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年7月,也就是刘秀建国不久,就很快任命了首批高级军政干部:

    邓禹为大司徒,王梁为大司空,吴汉为大司马,景丹、耿弇、盖延、朱祐、杜茂等为大将军,岑彭为廷尉

    ,贾复为执金吾。

    当然,人事任命是陆续进行的,我们前面说的刘秀的那些粉丝、徒弟先后都被封侯拜将,我们也陆续有重

    点地介绍。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刘秀建国之初的人事任命明显带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论功行赏,上面这些人个

    个忠于刘秀,而且表现出上佳的实际行动;二是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这三公的设置,表明他的王朝是继承

    前汉王朝政治体制的;三是设立各种名号、多个职位的大将军,表明这是一个诞生在战争年代、一切为战争服

    务的军事政权,还有很多仗要打。

    不久,刘秀就离开鄗城,来到河内的郡治怀城。他要以拿下洛阳、长安为目标,以打好组合拳为载体,亲

    自安排、指挥一系列的军事部署,步步为营。

    首先,他派建义大将军耿弇率强弩将军陈俊等屯兵五社津(今河南巩县黄河渡口),防备东边来敌,也是

    保证侧后方安全。

    接着,他派大司马吴汉率主力大军包围洛阳。

    他觉得,现在已经是吃掉洛阳朱鲔的时候了。

    所以,他派出了豪华阵容:最高军事长官(大司马)带队,光是将军就有11位。

    (使吴汉率朱祐及廷尉岑彭、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谭等十一将军围朱鲔于洛阳。)

    但是,朱鲔加强防守,吴汉数月不能攻下。

    (围洛阳数月。朱鲔等坚守不肯下。)

    我们不妨把洛阳之战当作刘秀与更始最后的对决,双方出场的都是最高军政长官:吴汉的职务刚才说了,

    朱鲔时任更始左大司马。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朱鲔拼死防守,一来固然是忠于更始。在更始高干中,他是比较而言相对忠厚和正派

    的,更始王朝开张之初他拒绝接受王位,称异姓为王会坏了大汉朝的规矩;现在,他不因更始败亡而匆匆易帜

    ,这都说明他多少还是有点骨气的。二来他坚持认为,一旦城破,自己落入刘秀的手里,只有死路一条。

    当然,洛阳城防坚固,兵多粮足,他认真调度,确实不是一般人说拿下就能拿下的。

    刘秀在怀城祭祀过社稷和列祖列宗之后,随即移驾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隔黄河望洛阳,在一线直接指

    挥战斗(进幸河阳)。

    应该说,刘秀亲自出面,还是小有成绩的。

    他刚到河阳,更始的部将、廪丘王田力就请求投降。

    这当然给刘秀壮了声威,刘秀也觉得很有面子。

    同时,他派冠军侯、执金吾贾复进攻更始的白虎公陈侨,连战连胜,收降了陈侨。

    但是,他围攻洛阳,也是打了几个月打不下来。

    好在刘秀向来不是为打仗而打仗,他的重要行动基本上都是组合性的,亦即在军事杀伐的同时,展开政治

    攻略。

    就在他久攻洛阳不下,也就是公元25年9月,赤眉打进长安、刘玄逃往高陵的时候,他专门针对刘玄下了一

    道诏书。

    这道诏书很有意思,史家也有颇多议论,有的称赞有加,有的则借此非议刘秀虚伪。

    本来嘛,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也是人民群众可以议论的,老百姓谁都可以发表自己对历史的意见,谁

    也无权不让别人说话。

    但对于刘秀的这道诏书,我认为不仅有意思,而且很重要——它是刘秀称帝后第一次面向全国发布政策性

    文件,而且带有他为人治政的鲜明的风格特点。

    这道诏书很简练,为了便于大家琢磨,不妨照录如下:

    “更始破败,弃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冗道路。朕甚愍之。今封更始为淮阳王。吏人敢有贼害者,罪同大

    逆。”

    这道诏书用词平易,洗练流畅,主要说了这样几个意思:

    一是对于更始失败、妻离子散,我刘秀不计前嫌,表示同情和怜悯。我本来就是胸怀宽广的人。

    二是更始丢掉职务、当不了一哥,我封他为淮阳王。现在的一哥是我,普天下所有的干部都由我来任免、

    我来管理。

    三是任何人不能加害更始,否则罪同谋反,我一定好好收拾他。

    刘秀说这些,刚柔相济,既表明自己君临天下的仁者之心,也表明自己对不臣之徒绝不会心慈手软。

    他既是说给更始听的,更是说给赤眉以及各地地方势力听的。

    大家稍候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刘秀是怎样对待刘玄和他的家人的,以及他又是怎样收拾赤眉的,就会发现,

