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的神器丹药终年散发着淡淡青光,看上去神妙诡异。李权紧张的动作让气氛变得凝重,丹药还停在惜荷的唇边不敢完离开。

    李权不敢停止观察,看着女儿的一举一动,依旧毫变化。只要再将丹药拿开一寸,女儿是死是活就可以知晓了!

    说得简单,但哪一个父母在这种时候能真正的下定决心?

    正在李权犹豫不决之际,绿竹忽然道:“老爷,我……好像看到惜荷的眉头动了动。”

    “真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惜荷的眉头,如此又过了一会儿,李惜荷的眉毛一跳,这下所有人都看得清楚!

    绝对不会有错!

    虽然不能确定代表什么,但也给了李权足够的信心。

    丹药拿开了!

    “咳咳!”

    一声清脆的咳嗽传来,表情恬静的小丫头眉头拧着像是在跳舞,清澈的鼻涕从鼻子里流出,还没睁眼,小手就往脸上一抹!

    气息正常,肤色正常,心跳正常,唯一就是身子有些凉。

    好了?真的好了?

    一屋女人都扑了上去,李权也不想落后,同时扑上前,结果撞在刚刚抹了鼻涕的小手上,被小丫头抹得满脸都是。

    激动和兴奋让所有女人都要哭了。李惜荷忽然睁开眼,一下懵了。

    二姨娘,三姨娘,四姨娘,各个姨娘都跟饿狼一样,吓得李惜荷从床上跳了起来:“呀呀呀!”

    一声惊叫,吓得众女即将流出的眼泪止住了,还以为李惜荷哪里不舒服,一个个都换上紧张的表情。

    “惜荷,你……你哪儿不对?”

    惜荷一脸茫然,好像没听娘亲的问话,紧张地退到床里头:“爹娘……惜荷……惜荷没犯错啊?你们……你们这是……”

    李权胡乱地擦了擦脸上的鼻涕,看出是怎么回事儿,赶忙挤到人群中,把女儿抱在怀里,严肃道:“看你们一个个的,把孩子都吓着了。有话好好说。”

    经此,众人的心情有所平复,情绪都藏在心里,各自找了位子坐下,目光停留在小丫头身上。

    李惜荷那叫一个紧张,长大至今,第一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就是以前在碧洲把隔壁王员外家小公子的小丁丁肿了都没遭遇过这么多姨娘围堵。

    “到底犯了什么错?”

    小丫头紧张兮兮地想着,却又想不起来,不敢说话,只能往爹爹怀里钻。

    安馨荷发现女儿有些奇怪,愁眉不展地关心道:“惜荷,你之前怎样?”

    李惜荷见娘亲这表情,心下确定自己的想法,至于那问题,根本不知说的什么事。

    事后,李权也不知这场误会是怎么结束的,总之女儿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只是记忆还停留在淮海郡。

    没过多久,家宴准备妥当,一个丫鬟让老爷夫人用餐,李权便带着女儿一并去了正厅。

    惜荷醒了,众人渐渐发觉她没什么问题,放心之后胃口大开。

    今日的家宴不单是清楚李权回归,还庆祝了惜荷痊愈。

    双喜临门,安馨荷说明日要去烧香拜佛。

    李权颇感奈,感觉这位大夫人有朝娘亲方向发展的趋势,不过他明日还要上朝请罪,所以也没工夫管。

    说是请罪,其实李权并不是很担心,因为李权分析出了皇上的一些心思。比如南征、比如诱饵。

    ……

    ……

    第二天天没亮,李权便换上官服往皇宫去。因为之前遇袭,李权出行开始坐上了轿子,身边多了些护卫,排场也符合他的身份了。

    太和殿外,李权并膝屈身,低头朝殿内大喊道:“罪臣李权回京请罪!”

    “传李权!”

    得到回应,李权猫着身子踩着小碎步进入点中。

    一路过来,可以清楚地看到四周官员在对李权议论纷纷,其中不乏惊讶的表情,实在是李权的出现太突然了。

    到得殿前,李权躬身行礼,跪拜道:“罪臣李权特来向皇上请罪!”

    说完,大殿中安静了,议论声没了,呼吸声也没了。李权低着头,不知周围动静,不知皇上表情。心下觉得奇怪,于是又喊了声:

    “罪臣李权特来向皇上请罪!”

    还是一样地安静。

    李权察觉到剧本跟自己想的不对,想要看看是那个地方的问题。这时,皇上冷冷地开口了:“抬起头来!”

    李权抬头,看着高坐龙椅的皇上半闭着眼,平静的表情看不出他任何情绪。

    “朕问你。朕要你去清缴白莲教,你清缴了吗?”

