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本《军师》写到了三十万字,非常欣慰。简单回顾一下,发现我的创意比起别的网文来,有不少不同的地方,重点在于我写的军师目标很明确,就是军事,就是打仗,就是侧重于正统的战略战术思想。

    “军师”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而在网文界,写军师很成功的也有不少书,我印象里的有本书好像主角也是姓江,是一个架空历史的文,偷偷比较了很多次,人家的文笔境界都比我深得多,但是我又发现那个文题目应该改成谋士更恰当点,因为它真正从战略、战术还有在某个具体战役上,突出军师真正的作用的部分还真没有我想的多,于是我想我的这个军师文也有可取的点,因此才敢最终决定动笔写。

    还有另一个文也是写军师的,主角是郭嘉,我记得郭嘉在历史上的功绩就是帮曹操在官渡之战上出了力。但他同样也写的挺好,而郭嘉这个主角也非常符合我的预期,风.流潇洒,但也有个问题,就是人家已经写过了。

    其实我最初的目标就是写军师,同样想架空历史,但后来发现架空还不如落实,就选了三国这个阶段,结果写写的还是沉进去了,你们知道,三国那时候的纸还没有普及,字都是写在竹简上的,汉代人的行动、礼仪、饮食、风俗全部都需要重新了解。

    写三国的,众人皆知,《三国演义》是经典,但里面历史常识性的笑话也不少,正因如此这本书才名为“演义”,而演义的解释即:依傍史传,再现成文;偏重叙述,故事性强;行文浅显,通俗易懂。正因此,三国这段历史才被如今的这么多人所接受,反观之于正史《三国志》,常人了解得就少得多了。当然即便《三国志》里记载的,也多有不实的地方。

    《三国演义》里塑造的形象深入人心,个性鲜明的每个人物在人们心里扎了根,比如刘备,作者力求把其塑造成为“仁义忠厚”的封建君主,诸葛亮,是扶保明主,拯救乾坤的大军师,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全都是忠臣。至于曹操,则突出他奸臣的特征,孙权、周瑜、鲁肃等人全都比《三国志》里的原型鲜明。

    因为我是先看《三国演义》又看《三国志》的,把这两本反复比较,再结合了我也看过很多网文的感受,到了这里,我想说出我的想法了,那就是一切取舍,都要看你想要得到的深度,若就是想图个兴高采烈,娱乐一下而已,那看演义绝对富裕了,若本着彻底读史懂道,务必要所有的疑惑都解开的时候,读《三国志》都未必解渴,这时候各种史料就得一起上了。但谁会那么较这个真的呢?会很少吧?

    这个问题就深了,关系到了你看一本书的目的。看一本书首先你要知道,“深度”是个什么意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师看……境界里的诀窍!

    我举个例子:同样是赤壁之战,演义和正史的记载有所不同,演义里比正史多了“舌战群儒”、“曹船借箭”、“诸葛借风”、“蒋干盗书”、“庞统献连环计”、“关羽放曹华容道”等等一系列完全虚构的情节,这些情节虽然是虚构,却也在后来脍炙人口,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但是一个问题就来了,看过之后呢?

    看过之后?人们似乎很少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到了现代,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书太多了,一本书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会有多深?影响会有多大,作用会有多强?这就是我写《军师之我是三国庞士元》的一个大初衷,特别不谦虚的说,我写这书就是让你们开始对正史感兴趣,学点技术,会点方法的。

    当然了,能力所限,我承认我达不到这个如此之高的目标,但我的态度就是如此,因此你们可以看到,在我这本书里,演义的情节我尽量让他减少,想象的内容我尽量让他可能实现。

    第一句话,虚构是可以的,我的想法是必须要有个度。虚构多了,娱乐性是浓了,但书的实用性就少了。

    因此,你们在我这本《军师》里很少有看到像在演义里面,那种两军交战,两员大将在疆场上拿着特殊的武器,两匹战马盘桓,大战三百回合,等等通俗的段子的,因为真正的战场上没有这个,又比如某一个猛将,只因为他出名,他就单枪匹马,杀入敌营,一个人把对方好几万人杀得四散奔逃,这样子看着是爽,但是那属于人们的任空想象,应该属于神话范畴。

    更不必说,有的写到,某大英雄双眼一瞪,眼睛里放出两道寒光,直叫那天昏地暗,云愁雨悸,在场围困他的几百士兵被吓得全部瘫软倒地,大英雄仰天长啸,飘然而去!这样子的情节仍然不是最夸张的。电影里不都是这种手法吗?精武门还一个人打好几十呢。那还是真功夫,更不必说吊威亚满天飞的,纵观世界武术特技,中国人对会飞的需求性最强。