    他言必行、行必果,既不虚伪、也没有做秀。

    当然,这时候刘秀广揽人心的思想工作,绝不是说说而已,他从长计议,已经、也正在采取多种措施。

    趁着洛阳战事胶着不下,我们不妨举个例子。

    比如,他选拔卓茂做太傅,就是在昭示自己的用人施政理念。

    太傅是个很重要的岗位,地位在司马、司徒、司空三公之上,主要职责是辅弼皇帝、参与朝政,掌管国家

    军政大权。

    换句话说,这是个比丞相(大司徒)还大的官儿,相当于副皇帝兼秘书长。

    也正是由于这个职务太重要,很多精明的皇帝只是把它拿出来亮一下,就收起来了。在东汉一朝,刘秀和

    他的当一哥的子孙们,一登基就选一个人干这活儿,而一旦这个人一挂,他们就把这个位子也挂起来再不让人

    去碰。

    对此,《后汉书》是这样记载的:

    “世祖以卓茂为太傅,薨,因省。其后每帝初即位,辄置太傅录尚书事,薨,辄省。)

    这确实耐人寻味。

    我们说,在一定程度上,政治就是人事。

    刘秀在战事胶着的百忙之中,高调、破格提拔卓茂,也与他刚才发的第一道诏书一样,主要是一种政治姿

    态和动作,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在这个污浊的乱世,卓茂无论品德还是才学、无论为人还是治政,都堪称完人。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城人,跟刘秀算是老乡,长刘秀40多岁。

    他出身高干家庭,祖父、父亲都曾官至太守(父祖皆至郡守)。

    早在西汉元帝时,他就到长安太学学习,师从博士江生。

    他学习刻苦,文理科兼修,除了钻研《诗》、《礼》,还钻研算学、历法。

    他学有所成,还没有找到工作时即成为国学大师。

    (究极师法,称为通儒。)

    他不仅学问高,而且极为注重品德修养,讲究礼节,正派敦厚,与人为善,心胸宽广(性宽仁恭爱)。

    他的老乡、同学、朋友,包括那些性格、脾气、志向跟他不同的,都很尊崇他,喜欢和他交往(皆爱慕欣

    欣焉)。

    一个能被各种各样的人尊敬的人,是很不简单的,特别是在西汉末年和新莽时期,那种道德沦丧的社会环

    境和尔虞我诈的政治生态之中。

    卓茂大学一毕业,就被推荐为丞相孔光的秘书。

    孔光是哀帝的丞相,又是公认的大儒,可以说是既位极人臣,又学冠天下,深受皇帝、太皇太后王政君、

    权臣王莽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敬重。

    就是孔光,也对卓秘书的为人处事极为敬重,把他当作长者看待。

    (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

    后来,卓茂还被推举为黄门侍郎,直接为皇帝服务。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被任命为密县(今河南密县)县令,主政一方。

    卓茂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最优秀的县长之一。

    他爱民如子,勤于公务,推行仁政,举善而教,手脚干净,口无恶言,各方面工作做得都好。

    他在密县任职期间,老百姓安居乐业,生产发展,社会进步,路无拾遗,夜不闭户。

    平帝时,有一年发生蝗灾。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庄稼草木全部吃光,老百姓苦不堪言。

    卓茂未雨绸缪,发动全县干部群众采取各种措施抗蝗、灭蝗,收到了奇效。所以,当时周边数十个县都深

    受蝗害,唯独密县独完。

    总之,他确实是一个想为老百姓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自己又不出事的好干部。

    由于卓茂实在太优秀,不,应该是杰出,朝廷提拔他进京做官。

    密县的父老乡亲实在舍不得卓县长调走!

    在卓茂离开的时候,密县父老几乎是全部出动,大家泣不成声、依依不舍地一路为他送行。

    (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

    一个干部,如此得人心,老天爷都应该高看他!

    一个干部,能得到老百姓这样的拥护,还有何求?死亦何惜!

    说到这里,我们再看看王莽、更始的那些“劣币”,他们干脆自己掌嘴算了。

    但是,卓茂这次上调进京的时候,正值王莽在做篡汉的最后几个动作,朝野的政治生态和人心向背大家都

    知道了。

    卓茂不耻与王莽为伍!

