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的时差比港城的快一小时,和阗旭东讲完电话,正好问问骆慧安在港城的情况。如果说,刚才田旭东在东京活的很热很煽情,那么骆慧安的怡和集团在港城的地产事业只能用顺风顺水来形容。</p>

    之前开发科技城,叶华的白马基金在新界已经收购了一半的乙种换地权益书,最近这两个月能收购的基本都拿到手了,硬生生把市价抬高了一半以上。新年开始,怡和集团在港城主要报纸上大做广告,以高于现有市场价10%的价格,回购港城所有地区的房屋和乙种换地权益书。并且怡和集团新推出的楼盘将同样提价20%,依然承诺,可选择5年后30%溢价回购。</p>

    这是很明显的挑拨动作,又是对其他地产商的宣战书。彷彿在表明——我就是看好后市,楼价就是会大涨。你们还想压价抄底?做梦去吧!其实港城楼价之所以后来会涨成天价,正是因为后世港英和那些大地产商的联手。其实说地域面积,港城根本不缺地方,然而控制住了每年的新增住宅地块拍卖,造成人为的供不应求,就屡屡拍出了天价,而楼价同样是水涨船高。</p>

    上次大股灾后,房地产地跌到了让人怀疑人生,但那时的下跌是非理狌、不正常的,也是违反市场规律的。其他那些复杂的统计数据先不说,光看看港城人口?现有差不多五百万,叶华开工厂和开发科技城后,招来大量黑工,半年多时间里,一下子多增加了五十万人左右。而按正常历史,到了回到碗里去后,达到670万,现在叶华能提供的多是员工宿舍房,能获得商品房的高素质人才,少之又少。怡和、禾记黄埔、会德丰、置地都被私有化了,能流通的商品房非常少,又经过叶华几轮疯狂炒作,港城的楼价早已经放飞自我,涨的可不是一点半点。</p>

    所以这样的广告,对那些本地地产商来说,真是噁心死人了,你怡和真是深得野蛮人真传,大手大脚收购了那么多地皮,光顾自己吃饱了,这下把桌子掀翻了,别人连汤水都不让喝。除非是一起降价,怡和集团的打压不攻自破,否则的话,就要向市场上低价投放大量的房产和地皮,希望能把消费者的信心再次打掉,再大量收购地皮。</p>

    这里先不说其中的难度,关键是——谁愿意啊?哦,我手中的地皮、房产低价卖了,等以后飞涨,我只能是乾瞪眼,其他地产商都赚大钱?又不是烂好人,那不是白癡吗?而且港城地产商懆作的手法,除了拍卖地块以外,还有并楼和乙种换地权益书这两种方式。</p>

    并楼就是从房东手中购买零零碎碎的房产,等到大楼中购买的差不多,余下的那些……反正搞过工程的,都懂的。老老实实高价置换,那最好。要不然,那些人又怎么会叫大地产商为大水喉呢?</p>

    而乙种换地权益书,就是港英正付在新界征地,然后给征地农民的权益书。答应以后凭着这权益书,可以领取相应的地皮。</p>

    于是许多港城地产商提前看到商机,从农民手中高价购买。某个农民手中的权益书可能很少,但合在一起就很可观了。当港英正付拍卖某块地块,地产商就拿出乙种换地权益书,免费的从正付手中交换。于是用远低于拍卖价的价格,拿到了建房地块。</p>

    所以手里有大量土地的怡和集团这个野蛮人,算是击中那些剩下的地产商的软肋。首先说并楼,你说一幢大楼中,如果有几户人家落在怡和的手中,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说的更过分些,怡和打死都不卖,软硬不吃,那个地产商不是要吐血?</p>

    而乙种换地权益书同样如此。怡和集团手中多一份,那些地产商的手中就少一份。其实这就是“哄抬物价”,白白让其他地产商花冤枉钱。</p>

    先不说这种事,叶华就继续问道:“安姐,查打银行那边咋样?”</p>

    立刻传来安姐的笑声:“能怎么样?有你提供20美元到位,我们已经启动强行私有化的程序,我们以市价买下了其他的股份。哈哈哈,华仔,我们现在发钞银行的大东家了。”</p>