    从前我很受武侠小说影响,希望能成为一代大侠,但等我真正学了几招功夫之后,我才明白武术得一天天练!金钟罩,铁布衫有!得每天拿棒子在身上敲,把皮敲出茧子来才算行了一半!挡刀枪的效果远没有机灵躲开利索,什么,挡子弹?飞檐走壁,一跃能跳两米吗?超越科学的东西就不要想了,至于一个人能打倒几个人,这也有科学研究的,后来关注武术多了,发现中国功夫热度渐渐消了,人们开始看起泰拳来,人家泰拳真是刚猛,每天练习的是踢棕榈树干,把树干一腿踢折了,腿上的筋骨自然也就比常人坚硬了几倍,那样才能参加实战!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是国家之宝,但现在真正去炼的人少了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市场需求小了吧,但我同时也关注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演义”的成份一多,人们往往都不去关心他本质的“心儿”里的货色了,这真让人遗憾。那么,从清末到了民国年间,随着“西学东渐”,西洋的拳击术也来到了中国,东西功夫一对比,就比出来好多的玄机。

    有的人就不理解,拳击为什么只用拳头,就比一个普通传统武术家全身的招式都用上还效果好了呢?其实他们不懂,谁说拳击只用拳头了?不是!也要全身发力!一个钩拳可以把一个百来斤的人从平地打飞,单用胳膊能实现吗?而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把气力都集中到了一个点上,和把一身的本事铺开了一大片,到了实际应用上差别自然会很明显的。

    这就是我后来看电影电视,每次一看到了华而不实的武打特效场面,反而就更加思念真实的打斗功夫的原因了。人们可以想象,可以做特效,但真正的功夫也可以用啊!为什么目前越来越多的抗日剧遭到那么多人的吐槽?什么手撕鬼.子什么石头打.飞机,让人那么觉得好笑?石头打飞机在史泰龙的《第一滴血》里也有个情节,说史泰龙真就扔了一块石块,把直升飞机上的一个狙击手给打落下来了,但人家那是开窗户的直升飞机!

    我还想说一句就是,那些东西我懂,那在文学上叫“夸张”,那叫“描写”,比如说“霸气”这东西,你说它确实不存在吗?也不是,比如说勇猛吧,关羽他不猛吗?当然得猛,若一个小说彻底没有了“气”也不行。

    我当然没有贬低其他同样娱乐性、知识性并重,写得同样很好的同行的意思,只是,我的思想较为保守一些。走了另一条,处处想要接地气的路线,希望这也算是自己的一个特**。只要你们能慢慢适应下来就好。

    于是我的小说就在很大程度上看起来并不热闹。没有神话般的武技,两员将在疆场只是带着兵按各种兵种配合进行常规战斗,战争的胜负全在兵力的强弱,和武将的勇猛程度关系并非最密切,当然,武将带头冲锋,也是能起到决定性的效果的,比如马超带着五百兵,和马谡带着五百兵,同样是攻城,给人的震慑力肯定不同。

    军师一文越写越多,我觉得手法也渐渐丰富了起来,情节比起最初的附身开始,视角也越来越宽阔了,渐渐走向大场景,大局面……

    有些细节仍然值得推敲。

    比如一开篇的一个抛砖引玉的计谋,刘备在雒城小县城下大军被阻了近一年,我想让他快突破,江辰献了个“先诱敌,再用抛石机”的计谋,这个计谋的大前提是“抛石机”得实现,但这一点其实很难,因为宋代的襄阳炮和三国的抛石机实际上有本质的区别,制造工艺上肯定差了好多的,我个人估计应该是“铁钉”或者说是别的方面有大改进,但读者很少能注意到这一点。

    大部分人看到了有乐趣的地方,也就打住了。也很少人能想到,从一本小说里面,还能学到智慧?还能长心眼?

    “人心险,世道艰难”,军师这本书既然写了,再往下你们还会看到更多挺有趣的情节,再往下我仍然会坚持这种想法的,情节可以适当的夸张一些,放开一些,其实这一切也都是虚构的,如有雷同,实在太好了。

    附:演义里,曹操发给孙权的檄文写到“统兵百万,战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蒙好,幸勿观望,带赐回音。”而正史的檄文写到了写到“统兵百万,战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吴。”就结束了,剩下的是罗贯中自己编的,试想一个檄文,前后风格不一致,前面说得那么狂,后面就萎缩了,可见老罗也有为了拼凑情节而胡乱加字数欠考虑的时候。

    另外各种不合理的地方全都被网友扒过了,什么“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等历史上全没有。这正说明为了演义可以随便编的道理。因此你们看到我哪里写的不合理的,想想老吴也那样……反正你们要能接受,就接着看吧!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