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沙没有太守,没有一个“说了算”的头头,群龙无主,涂山带兵过来时,长沙也就没有关闭城门。

    涂山让大军驻扎城外,带了一千士兵入城。

    到府衙,召集长沙众官吏,又命人押上了俘虏曹寅,宣布孙坚罪行,并让曹寅佐证。

    最后,涂山命鲍隆暂时代理长沙太守。

    长沙这边的官吏,就没有反抗的吗?

    这个答案,其实取决于孙坚。

    假如孙坚平时待各位好,他们就有可能反抗;就算当时不反抗,过后也会搞事情。

    但,孙坚平时待他们好吗?

    孙坚对王睿素怀不满,但王睿一点不知道,见到孙坚率兵过来,居然还打开府库,任其取用军需。这样的关系,是怎么造成的?

    此前,零陵、桂阳出现匪患的时候,王睿带孙坚一同前往平叛。在平叛的过程中,王睿在言谈中,视孙坚为武将,常常流露轻蔑之意。所以,孙坚早就心存不满。

    那么,孙坚到底是不是武将呢?

    孙坚是长沙太守,太守的职责是:信理庶绩、劝农振贫、决讼断辟、兴利除害、检举郡奸、举善黜恶、诛讨暴残。其中“诛讨暴残”仅是郡守的职能之一。所以孙坚的职务,不是武将。

    但是,

    中平四年(187年),区星反叛,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平定叛乱之后,身为长沙太守的孙坚对众官吏说:“你们只管好好对待善良百姓,好好处理官曹文书,按规矩办事。至于郡中盗贼,交我负责好了!”并且他说到做到,始终没有干涉过长沙内政。

    这段文字,是歌颂孙坚性情爽直,说话算话的。

    同样是这段文字,却反应了孙坚自己就把自己当作一员武将。所以王睿视他为武将,没错。

    文人歧视武人,或者武人歧视文人,乃是环境促成的。一般来说,天下大乱,武人地位较高;天下大治,则文人地位较高。

    所以,王睿歧视孙坚,是一个阶层与另一个阶层的歧视,不是私怨。

    回过头来再看,孙坚平时待他们好吗?

    他们是谁?他们是长沙的文职官吏。

    武职官吏都被孙坚带走了。

    “你们只管……”说得好听,你们做你们的,俺是大老粗,不懂,不用请示俺。

    但若是真不请示俺,那就是没把俺放在眼里。

    长官王睿,很多事情都不问孙坚的意见,就没有倒过来请示下级孙坚,于是孙坚就感觉受了歧视,心怀不满,逮到个机会,就把王睿弄死了。

    由孙坚对王睿的态度,可以推测出孙坚对长沙文职官吏的态度。

    所以,涂山命鲍隆临时代理长沙太守,没有一人反对。

    所谓临时代理,其时限,指的是之后新的荆州刺史上任,然后处理到这个郡的太守职务的那个时候。

    涂山是这样说的,这样说,所有人都能同意。

    今后涂山还会努力这样做,尽量谋求一个名正言顺。

    在长沙众官吏眼中,涂山委托一个临时太守,只是为了达成朝庭下次任命之前的平稳过渡。

    没瞧见涂山对长沙的内政一点都没干涉吗?

    而反对一个临时太守,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起来这么顺利,做起来,仍然需要时间。因为长沙城大,比桂阳大得多,所以涂山就多呆了两天。

    五天后离开长沙时,涂山把长沙的两千治安兵大部分都带走了。

    维持日常治安,需要的士兵并不多。

    对日常治安来说,士兵其实属于一种威慑力量,只需要有一些士兵出来晃一下,守守城门就行了。

    像桂阳,有百名士兵就够了。零陵那边上次留的是两百。

    长沙城大点,留的是五百名。当然,留的并不是长沙兵,而是桂阳兵。

    治安兵真正的作用,是防止匪患。涂山在江陵、武陵和长沙三城留下的士兵人数,防止匪患明显不够。

    因而涂山实际也在赌,下注这段时间没有匪患。赢利则是初步拥有一定的兵力。

    多少兵?

