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游牧民

    若就历史上实际展的意义来说,或许可说农耕与游牧是两个体系对等并立。关于这点,对于人类及中央欧亚的来说,狩猎虽不可忽视,但若与农耕及游游牧相比,仍相对逊色。

    “游牧”是汉语名词,在中国,大约是于明代开始出现。英文的“nomadism”也经常翻译为“游牧”,但严格来说并不正确。所谓“nomadism”,原本指反复地变换居住场所的人,并非专指畜牧的游牧,例如因采集狩猎或较少见的农耕迁徙(虽然就字面意义看来有些矛盾,但在历史上确曾有几个例子存在,如古代的日耳曼等)等都可以使用。相对地,英文的“pastoralnomads”是指“带着牲口放牧移动的群众”,与“游牧民”的意义及语感几乎相同,就用语而,或许后者较为正确。

    游牧,仅是畜牧生活的一种形态,其中“迁徙”是此种畜牧生活的重点,特别是指随着牲口追逐水草生长的足迹而将整个家搬来搬去的形态。关于游牧的起源,没有固定明确的说法,有由农耕分离而成、人类主动靠近有蹄动物群居等说法,但不论哪一种皆是推测。

    或许这样的生活形态很多地方都有,但“在中央欧亚某处曾经出现过”的观点,是毋庸置疑的。至于何时开始,大约在距今4000年到10000年前左右,目前还没办法追溯更久远,不能确知具体细节。

    游牧生活的形态,可根据干燥度不同或地势等条件,有各种不同的变化。简略地说,就是一边管理饲育羊、山羊、牛、马及骆驼等家畜,一边视草粮被动物吃得差不多时另觅草地、水源的居无定所生活,但并非毫无目的到处流浪,是确实地配合季节移动。

    在夏天,家族群体依赖散布在宽阔山麓或平原的草地生活;到了冬天,为了躲避严寒或积雪,就会群体举家搬迁到山麓南面或山谷之间。在此提到的“群体”,指游牧民社会的基本单位——相当于过去曾经被使用的“宗族”(这也是概念用语,类似英文“clan”,但若光靠对于词语的想象来思考现实,可能会有偏差。

    夏驻扎地与冬驻扎地间的移动路线几乎是固定的,交通要冲设有井,牧草地则散落其间。

    游牧的生活相当有系统,在迁徙和扎营间持续重复,以规律的原则管理家畜,尤其是羊群,春季出生、夏日茁壮、秋冬宰杀(以小公羊为例)和配种培育等,在广大无边的大地无尽地循环。

    相对于四季的自然规律,游牧生活极端不稳定。夏季有大旱或草原大火之类,草地瞬间荒芜;况最糟时若遇冬季寒流或大雪侵袭,险境环生之下,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群体灭绝。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农业生产工具及各式战斗工具,亦常无法完全自给自足,综观以上,游牧实在不是容易生存的经济活动。

    由于都市和聚落是经济活动必要的联系,游牧必须与绿洲共存共荣,在大草原逐水草维生的游牧民族,需要带着收成定期朝“点”状的绿洲城市聚集。城市,既是人与物的交会处,也是集合生产、交易、移动、信息及文化的重要汇集点。从欧亚中间地带人与物的流动来看,可见城市挥了该具备的机能原点,更何况,人与人之间本能地相互需要,对住在人烟稀少的游牧者来说,城市的意义实在重大。

    若将游牧当做生活的必然结果来看,游牧及游牧社会造就了几个明显的性格:机动迁徙、群居、还善于射御之术。生活和环境的训练让游牧者的危机应对极为优异,还能灵活自信统御团队。且不论骑马射箭是门高段的技术,马匹也很重要,不论古代或现代,尤其在欧亚,战斗用的大型马是相当贵重的财产,但对游牧民来说,善骑的人与良驹都很普遍。

    在近代枪火弹药等武器从根本改变战争类型以前,游牧民一向是世界上最优良、强悍的机动部队,他们在世界史中的影响,多数都归因于优越的军事。

    一般认为游牧骑兵在公元前800年左右(约西周宣王时期)出现,直到十七八世纪中期左右为止,游牧军团的时代约长达2500年。他们以军力所获的区域纳入版图,其实不论绿洲大小,在版图内的区域都该定义为“国家”,须特别留意的是,这些国家都不是由单一游牧民形成,是跨越“民族”局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