净空来到常璟身边,扬起小脑袋,伸出小拳拳,“好久不见呀!”

    “嗯,净空,好久不见。”常璟点头,伸出手来,与小净空对了对拳。

    王绪看得一脸懵逼。

    什么情况?

    你们认识?

    说的哪里的方言?我怎么听不明白?

    小净空是个平平无奇的语言小天才,和昭国人无缝切换昭国话,王绪当然听不懂了。

    可厢房里的几位听懂了啊。

    老祭酒沉着脸走了出来:“宣平侯,你好大的胆子,放着好好侯爷不做,到海上当海盗了?”

    还说什么“杀光他们的男人,抢光他们的女人,抓光他们的孩子!”

    听听,听听,这是一国侯爷能说出口的话?这特么就活脱脱一海盗啊!

    这就是你去年去海上剿匪的收获吗?

    好的不学,尽把这些混蛋子话学得跑马溜了?

    宣平侯已经冷静下来了,他不紧不慢地自地上爬起来,尊贵而优雅地掸了掸衣袖,微微一笑说:“霍祭酒,多日不见,别来无恙。我不过是——”

    老祭酒打断他的话,替他说下去:“不过是假扮海盗,考验一下我们战船的兵力,可看样子这兵力不大行,还是得本侯亲自出马,护送你老人家。”

    宣平侯嘴角一抽。

    不愧是写话本的,这么绝佳的台词也让你猜到了?

    宣平侯赶忙岔开话题:“话说回来,你怎么会在燕国人的船上?你可是昭国祭酒,与燕国的官员出现在一处,不太妥当吧。”

    “呵呵。”倒打一耙的本事见长,可惜了宣平侯,你这次面对的人不是我!

    老祭酒往旁侧一让。

    厢房里,庄太后不怒自威地走了出来。

    宣平侯眸光一颤,他看看老祭酒,又看看庄太后:“不是吧,你们俩……私奔呐……”

    老祭酒当场炸毛:“不是你想的那样!”

    宣平侯古怪地看向他:“不是就不是,你那么激动做什么?”

    老祭酒抬手,理了理自己的衣襟:“我我……我很激动吗?那还不是你坏了太后清誉?”

    宣平侯眯了眯眼:“姑爷爷?”

    老祭酒秒答:“干嘛?”

    宣平侯:“呵呵。”

    王绪听不懂昭国话,就见他们一来二去的,也不知讲了些什么。

    庄太后沉沉地看了宣平侯一眼:“你随哀家过来。”

    宣平侯随太后进了厢房。

    王绪撑着甲板站起身来,看了看那个武艺高强的小海盗,又看向似乎对老太太言听计从的大海盗,胸口一阵抽痛。

    这都是些什么人?

    早知道,他就不和风家小子换任务了,他随皇长孙去陈国多好。

    常璟与小净空留在甲板上打弹珠,宣平侯则跟着太后进了议事的厢房。

    里头坐着两个熟悉的面孔——顾琰与顾三白。

    南师娘与鲁师父留在盛都办点私事,没与他们一道回来。

    另外还有个陌生的坐在轮椅上的男人。

    顾琰与顾三白都没说话。

    他们知道安国公精通六国语言,不论说什么都会露馅儿,索性不与宣平侯打招呼了,只用眼神巴巴儿地看着他。

    庄太后淡道:“都是自己人,不必拘束。这位是昭国的宣平侯。”

    她对安国公介绍,随后又对宣平侯道,“大燕的安国公,瑶瑶的义父。”

    他儿媳在大燕有了义父?

    宣平侯瞬间气起来,笑了笑说:“原来是安国公,久仰,久仰。”

    安国公在扶手上用昭国文字写道:“宣平侯,久仰。”

    是真久仰,二十年前这家伙上了六国美人榜,天下谁人不识君。

    “你还能倒着写呢。”宣平侯心生钦佩。

    “坐吧。”庄太后说。

    宣平侯坐下,他看了看顾三白:“长高了。”

    又看向顾琰,“身子好了?”

    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顾琰与有荣焉道:“好了,我姐治好的!”

    宣平侯点点头:“我儿媳厉害。”

    别叫那么快,她还不是你儿媳。

    要不是场合不对,安国公就把这一句写在扶手上了。

    不过事有轻重缓急,眼下不是计较儿女情长的时候,顾瑶瑶的生死才是关键。

    他此次东征的目的就是为了与昭国和谈,能提前见到昭国的将领于他而言是难得的机遇。

    “我的身份,想必你也猜到一点了。”庄太后对安国公道。

    安国公看了看宣平侯,指尖蘸了水,在扶手上写道:“昭国,庄太后。”

    一路上便有过一点猜测,真正确定是在方才。

    能让宣平侯俯首称臣之人,除了昭国的皇帝便只有那位摄政皇太后。

    庄太后也顺带介绍了老祭酒:“他姓霍,是昭国国子监祭酒。”

    有关昭国的事,他也是听说过一二的,庄太后与霍祭酒是死敌,天上下刀子这二人都不会搅和在一起——

    因此,安国公倒还真没猜到对方是老祭酒。

    庄太后淡道:“接下来说正事,哀家长话短说。我们之所以来燕国是放心不下几个孩子——”

    宣平侯东张西望。

    “阿珩不在船上。”庄太后说。

    “他去哪儿了?”宣平侯问。

    “他去陈国了。”庄太后道,“你先别急着问,听哀家把话说完,你擅自离开军营,此乃渎职之罪,假扮海匪劫持一国太后,此乃以下犯上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