    “没有。”

    “朕给你的五万将士还剩多少?”

    听这问话,李权感觉情况不对呀!怎么剧本越来越不对了?又看了看皇上的表情,一所获。

    皇上的语气忽然加重:“回答朕!”

    “估计……估计军覆没。”

    “什么叫估计?照实说!”

    李权汗雨如下:“就是军覆没。”

    “朕再问你,夷洲现在在何人之手?”

    “大华。”

    皇上忽然瞪眼,大怒道:“好!朕让你剿灭白莲教不成,你不但折了我朝数万将士,还将硕大一个夷洲送给了他国!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皇上,我……”

    “犯下弥天大罪,还想解释?”

    李权一阵纳闷儿,心说不是你问我有什么话说的么?刚要说你又不让人说了?

    所有人都知道事情其实不怪李权,换了别人怕是连命都没了。都以为皇上这是找不到地方发火,所以不敢有人说话。

    如此停顿了片刻,皇上突然不耐的摆摆手:“哎!朕一番苦心栽培你,没想到你却闯下如此重罪,来人!收押天牢,择日问斩!”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炸了锅,出气归出气,李权好歹是朝廷的一等一的大臣,如此轻率处死实在是乱了章法!立即有人上前求情。

    “皇上息怒,李大人他虽然有罪,但夷洲之祸由来已久。朝廷信息不足,导致李大人作出到了错误的判断,虽然有罪也不能怪李大人。而且,李大人在落难之际也不忘传信告知朝廷事态变故,让朝廷有时间应对外敌,这才将敌国大军拒于夷洲内。此也可算是大功一件呐!”

    这话说得在理,多人想要附和,皇上却冷声道:“听你所言,莫非是说朕管理不当,让夷洲消息闭塞,才导致如今的问题?”

    求情之人吓得不清,赶紧跪拜:“臣不敢!”

    听皇上所言众人明白了,原来皇上不是不知道其中缘由,而是需要一个人来顶罪。天下不管发生什么事,身为帝王,怎能承认自己错了?所以,李权难辞其咎,这个黑锅那是背定了。

    李权也听出其中意思,心头不服,看着左右上来的侍卫,邪火上头,竟猛地站了起来!

    这可是大不敬的举动,而且李权眼中的不善太过明显,在这太和殿中,做臣子的何曾有过这样的眼神?

    果然,皇上猛地站起身,言语冰冷刺骨:“李权!你想怎样?”

    顿了顿,李权低下头,老老实实地被左右押走。不是他胆怯,而是因为对方是皇上,天底下为数不多让李权发自内心尊敬的人,因为李权从他身上得到了太多。对皇上,李权是真心感激,真心当他为长辈,而对方的怒火应该承受,对方要自己背的黑锅,背一背也妨。

    ……

    ……

    李权被打入天牢,而今日朝堂上的变故也随着满朝文武的散去而流传京城的大街小巷。

    近,两国间的战斗本就牵动亿万人的心,而李权作为引发此事的关键人物,他的遭遇自然成了议论的中心点。在这个时间点上,当皇上的态度和李权的遭遇连成一线,产生的结果就是一场风暴飞速蔓延,因为这不仅仅是众人茶饭后的消遣,关系到庆国今后的动作,国百姓将要面临的局面。

    皇上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愤怒!极度的愤怒!夷洲的丢失让安静了没几十年的庆帝又恢复了当年的暴虐,以至于他不惜杀掉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臣。

    但此次又和往日不同,面对皇上的愤怒,百姓多的是理解。因为此事非同小可,那是关系到国家荣辱,领土完整,这等大事不是一个受宠大臣能承受的。通过李权,让百姓感受到了皇上的愤怒,又因为皇上的愤怒让庆朝上下的百姓感受到了耻辱!

    大华!大华竟然敢犯我疆域!

    第二天,文人才子笔墨文章中不少声讨大华的作品就出现了,百姓们争相传诵,一股保家卫国的热血浪潮在民间涌动。

    虽然如此情景只出现在京城,但皇上相信,要不了多久,这场风暴就会传播得很远很远,待到席卷国之日,便是南下用兵之时。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百姓们都关心疆域问题之际,也有不少人暗中关注着李权,都在揣测他会不会就此成为皇上南征的牺牲品。

    不知不觉中,李家已经成了京城中又一大势力,数眼睛都盯着,虽不敢出手影响,但也要拿出十二分精神看着,看着李家的动作。

    然而,李家平静得有些吓人,不管是下人还是夫人,似乎没受到任何影响,没有因为自家老爷受困天牢而露出半点儿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