    而这件事,就是叶华准备运回在印泥小岛那些庞大的宝藏,用一小部分黄金做抵押,发行黄金债券或者港币,等黄金大涨的时候,在黑色大量出售砸盘,反手做空黄金期货。</p>

    其实叶华和白婷在全世界囤积了大量的白银现货后,去年年底终于发动了总攻。她要给缓慢上升的白银价格推上最后一把,使它像之前的大豆期货一样发生井喷行情。商品期货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惨剧之一,终于正式拉开了帷幕。</p>

    白婷的上千上万个基金公司从夏天开始准备,在1977年11月,与亨特家族和全世界白银交易商的决斗开始了。白婷通过其控制的大量基金公司,例如“火烈鸟投资公司”这样的奇葩名字的公司,连续向纽约和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再下达了累计8000万盎司的买入指令。实际上只有两组股东,第一组是白婷他们,第二组是大英的玛丽、欧洲的巨富和一些中东土豪们。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个投资公司的性质,可以想想“灰石”的股权结构——一个贪婪的董事会加上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外汇投资者,这就是“火烈鸟金属投资公司”的套路。</p>

    巴格及疯子卡森通过许多华尔街经纪人完成购买指令,其中包括希尔森、贝奇等大型投资银行。人们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巨额买盘,银价很快又从16美元上升到21美元,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谁在买入。有叶华透露的资讯,米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调查了交易记录,很快发现大部分买单果真来自亨特“国际金属投资公司”,这家公司在百慕达群岛注册。经过更严密的调查,亨特家族的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很快,纽约和芝加哥的每一个交易商都知道亨特家族是“国际金属投资公司”的后台老闆,这个家族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p>

    有趣的是,当亨特家族正在懆纵白银的消息被叶华故意散播之后,白银价格反而继续飞涨,许多小投机者涌进了市场。原因很简单,既然亨特家族在为白银“做庄”,那么小投机者当然应该选择“跟庄”,这样虽然很危险,却有机会大赚一笔。随着投机者的不断涌入,白银的价格日趋疯狂——从21美元上涨到30美元,然后40美元,到了1977年圣诞节前乾脆突破40美元!黄金和白银的比价下跌到11倍左右,创下历史新低。期货市场已经完全失去了对白银的控制。究竟要涨到什么时候才是尽头?</p>

    芝加哥和纽约的大型期货交易商对亨特家族的垄断行为感到十分担心。其实在1977年底,白婷和玛丽他们联合欧洲财团巨富和中东土豪们懆纵了纽约商品交易所63%的白银期货合约和芝加哥交易委员会79%的白银期货合约,总共掌握着5.2亿盎司的现货和5000万盎司的期货——这还不包括亨特家族和那些沙某阿拉伯投资者以个人名义持有的白银。现在全球白银交易量也不过每年5000万盎司左右,白婷和亨特家族他们已经切断了白银流通的渠道!</p>

    新年开始芝加哥交易委员会最大的穀物交易商说了一句十分经典的话:“我们宁愿让白银市场倒闭,也不愿意看到它被垄断。”看新闻,亨特家族已经触犯了众怒,米国本土的大交易商已经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p>

    全世界的白银生产厂商为此兴奋不已,他们迅速开启了寻找新银矿的计划,许多早已关闭的银矿又重新开采。米国和欧洲的普通居民也对银价上涨感到惊喜不已,他们翻箱倒柜找出了祖传的银质茶器和装饰品,凡是有白银作为原材料的器物,都毫不犹豫地送去熔炼,制作成标准银块到市场上卖出。于是,市场上的白银供给增加了,亨特家族垄断白银价格的努力受到了挑战。虽然尼尔森-亨特竭力不断买进,但他已经有点力不从心——无论亨特家族的财富多么巨大,要与叶华那些庞大如蜂窝的基金公司为敌还是有些不自量力。</p>

    况且,亨特家族最大的敌人还没有出手,除了叶华他们的联合基金,这个敌人就是米国zf。米国zf掌握着大量的白银,其中包括用做联邦储备的银块以及早年发行之后收回的银币,其总数可能有上亿盎司。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也持有大量白银储备,叶华早已经安排莎宾娜带领一些黑水精英僱员去印泥某个小岛,挖出那些存放白银的宝藏回来,一直存放在瑞士银行里,现在任何一个中央银行掌握的白银都不可能超过叶华他们的联合基金公司。</p>

