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进入尖山子地区的第二天傍晚,我俩走进两座大山的沟塘子里时,天空阴云密布,狂风一阵阵地刮着,闪电夹杂着雷鸣,树林子出呜呜的响声,马上要下的这场雨看来是不小啊!

    我俩心急火燎地往前走,老刘说:“要是能碰着个屯避避雨多好啊!”

    “谁不说来地,最好能碰着个人家少的屯子,以免碰着麻烦。”

    说着话的功夫,前边的山坡上真就出现了几间房子。借着闪电的光亮,我现这是一个只有七八户人家的小屯子,在屯子中有些房子,还有废墟。看样子,这个屯中的几户人家也是日本人实行归乡政策后幸存下来的。

    我们紧赶慢赶(抓紧时间),在掉雨点的时候赶到了屯边的一座两间小土房前。开开门进了屋,又见屋里黑呼呼的一片。

    炕上一个男人的声音问道:“谁呀?”

    我说:“老乡,我们是赶道的,在你们家避避雨行不行?”

    “你们是干啥的?”

    “我们是从国兵队伍上跑出来的,家在榆树那边住。想在你家避避雨,随便在找点吃的,我们给你钱。”

    他一听没出声,沉思了一下,告诉炕梢的女人说:“你把灯点着,看看是什么兵?”

    炕梢的妇女把柜子上的油灯点着后,瞪着一双吃惊的眼睛瞅着我们。

    炕头上的男人坐了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端详着我们,嘴里说道:“两位兄弟快坐下,看样子你们这罪没少遭呀!”

    我说:“正是一言难尽呀!”

    炕梢的妇女也穿上衣服下了炕。借着灯光我一打量这两口子都三十来岁的年纪,男的大高个,长得五大三粗,大圆脸,大眼睛,大嘴叉,浓黑的眉头,齐刷刷的黑胡子,长得倒挺威风。女的中等身材,大圆脸盘,白白净净的,我心想这两口子倒挺般配。

    男的下了炕后,穿上鞋对我们说:“兄弟,我家现在没啥吃的了。你俩先坐一会,我上别人家给你们找点去。”那个女的见他这么一说,皱起了眉头。男的在出门的时候用眼睛斜楞了我一下,他这一斜楞我的心里一激灵,因为他的眼神中闪出一种狡诈的目光。我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用脚偷偷踢了一下老刘。老刘也明白了我的意思,我俩把枪握在手里,打开了保险。

    那个男的刚出外屋,女的说:“兄弟,你们坐着,我跟他看看去,他这个人啥事整不明白。”

    我一听心想好哇,你们俩都想溜出去,究竟想要干什么?虽然当时我不知道,但总觉得这里边没好事。不行,万一有情况得抓一个垫背的。

    想到这里我说:“大嫂,你不用出去忙活了。有吃的我们就吃一口,没吃的下过雨我们就走。”

    那个妇女听我这么一说没好意思再说什么,一扭身坐在炕沿上,眼睛不时往窗外瞅。我也把枪从肩上顺了下来打开了保险。

    过了一会,外边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好在这家后墙没有窗户,我和老刘蹲在炕沿下,把子弹推上了膛。

    我用枪指着那个妇女说:“你男人到底干什么去了?”

    她躲在炕旮旯里结结巴巴地说:“找他们绺子上的人去了。”

    我瞅了老刘一下,心想这下可完了,怎么钻进胡子窝来了?

    这时脚步声到了窗口,一个声音喊道:“堵住门窗小心黑枪!”

    我冲外边喊道:“外边的人听着,你们可别乱来,这屋里有你们的女人,枪一响我先嘣了她!”

    “哎呀,还***来这套,那娘们是肉票,你随便处理!”

    然后又说道:“你们是哪个道上的朋友,该不是小日本子派来踩盘子的吧?”

    老刘说:“我们哪个道上的也不是,我们俩都是江东的穷人,征兵时没办法当了国兵,好不容易才跑了回来,误闯了你们的山头,请大哥们原谅!”

    那个声音说道:“真的假的?”

    我说:“你见着过穿着军装背着枪踩盘子的吗?”

    “那倒没有。”

    “那不就结了,我俩只不过是进屋避避雨,雨过我们就走。”

    听我这么一说,外边的人好像是在合计着什么。一会儿,那个声音又说道:“这么着你们看行不行,如果你们真是队伍上跑回来的,我绝不难为你们,我知道国兵兄弟也都是穷人。不过你们得跟我见大当家的去,按我们的规矩,把喷子(枪)扔在炕上,把手背在脑后。”

    我和老刘蹲在炕沿下一合计,硬拼吧那是肯定打不过,不用说是胡子窝,光听外边的脚步声就有一二十号人;按他们说的或许还能有条生路。

    正在我俩合计的时候,外边的人等得不耐烦了,那个声音又喊了起来:“屋里的朋友,怎么样,合计好没有?给个痛快话。”

    我说:“你说话算数不?”

    “咋地,信不着啊!大老爷们说话能像老娘们似的吗?”

    “那好吧,就按你们说的办。”

    于是我俩把枪扔在了炕上,举起了双手站了起来。

    门外呼啦闯进五六个人,用枪对准了我们,一个小个不高,长得黑巴溜秋(挺黑)的中年人喊道:“招子摸黑!”

    老刘一愣:“干啥?”

    “要蒙上咱们的眼睛。”我说。

    “哎呀,你小子还是道上人。”

    “我三哥就是东山里有名的‘王六炮’。”

    “‘王六炮’是你的哥哥?你姓啥?”