    九千,又加上一千多长沙兵,士兵真正上万了。

    再次出发之前,得先出城。出城,到军营,然后有个拔营起寨的过程,最后才是正式出发。

    就在出城到军营的路上,来了一人,拦住去路。

    涂山阻止了正在呵斥的士兵,上前问话。对方一报姓名,居然是吕岱。

    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出生在广陵海陵(今江苏省南通市)东境(如皋一带)一个官宦人家。

    建安五年(200年),东吴开基之主孙策去世,其弟孙权继位后,广揽天下人才。吕岱前往孙权幕府投其麾下,被任命为吴郡(今苏州市)郡丞。

    建安十六年(211年),吕岱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获授昭信中郎将。

    就这么个人,寿命96岁,80岁时能骑马打仗,十分了不起。

    但200减去161等于39,211减161等于50。也就是说,吕岱在39岁时,靠着自己前往应聘,才做了吴郡郡丞;之后50岁时,才成为骨干。

    少年如何不知道,青年失意,壮年蹉跎(三国时期的39岁已步入老年)是肯定的。

    吕岱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奇才,但他能独当一面,并且文武皆行。

    吕岱拦住涂山等人的去路是要干嘛?当然是应聘工作。

    这时候的吕岱29岁,可想而知,他已经在社会上流浪了多少年,四处碰避,应聘了无数地方。所以,他拦路应聘的行为,就可以理解了。

    吕岱看到涂山的士兵,由两千多迅速上升为一万。两千多士兵的管理,与一万兵的管理,复杂程度不可以道里计(不能用里程去计算,形容程度相差很大)。吕岱便认为,就业的机会来了。

    他应聘的,正是士兵管理。不是统帅士兵,而是后勤物资统筹发放。

    应聘的吕岱心中忐忑不安,招聘的涂山则心中大喜这是投靠自己的第一个三国知名人才!

    双方一拍即合。

    从江陵返长沙,再回江陵,耽搁将近一月。

    莫说追击孙坚,只说赶赴讨董之战,可能都赶不上开头。

    但涂山表示,没有气馁。悟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辈中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顿时,得到江陵众官吏一片赞扬。

    在江陵补充了粮草之后,涂山继续北上,没有在江陵留人。

    荆北这边,此时只有三郡:南阳、江陵和江夏。

    孙坚过南阳,杀南阳太守张咨,之后投靠袁术,走的方向是正北的鲁阳。

    一个月过去,孙坚早就出了荆州。

    涂山这支军队,行进方向,自然冲着南阳。

    越走,景物就越是不同。

    在荆南,尤其是桂阳,涂山实地考察过,野外多是无人区,桂阳名为郡,实际上下面根本就没有县。

    长沙和武陵的中间,倒是有不少村落,仍然没有县城。

    但荆北这边,有县城了。

    虽然那些县城规模较小,城墙低矮,但,有就是有。

    伴随着县城的出现,野外,几乎都是田地,很少有荒地。

    看起来,虽然荆北只有三个郡,但实际上,荆北比荆南要发达得多。

    涂山把队伍的行进速度调慢了。不再是每天一百里,而是每天五十里。

    剩下半天时间,士兵们无所事事。

    是说每个士兵都有半天时间无所事事,并不是所有的士兵,有共同的时间,无所事事。

    前面说过,每秒三步,每步0.625米;这是单个士兵的速度。

    一队士兵呢?

    要看是几列,或者说一排有几个人。

    公路上行走,一排四人,可算一个车道,跟一辆卡车的宽度差不多。

    田坎上行走就不行了,只能单列,即一排只有一个人。

    如今,公路是没有的。虽然有宽敞的荒地,但更多的却是田地。

    因此,涂山这一万兵,走的就是单列纵队。

    单列纵队,在行进的过程中,前后两排相距的距离是一米。一千人绵延一千米,一万人绵延一万米。

    也就是说,第一个人走出二十里,最后一个人这才出发。第一个人停下来休息了,最后一个人还要继续行进二十里。

    所以,尽管每个人都有大约半天的时间无所事事,但共同的时间,却只有一个时辰左右。

    吕岱并没有询问涂山为何让队伍单列行进,也没有问为何每天只走五十里。

    吕岱反而为了挣表现,写了个练兵的方案给涂山。内容就是一个时辰的练兵计划。

    涂山直接把吕岱提升为练兵副将。论官职的话,已是都尉。

    吕岱干劲倍增,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涂山这是干嘛呢?自然是拖慢行军速度,希望能够拖到刘表单骑入荆州。