    他借口身体有病,辞官回到自己的家乡(以病免归郡),不愿再出任公职(不肯作职吏)。

    刘玄的更始王朝开张的时候,任命卓茂为皇帝办公室副主任(侍中祭酒)。

    卓茂跟着更始派来接他进京的使者一起来到长安。

    但是,他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根据一路上的见闻,又到京城实地一看,断定更始王朝虽然开张不久,但

    政治混乱、人心离散,难以持续发展。

    于是,他借口自己年老力衰,再次辞官回归故里。

    (知更始政乱,以年老乞骸骨归。)

    卓茂,一个德高望重、能力卓越、经验丰富,而又骨格清奇的人!

    他入仕如夏花灿烂,出世如秋叶静美,无论做人、还是为官,都接近完美!

    迭经世事变迁,他是灰暗天空的一轮明月,他是人格沙漠中的一池清泉!

    刘秀刚登基时,就立即派人寻访卓茂,想请他出来做官。

    现在,刘秀驻扎河阳指挥打洛阳,卓茂前来拜见。

    (时光武初即位,先访求茂,茂诣河阳谒见。)

    刘秀立即诏告天下,任命卓茂为副皇帝兼秘书长(太傅),封为褒德侯。

    这道诏书说,前密县县令卓茂,修身自律,品德高尚,能力卓越,名冠天下,应该享受天下最高奖赏。现

    在任命他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两千户,赐几杖、车马、衣服,棉絮500斤。

    与此同时,刘秀还把卓茂的两个儿子提拔到中央机关工作:任命他的长子卓戎为太中大夫,次子卓崇为中

    郎、给事黄门。

    刘秀这样高调重用卓茂父子,在政权草创、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给与重赏,甚至连他们爷儿几个的生活、办

    公用品都准备好,就等于向天下明明白白地宣布自己的政策导向和用人导向。

    一位伟人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一切的。他还说,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

    我们可以引申说,要把皇帝的工作干好,只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环节就行了:一是拿好主意,二是用好干部。

    好了,在攻打洛阳的激烈的战斗中,刘秀就刘玄的问题发布命令,高调安排对卓茂父子的人事任命,其实

    都是政治攻势。

    与此同时,刘秀还部署了对洛阳的间谍战。

    古往今来的间谍战都是惊险刺激的,但很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无法知道刘秀这次对洛阳用间的详细

    情报。

    我们只知道,朱鲔手下的一个负责防守洛阳城东门的副将被刘秀策反了。

    这个副将与刘秀的扬化将军坚谭约定,打算择机开门献城。

    (朱鲔别将守东城者为反间,私约谭晨开上东门。)

    顺便介绍一下坚谭。

    他是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字子伋。

    坚谭本来在郡县机关上班(为郡县吏),刘秀出差河北时,他经人推荐,得到刘秀的召见,被留在刘秀身

    边。

    他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

    一开始,刘秀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当秘书(主簿),后来,又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表现,先后提拔他为偏

    将军、扬化将军。

    他将来还有精彩表现,以致名列云台28将之列。

    一天清晨,朱鲔的这位副将悄悄打开洛阳东门,坚谭和建义大将军朱祐率兵趁机而入。

    但是,不知是消息走漏还是什么原因,朱鲔闻讯立即亲自率众赶来,与刘秀的将士展开恶战。

    战斗十分惨烈,双方都死伤了很多人。

    直到早饭时分,坚谭、朱祐支撑不住,退出城外。

    (杀伤甚众,至旦食乃罢。)

    大家注意,刘秀这边率军进城的坚、朱两位将军,一个是他的前秘书,一个是他的亲戚、同学兼前护军,

    可见这次行动具有极强的机密性,而且准备充分。

    必须说明的是,双方的这次当面对决,虽然表面看来打个平手,都没占到便宜,但对双方的高层影响很大。

    朱鲔十分矛盾,他既感到自己内部不稳,不得不加强戒备、提高警惕,又觉得如果这样下去,要想长期守

    着这座孤城也确实很难。

    刘秀看到自己奇正并用都未能奏效,自己的部队进城了又被赶了出来,也认为光靠硬来未必就是上策。

    于是,刘秀转变思路,决定派岑彭劝降朱鲔。

    关于岑彭,他是我们的老熟人了。刘秀派他出这趟差,除了因为他能干,对刘秀忠诚,还因为他原来在刘

    縯被害后,一度做过朱鲔的校尉,与朱的私人关系还不错。

    后来,岑朋担任过更始王朝的淮阳都尉,也是朱鲔推荐的。

    岑朋受命来到洛阳城下,邀请老领导朱鲔出面说几句话。

    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对话。

    两位老朋友相见,朱鲔在城头,岑彭在城下。

    世事无常,昔日的上下级,现在是疆场搏命、各为其主的对手。

    哥儿俩互相道了礼节,问寒问暖问疾苦,讲讲自己的忙碌,开了几个玩笑,就像在下馆子、喝茶,根本不

    是在血肉横飞的战场。

    (鲔在城上,彭在城下,相劳苦欢语如平生。)