    “也姓王,‘王六炮’王喜山是我的亲叔伯哥哥。”

    他没吱声。

    有两个人拿着破布从后边把我们的眼睛蒙上了,然后连推带搡地把我们推出屋。在雨中摸东拐西拐的走了老半天,进到了一个屋子。进屋后,我俩被按跪在地上,有人解开了我们的蒙眼布。我仔细一瞅,这是一座三间房的土房。屋顶上吊着一盏马灯,南炕沿并排坐着四个彪形大汉,一抹黑色更生布裤挂,巴掌宽的牛皮板带上插着手枪。炕里盘腿坐着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在灯光下脸色显得特别的新鲜。

    这个女人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用手摆弄着炕桌上的两把驳壳枪。炕沿上的四个人把手伸向了腰间,其余的人把枪对准了我们的脑袋,满屋子充满了杀气。

    那女人注视了我们足有四五分钟的时间,突然把驳壳枪往桌子上使劲一摔,说了句:“天堂有路你不走!”

    旁边的人用枪捅了我一下:“问你呢?”

    我知道这是胡子们的黑话,但是怎么答我不知道,我忽然想起三哥说过“胡子的黑话,就像对对子一样”,于是就顺嘴冒出一句“地狱无门我偏来”。

    “咋地?”

    “饿的。”

    满屋子的人哄堂大笑了起来。

    老刘脖粗脸红地说:“你们乐啥,不是饿急眼了,我们俩敢往屯子里跑吗?”

    那个女的点点头,抿嘴一乐:“来路(姓啥)?”

    我说:“我是虎头(王),他是顺水子(刘)。”

    她吃惊地瞅了我一下,眼睛一瞪:“你们到底是哪条道上的,唇典(江湖黑话的统称)你怎么知道?”

    “我们是岔道上的(逃兵),我三哥是东山里的‘王六炮’。”

    “‘王六炮’是什么人?”

    炕沿上一个大胡子的人说:“‘王六炮’是东山里有名的炮手,他们一共拜把子哥儿八个,‘六炮’排行就是老六。”

    她点点头说:“既然是同行兄弟的人,你们跟我说实话,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不难为你们。”

    老刘说,我们都是榆树人,在奉天当国兵,日本人如何如何欺负中国士兵,又如何如何不堪忍受他们的欺负,一直想逃跑。我又讲叙了这次到四方台子地区剿胡子,日本人如何在半道上**妇女,我们又如何杀了日本山田顾问,这些人听得聚精会神。

    当我讲完后,那个女的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好,杀得好!这日本鬼子没个好东西,你俩小子有种,起来吧!”

    我俩刚要往起站,那个大胡子的人一摆手说:“慢!”然后盯着我俩问,“你们这段事是编出来的吧,你俩的胆咋那么大,要有这个胆当初就别去当这个兵,和我们一样,拉杆子打他个小日本狗娘养的!”

    说着他又从腰里“噌”地拔出一把匕,放在我的脖子上:“你他娘的要敢瞎咧咧(乱说话),我活剥了你的皮!”

    我脖子一挺:“话我们已经说了,事也讲了,信不信由你,要杀要毙随便。”

    他一听说:“哎哟,你小子还挺尿性,你以为老子不敢杀你呀?”

    说着扬起匕就要往下扎,那个女的吆喝一声:“老三你干啥,消停一边呆着去!”

    “大胡子”一听,不情愿地坐在炕沿上嘟囔:“什么好玩意,两个逃跑的国兵,杀了算啦!”

    那个女的下了炕说道:“兄弟,起来吧,当国兵那是迫不得已的事,哪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愿意做日本鬼子的帮凶?”

    我和老刘因为跪的时间长了,这腿也不听使唤,站了几下都没站起来。那个女的一见急忙扶了我一把,站起来后我一瞅她,“喝”——她比我还高,苗条的身材,果圆型的脸,大眼睛长睫毛柳叶眉,高挺的鼻梁,只是嘴巴大了点,两片厚厚的嘴唇与这漂亮的脸蛋有点不太协调。

    她见我呆呆地瞅着她便问:“你这么瞅我干啥?”

    旁边的人对我说:“这就是我们大当家的,名号叫‘靠江龙’,是女英雄‘驼龙’的拜把子姐妹。”

    那时候的胡子遍地,光九台县境内带“龙”字的绺子就有“驼龙”“青龙”“靠江龙”“过江龙”“雾中龙靠江龙”是新拉起的杆子,又是小绺子,因此在江湖上不太有名。不过这五个带“龙”字的绺子,当家的都是女的,又都是拜把子姐妹。后来,这五个绺子的人都被日本人消灭。民间的说书人把她们的事编成书,书名叫《五龙闹江西》。

    我一听这个女的是大当家的,急忙把头低了下来。

    老刘在一旁说:“久仰久仰。”

    我知道他这是顺情说好话,他在奉天当了三四年的国兵能知道家乡的事吗?

    旁边的人问我:“你听说过我们大当家的名号吗?”

    “没听说过。”

    “靠江龙”说:“这个兄弟倒挺实在。”

    屋里紧张的气氛缓和了,我的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只觉得两腿软眼冒金星,一咧歪,差点摔到了炕沿上。“靠江龙”一见说道:“这俩兄弟饿坏了,赶快让他们吃饭。然后睡个消停觉,有事明天再说。”说完留下俩人看着我们,领着其他人走出了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