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发中书省

    宋军目前实力雄厚战意高昂,从以前十万人对上元兵两万都落荒而逃,到前段时间以两倍兵力就能和元军拼个旗鼓相当,到现在的一对一宋军都毫不示弱的上去就干,这其中的变化让忽必烈、和整个蒙古军队都想不透。

    蒙古族内部本身部族林立,向来以侍奉强者为尊的模式来进行统治,所以锦上添花之时车水马龙好不热闹,而到现在雪中送炭之际,忽必烈调动各部族部队的时候,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行,往日一呼百应的盛世之景已经一去不返。

    这可得得益于当初成吉思汗的扩张,蒙元帝国的版图无比的巨大,宋军攻占的这一点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只是收复了以前本来就是属于华夏的那部分国土。

    就是连带着中书省都丢掉,比例连整个蒙元疆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是对于整个元朝军事体系力量的打击是巨大并无法恢复的,版图内其他的汗国和附属国,就不会像以前那么听话了。

    在忽必烈最鼎盛的时期,也是就伯颜领军大局南侵,拿下襄阳马踏中原驻地,直到逼的临安宋皇太后投降,进入华夏的军力人数达到过一百五十万之多。

    这个数字说起来可能有点水分,但就是打个八折也是一百二十万的主力骑兵,其中并不包含投降元朝的汉兵汉将,要是算上那些人数据可能就统计不准了。

    这一百二十万的蒙古精锐骑兵,才是蒙古帝国在马蹄能到的地方就能称王称霸的基石,连续几代帝国的开拓者在马背上征战四方,才打造出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

    不过没有哪一个依靠暴政杀人就能持久的国家,就是没有赵天佑的横空出世,八九十年之后由朱元璋等人领导的汉军也会把元朝推翻,从新建立有汉族主导的大明王朝。

    那木罕六万骑兵在德州城外全军覆没,流出的鲜血了官道三十里,消息传到已经领主力大军南下的忽必烈之时,这位已经多年没有在臣子手下面前暴怒失态的元世祖,打翻了三张桌子,摔碎了无数的奇珍异宝。

    中书省内早就有宋人反抗,不过都是地下悄悄的进行,在驻军很少的县级城市活动,只要元朝大军一到,无不退避三舍望风而逃。可是这次宋朝主力大军过来的这么隐秘,攻进中书省就给他一个大大的下马威,四皇子那木罕可是他最喜爱的儿子啊。

    “停止行军,大军转道兵发德州,通知其他的部队,全都向德州进发,集中优势兵力与那里的宋军展开决战。”

    忽必烈手头可以支配的力量捉襟见肘,用御驾亲征的名头才凑齐这四十八万大军,计划兵分三路南下,试图寻找宋军北伐的主力部队,来一场大规模的会战。

    集中所有了力量去德州堵截宋军,这已经是忽必烈对这支宋军最高度的重视了,放弃整个中书省南线的防守,等于是放任宋军渡过黄河,如果从整体的军事战略来讲,代价付出的太大了。

    在这时候没有大型的桥梁,任何人都没有安全渡河的把握,尤其黄河长江这样规模的大江大河,只有靠运气天气拼船只,当然这是指在战争状态的时候。

    你想渡过黄河?对不起我们不能答应,对岸就有你的敌人在直勾勾的看着你,船只?浮桥?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不可能逃过对面军队的监视。毕竟你跳不出河道这个范围,能够提供兵船靠岸登录的地方,估计你的敌人比你知道的清楚,再怎么说那地方还处于他们的占领之下。

    赵天佑的一部分大军确实还在黄河南岸,不过他们只是赵天佑留下的幌子,不会去真的强行渡过黄河,在明显的劣势中浪费士兵的性命不是明智之举。

    这些宋军主要任务在西北,留在河南道吸引足够的注意力之后,他们就去西去潼关,翻过山去收复古都陕西路京兆府,就是古都长安也是今天的西安。

    这是赵天佑的一个小战术,从沿海借助南海舰队强大的运载能力,从沿海从沧州青州一直到大沽口,从蕲州登岸直捣黄龙杀向元大都。

    在河南道活动的这几路人马,只是佯装过河而已,忽必烈还真的上当了,领大军南下准备与宋军在黄河沿岸决战,没想到去德州的那木罕全军覆没,立刻改变了忽必烈的看法。

    能够把六万骑兵吃的一点不剩,在忽必烈看来,没有十几万宋军是办不到了,还是需要在大批火器支援的情况下,否则六万骑兵能够和二十万宋军士兵相抗。

    忽必烈是个顽固的民族英雄主义,他重用汉官降将,可不是说给了他们相对应的国民待遇,就是连带的所有的汉人受惠,那是因为他巩固政权的需要而已,骨子里对汉人的看法始终都是四等之人。

    赵天佑用这个战术深有含义,如果能把忽必烈大军吸引在黄河北岸,那么这只最强大的超强火力南海舰队支援,从大沽口海河进入大都路,沿途可以说是没有对手。

    攻占大都拿下保定再取真定,封死忽必烈往北逃往的路线,争取把最后的决战选定在中书省南部,或者是河北道的范围之内。他不想犯大明朝的错误,只是把人赶走,并没有把那个黄金家族的传人留下,让他们向北逃回蒙古高原,继续以蒙古帝国的名义生存。

    这其中还有一点点的自私,毕竟忽必烈身上那条玉带对他意义重大,无论如何他是不会放走他的,哪怕忽必烈跑到天边,他也会千里追杀把玉带拿到手。

    四十多万蒙元骑兵,都已经到过了深州冀州,到了大名府的地界,受到命令之后转头往北,马不停蹄的向德州方向,寻找从山东东路进入的宋军决战。

    不过这时候宋军已经一路向北进入了大都路,每天从王城发出军事急报的斥候信使都有好几十个,密切观察这支沿着海边打过来的宋军,并且一路南下的向忽必烈急报。

    这时候忽必烈终于明白,这支队伍是来干什么的!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