    到了1978年1月15日,白婷他们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战果——白银价格上涨到48美元,并且在向50美元攀升;只是白婷他们在40美元的时候已经在慢慢出货,到48美元已经出货了三分之二,那些与白婷他们为敌的空头交易商大多已经认赔出场,欧美全民炒白银,场面一度混乱,除了白婷他们再也没有人敢大规模卖空了。亨特家族也感到压力沉重,因为白银的价格太高了,亨特家族掌握的资本已经很难继续拉升价格。为了维持对白银市场的垄断,尼尔森-亨特被迫向各国银行高息借贷,平均利息高达19%。华尔街的几家投资银行也大量贷款给亨特家族,使他们暂时能够继续玩懆纵市场的游戏。</p>

    在1977年冬天,亨特家族掌握的白银期货合约总价值已经高达40亿美元;到了1978年1月,其总价值可能超过60亿美元!亨特家族在1977年底到1978年初的2个多月之内,除了欧洲某些银行,也向米国各大银行贷款数亿美元,从花旗银行那里贷款3亿多美元,几乎成为了米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借款人。他们每月仅仅支付利息就要花费几千万美元,懆纵白银已经成为了一场烧钱的游戏,甚至比占争还要烧钱。</p>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亨特家族他们不及时住手呢?他们为什么不在白银涨价过程中逐渐卖掉存货,最后在价格高点退出市场呢?经验丰富的庄家难道不应该控制风险吗?说实话,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亨特家族要如此疯狂地玩下去,即使在白银价格上涨四倍到八倍之后仍然继续玩下去。由于白银期货火爆得飞快,全世界人民也是陪他们玩,即使砸锅卖铁地贷款也要继续玩。这帮资深玩家恐怕已经不能用“利令智昏”来形容了,他们可能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p>

    1978年1月16日,由于全民炒白银,白银疯狂上涨到了每盎司50.35美元。在短短6个月里,银价上涨了8倍;从10年前算起,银价上涨了25倍。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商品拥有如此漫长、如此骇人听闻的大牛市!</p>

    亨特家族和他们的沙某投资者花费了数亿美元的自有资本,并且举债超过5亿美元,可是亨特家族仍然无法完全控制白银。而且,亨特家族的投机周期太长了,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期货投机商一般会在几个月之内获利了结,亨特家族却花费了10年时间来囤积白银,即使从1977年秋天算起,总攻时间也没超过半年。</p>

    为了制止懆纵行为,纽约商品交易所规定任何客户持有的白银期货合约净头寸不得超过500份(一份合约代表5000盎司);尼尔森-亨特对此规定嗤之以鼻,他一次就可以从市场上买进1200份合约,分别记录在亨特家族成员和沙某王子们的账户上。米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估计亨特家族直接和间接持有的白银超过5亿盎司,这相当于芝加哥交易委员会全部合约(注意,不是白银合约,而是全部商品合约,叶华他们的白银现货差不多有三分之一转到他们手上,其他的现货和期货多数也转手给某些大胆的欧美期货交易商手里。)市值的53%,或者纽约商品交易所全部合约市值的50%。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亨特家族肯定会把所有期货交易商都带进地狱。</p>

    首先行动的是芝加哥交易委员会,他们重新审查了白银期货合约条款,认为造成目前投机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保证金过低。当时一份白银合约代表5000盎司白银,客户在购买一张合约的时候只需要支付1000美元的保证金。</p>

    在银价只有每盎司2美元的时候,1000美元的保证金相当于一份合约价值的10%,看样子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当银价上涨到每盎司50美元的时候,1000美元的保证金只相当于一份合约价值的0.4%,显然是太低了!</p>

    经过严肃讨论,芝加哥交易委员会决定将白银合约保证金由1000美元提高到6000美元,这意味着亨特家族必须补充大量的资本。虽然亨特家族在白银市场上已经巨额盈利,但那毕竟只是账面盈利,而不是现金,所以他们不得不通过借贷的方式补充保证金。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刚上任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格林斯潘的前任)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决定大幅度紧缩银根,提高贷款的难度。亨特家族早已背负数十亿美元的巨额债务,现在要想继续借贷,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从1977年11月开始的仅仅两个月之内,亨特家族又从某个银行家那里借进了1.5亿美元,相当于同期米国全国新增贷款的15%.......</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