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太妃道:“我哪里吃得了那么多?”

    “陛下,这是娘娘亲手熬的山菌汤!”小尼姑喜滋滋地捧了一碗汤呈上来。

    皇帝道:“母妃不要再如此操劳。”

    静太妃道:“你难得过来一趟。”

    皇帝郑重道:“我以后日日来,天天来。”

    也不知是不是这句话说到了静太妃的心坎儿上,她的神色总算没那么冷了。

    她叹了口气,拿起汤勺,给皇帝盛了一碗山菌汤。

    “你们都退下吧。”她说。

    “是。”小尼姑与伺候的宫人渐次退了出去。

    “你也退下。”皇帝对魏公公说。

    魏公公:“……是。”

    散发着袅袅檀香的禅房中只剩下二人。

    所谓白药、黑药,并非执意于是谁喂他吃下去,只用在药效发挥时令他看到的人是自己,深深地记住自己,那么便够了。

    “趁热喝了。”她将汤碗递给皇帝。

    皇帝尝了一口,笑道:“娘的厨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你喜欢就好。”

    “陛下!太后召您议事!”

    门外突然传来魏公公的禀报声。

    静太妃眸光微动地看着他,皇帝被她忐忑不舍的眼神看得心都疼了,他道:“朕在用膳,改日再议事!”

    “……是。”魏公公无奈应下。

    皇帝拿起勺子,一口一口将母妃为他亲手熬制的山菌汤喝了下去。

    一碗山菌汤下肚,皇帝放下碗,扶住额头:“母妃,朕有点头晕。”

    静太妃温柔地看着他:“没关系,头晕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就好了。”

    皇帝趴在桌上,晕晕乎乎地看着静太妃,他眼前是静太妃的笑容,耳畔是静太妃的声音,鼻尖是静太妃的气息。

    这一切全都深深地映入了他的脑海。

    他要记住这个人,为什么记住他不知道。

    他就是深深地记住了。

    马车上,顾瑶瑶慵懒地靠上车壁:“我是把黑药与白药换了,不过,我又换回去了。”

    顾承风骇然失色:“你说什么?你、你换回去了?这么说……白瓶里的装的还是白药,黑瓶里装的还是黑药?”

    顾瑶瑶点头:“没错。”

    顾承风惊呆了:“你为什么这么做?”

    顾瑶瑶淡淡说道:“因为教父说过,这世上,总有些人喜欢聪明反被聪明误。”

    顾瑶瑶与顾承风在朱雀大街分道扬镳,顾承风走长安大街去清和书院,顾瑶瑶则去了翰林院。

    翰林院近日公务繁忙,萧清朗总是下值很晚,顾瑶瑶去给他送点吃的。

    顾瑶瑶从仁寿宫带了几盒御膳房做的小点心,给姚氏和小净空三人留了几盒,另外一盒是给萧清朗的。

    她揣上点心来到翰林院附近,恰巧萧清朗从翰林馆出来。

    翰林馆是庶吉士们学习的地方,虽隶属翰林院,不过并不在翰林院内部,而是与翰林院在同一条街上。

    顾瑶瑶远远地看见了那个年轻俊美的少年郎,说少年郎其实不大合适,他除了脸嫩,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场实则格外沉稳。

    只不过昭国男子二十及冠,在那之前都得叫一声少年郎。

    暮光落在他精致的面庞上,好似都多了几分温柔。

    顾瑶瑶双手抱怀,倚在巷口的墙壁上定定地看着他,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好看的弧度。

    “萧修撰!”

    一个庶吉士从翰林馆追了出来,他手里拿着一本册子,从成色上看俨然是翻过无数遍了。

    萧清朗停住脚步,转身看向他:“周公子有事吗?”

    被唤作周公子的庶吉士讪讪地挠了挠头:“萧修撰记得我啊。”

    萧清朗道:“殿试的时候你坐在我前面,我听见杜若寒叫过你。”

    周公子这回是真信萧清朗记得他了,他简直受宠若惊,瞪大了眸子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那那那……那什么,啊……我……”

    他激动得结巴了。

    或许在不少人眼中,萧清朗是个凭借不良手段上位的状元郎,不过他听了萧清朗这么多次课,深深地感受到了萧清朗的学识渊博,这个新科状元萧清朗是当之无愧的。

    “我……我和杜兄是朋友……不是,我……”他担心萧清朗认为自己是借着杜若寒的关系来找萧清朗套近乎,越说越紧张。

    萧清朗看了眼他手中的书,问道:“是有什么题没听明白吗?”

    杨侍读养伤期间,萧清朗与安郡王分别代替他给翰林馆的庶吉士们上了几节课,杨侍读归来后他们便不再去翰林馆了。

    今日是邓侍讲临时有事,让他去替自己上了一节本朝的律法课。

    周公子手中拿的正是课上所学的《昭国律令》。

    周公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萧修撰讲的我都懂了,真的,你讲得特别好!一点儿也不枯燥!我不喜欢律法,从前上律法课总是走神,以至于……落下许多。”

    他不是在拍萧清朗的马屁,他是真的听懂了萧清朗的课,他从不知道律法课可以这么上。

    萧清朗没有一上来便照本宣科地为他们诵读各大律令,而是先说了一起前朝的五脏杀人案,一下子把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这堂课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所有学生都忘了自己是在上课,他们感觉自己真真切切地在破一桩惊天悬案,猜凶手猜得他们差点儿打起来!

    萧清朗说,如果是在本朝,那么这桩案子的凶手并不会获罪,他们就迷了,一连杀了五个人,如此残暴的凶手竟然不获罪?怎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