    但仅仅如此,恐怕还是不够。

    于是乎,过了几天之后,涂山又增加了一件事。

    即,每逢经过县城,或者发现有规模较大的庄院,便上门问询。

    问什么呢?自然是问有没有人愿意一起去讨伐董卓。

    被问的一方,眼见对方带有重兵,自然不敢怠慢。或者找借口推脱,或者出点粮食,几乎都没有出人的。

    涂山的目的,是为了打听蒯良、蒯越和蔡瑁;不是为了拉人。所以,问过就了事。

    刘表单骑入荆州,找的就是这三人,如果涂山先一步找到,事情就好办了。

    现代荆州至南阳331.5公里,三国时期,约为一千里。

    走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除非停下来不走。

    涂山率兵北上,自经过武陵的时候起,打出的旗号,就是要参与讨伐董卓之战。

    后来经过江陵,再返回长沙,然后所有士兵都知道,此行的目的,就是讨伐董卓。

    如果涂山让军队突然停下不走,桂阳兵倒没有什么,武陵兵就会觉得奇怪,而长沙兵就会怀疑涂山是不是跟孙坚差不多,江陵兵则会怀疑涂山是不是不准备为王睿报仇雪恨了。

    所以不能停。

    再所以,自最后一次离开江陵之后算起,两个月之后,涂山所率一万兵,终于到达南阳。

    南阳,也就是后面的宛城,属于大城,驻兵也特别多。

    孙坚斩杀南阳太守张咨之后,南阳的驻兵哪儿去了?

    让孙坚置之不理,是不可能的。孙坚自然要收编。

    跟江陵不同的是,南阳距离陈留更近,如果南阳出现了什么反常,更容易让孙坚把脸丢到群雄面前。

    所以,孙坚就搜刮得特别厉害。厉害到,一两年内南阳都回复不了元气的程度。

    这样也算是间接扫除后顾之忧了。

    孙坚离开南阳,约三个月之后,涂山进入南阳。

    守城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到府衙,里面也没人上班。

    涂山猜测,就算孙坚杀了大部分南阳官吏,但总归是有人漏网的。

    要不要找回来?

    算了。

    面对无政某府状态的南阳,涂山有必要停下来整顿一下。

    为了百姓,自然可以停下讨伐董卓的步伐。当然,停留时间太长,还是不行的。

    约半个月之后,忽然一骑由南而至。

    是信使,刘表的信使!

    此时刘表已到襄阳,并且已经与蒯良、蒯越和蔡瑁接上头了。

    话说涂山经过襄阳时,也曾拜访到蒯良、蒯越庄上去了的。

    管家按照主要的吩咐,只赞助了少许粮食,涂山就离开了。

    为什么蒯良、蒯越不愿意与涂山见面呢?原因很复杂,此处就不说了。

    但刘表就不一样了,刘表的政治眼光,绝对高屋建瓴。

    刘表在得知涂山的情况之后,当即派人,给涂山送信。

    刘表在信中,上来就论述讨伐董卓与安定荆州的关系。

    两者都对,都是为了百姓。但,讨伐董卓已经有十几路诸侯,不差涂山这一军;而安定荆州就不同了,涂山这支军队,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接着又讲了王睿之仇。

    刘表认为,孙坚不是为税赋,不是为权柄,就是看不惯王睿,因而那是私仇。私仇也该报,但不能为报私仇而置公义于不顾吧。

    最后,刘表盛意邀请涂山为荆州出力。

    这里,时间似乎出了点问题。不过这是演义世界,时间出问题,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