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得等收了香藤和艾叶以后,要是还有剩的,那肯定要跟大嫂对分的。”

    “这还差不多!”老大媳妇儿点头。

    两人回到凤仙村,老大媳妇儿放好自行车就要去村里好人家那里收香藤,至于艾叶嘛,这玩意儿遍地都是,只要她们收,肯定有去挖的。

    “哎,你傻啊?现在谁家不在忙啊?买的多贵啊。”

    老二媳妇儿差点想翻白眼,就这猪脑子居然也想分钱?

    老大媳妇儿:“那你要怎么收?”

    “急什么?现在天还早,咱俩自己去山上找,等几个猴崽子放学了,他们不是也可以去找?”

    “还有村里那群兔崽子,让他们去找可比去村里的收的便宜多了。”

    “到时候给他们一人几毛钱买糖吃,不比这个划算?”

    老二媳妇儿慢悠悠解释。

    她回来的时候就想清楚了,直接去人家家里收,知道她们要买,那肯定张嘴就来。

    可是她们找村里这群孩子上山去帮她们找香藤,挖艾叶,那就不一样了。

    一个人至多五毛钱就打发了,十块钱都花不了。

    这傻不拉几的老大居然真想花钱去买?

    这些玩意儿都是野生的,又不要钱,找人挖挖不就有了吗?

    真是蠢。

    “对对对,哎呀!瞧我这脑子!”

    老大媳妇儿一愣,然后拍了下头,觉得她说得挺对。

    “我去拿镰刀和蛇皮袋。”

    老二媳妇儿没多说,回房把那两张五十藏了起来,又从自己的钱里数了十块钱的毛票出来。

    这些钱都是她在苏芸店里顺回来的。

    要是生意好的话,她就能多拿点。

    可惜店里生意居然这么不景气,开业那会儿多好啊。

    藏好钱,她去拿菜篮子。

    “你去找香藤,我去挖艾叶,等几个皮猴放学了就回来,让他们去找。”

    “好,你放心吧。”

    老大媳妇儿点头,拎着镰刀和蛇皮袋就上山去了。

    楚娇这边把夏厂长要的那六盒做了出来,让岑九思送了过去。

    收工回到家,正好村里孩子们也放学了。

    楚娇也用了和卢老二媳妇儿一样的办法,请孩子们帮忙找香藤,挖艾叶。

    “嫂嫂,那你开多少钱给我们?”

    胆子大点的孩子问。

    毕竟他们放学以后也要帮家里干活,喂猪做饭洗衣服,还要割猪草这些,春耕家里的活也一点耽误不起。

    要是只有两三毛,有点不划算。

    家里大人肯定不会让他们去,还不如在忙自家的活儿。

    楚娇也知道这一点,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些活儿都是常年要做的。

    他们不做,那大人回来再做,就会耽搁许多事情。

    “一个人两块怎么样?香藤的数量不能低于五斤,艾叶不能低于三斤。”

    香藤压秤,艾叶份量要轻得多。

    “那要是比这个多呢?”大点的孩子又问,一瞧就是个脑袋灵活的。

    楚娇看了那个孩子,笑着说:“超过这个数,那就按照斤数买,一斤两毛,按斤计数怎么样?”

    “好耶!”

    “找香藤去喽!”

    听到两块钱,孩子们都高兴坏了,一窝蜂就散了。

    楚娇都没来得及叮嘱他们上山小心。

    “你就放心吧,这些皮猴子从小就野惯了,不会有事的。”

    丁卫红见她担心,觉得她的担心有点多余了。

    农村的孩子可没那么娇贵,这些活儿也是经常做的。

    楚娇点点头,然后回去做饭。

    顺带蒸了一甑子的糯米饭,让岑九思打成糯米糍,她磨了一些黄豆粉,加了一些红糖粉。

    等会儿那些孩子回来,可以一人分一块。

    这些孩子都可怜,爹妈多半都是出门务工去了,就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家,放学了得干活,念书对他们来说好像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帮家里干活,赚钱养家好像才是最重要。

    可是他们不明白,只有读书才是改变他们人生的最公平捷径。

    可惜这些话轮不到她一个新媳妇儿说,她尽点心意就好了。

    茶园已经在采摘第一批清明前茶,这几天公婆也雇了人来帮忙,所以晚饭要备足。

    天色都黑了,公婆和岑家兄弟,还有帮工的才回来。

    楚娇没有做什么特殊的新菜,以当地菜为主,做了比较下饭的红烧肉。

    都是干活的,吃得饱才是正经事。

    “你还别说,娇娇做的这个红烧肉是真的下饭,我之前还以为扣肉就是最好吃的了!”

    “五嫂子有福气啊,找了这么个能干的儿媳。”

    “要是我家那小子也能说上,我这进了棺材都能笑开了眼!”

    “七叔,你可莫要吓人哦!进棺材开眼,这话听着就瘆得慌。”

    “……”

    烤火屋里欢声笑语,楚娇只是笑而不语。

    这些天这些话她都听了不少。

    “今天怎么了?这些皮猴怎么窜过来了?”

    屋子里正吃着饭,窗子外几个孩子探头探脑的。

    楚娇放下碗笑着说:“没什么,就是请孩子们帮忙去找点香藤去了,能让他们换点零食钱,叔伯婶子你们吃,菜不够我再炒,别气。”

    “九思,过来帮忙。”

    楚娇看了眼丈夫。

    “你们俩干嘛?”

    她刚说完,古爽和杨舒敏就连忙刨干净饭碗。

    “继续吃你们的饭,你九子哥会看秤。”

    楚娇勒令两人坐下吃饭。

    这两姑娘正长身体,一碗饭哪能就吃饱了?

    不过因为和大人坐一桌,可能有点不习惯。

    下次还是在灶房里再开一桌吧,这样吃饭也挺拘谨的。

    “坐下吧,你们娇嫂子心疼你们呢,我去看吧。”

    丁卫红觉得楚娇这人心眼也太好了,又大方,她这活儿算是烧了高香了。

    三人出来,楚娇把烤火屋的侧门关上,开了灶房外院子的侧门,让孩子们排队过来。

    秤是那种常用秤砣秤,楚娇是不会用的,但丁卫红会。

    丁卫红负责称,岑九思负责给钱,楚娇负责把糯米糍扭下来,裹上红糖黄豆粉,用小的透明塑料袋装着,一个几乎有小半袋了。

    红糖黄豆粉也舍得给,份量足足的。

    打好的糯米糍楚娇一直放在甑子里,架在大锅上保温。

    这会儿吃起来还是热乎乎的。

    “那边有水和肥皂,先把手洗一洗再来拿。”

    楚娇还备了水让孩子们洗手。

    反正水井就在他们家门口,挑水并不费事儿。

    孩子们的手一洗,一盆水就黑了。

    楚娇看着有些孩子指甲都劈了,里面都是黑黑的泥垢,只觉得心疼,给糯米糍的份量不觉又多了。

    领了钱,又有裹红糖黄豆粉的糯米糍吃,孩子欢天喜地就跑回去了。

    “这收了不少啊。”

    丁卫红看了眼院子里成堆的香藤和艾叶,倒是有点担心能不能卖出去了。

    这香藤还能放,这艾叶放久就蔫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