    寒暄一番,热了场子以后,岑彭趁机劝说老领导:

    “我过去有幸跟随您干,也承蒙您的推荐提拔,老是想找个机会报答您。现在赤眉军已经占领了长安,更

    始王朝也几乎被‘三王’搅和散了。皇帝(指刘秀)承受天命、顺应民心,已经平定和控制了燕、赵、幽、冀

    之地,可以说是百姓归心、贤俊云集。现在,皇帝亲率大军来打洛阳,天下大势,已经离更始远去了。您现在

    还固守一座孤弱之城,还有什么意义呢?”

    岑彭的这番话,应该说是推心置腹、入情入理,而又不卑不亢,朱鲔听了也深以为然。

    大家可能也发现,在更始诸“劣币”中,朱鲔成色稍好一些。

    在更始王朝开张之初分肥时,唯独他拒绝接受王位;目前更始大势已去、刘秀如日中天,他仍然固守城池

    ,这都至少说明他的成色至少比李轶、张卬之流好得多。

    眼下听了老部下的一番话,朱鲔十分感慨,道出了自己的苦衷:

    “当年大司徒(指刘縯)被害时,我参与其中。萧王(指刘秀)北上时,我又劝更始不要放虎归山。我知

    道自己罪过太大,很难得到萧王的谅解。”

    朱鲔说的也是心里话。是啊,刘秀怎么会原谅我呢?!

    他大哥被黑,我参与挖坑。他要另起炉灶,我又使绊子。现在又对决几个月了,我们双方的手下早已杀红

    了眼。

    再者,刘秀表面波澜不惊,其实内心机谋深奥,他要想算计我,不会太费劲儿。

    我不是不想投降,也不是不敢投降,而是怕投降后刘秀跟我算旧账。投降了也是被砍,不投降大不了战死

    ,还落下是个爷儿们形象。

    听到朱鲔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岑彭只好回营,把情况如实向刘秀作了汇报。

    (彭还,具言于帝。)

    刘秀听了汇报,立即表态:

    “我们做大事,不能计较小恩怨。现在朱鲔如果投降,仍然可以保留官爵,怎么会杀他?滔滔黄河水在此

    作证,我决不食言。”

    (夫建大事者,不计小怨。鲔今若降,官爵可保,况诛罚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

    岑彭得到刘秀的答复和保证,连忙又去找朱鲔,哥儿俩接着谈。

    仍然是一个在城头上,一个在城墙下。

    岑彭把刘秀说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朱鲔。

    朱鲔真正动了心,但还唯恐不保险。我老朱出来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就见惯了尔虞我诈、笑里藏刀。

    特别在这乱世,忽悠死人一般是不偿命的。

    我还是留心点儿好!

    于是,他就安排人从城上垂下一根绳索,对城墙下自己的老部下说:

    “你说的要是真的,就拉着绳索上来吧。”

    岑彭毫不犹豫,拉起绳子就要往上爬。

    朱鲔见老部下确有诚意,立即口头答应投降。

    (彭趣索欲上。鲔见其诚,即许降。)

    按照跟岑彭商定的方案,5天之后,朱鲔率亲随乘轻骑来到城外岑彭的军营。

    出发前,为了防止万一,朱鲔对手下将领作了周密部署:

    大家一定要坚守等待,我先去探探路,如果我回不来了,大家就率领大部队去轘辕(今河南巩义西南),

    投奔郾王尹尊。

    朱鲔此行,多少有点儿悲壮。

    岑彭在自己的军营里,设宴款待了朱鲔一行。毕竟同事一场,虽然不久前打得头破血流,但现在大家很快

    又是兄弟了。

    人生悲欢离合,实在如戏剧一般。

    接下来,朱鲔让人把自己捆上,在岑彭引导下,前往河阳拜见刘秀。

    在河阳,刘秀热情接见了朱鲔,亲自解开他身上的绳索,又对他好言劝慰一番。同时,刘秀安排岑彭,连

    夜护送朱鲔回洛阳城。

    (帝即解其缚,召见之,复令彭夜送鲔归城。)

    次日晨,朱鲔率领全部将士出城,正式投降。

    刘秀并没有食言,立即任命朱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

    这样,洛阳问题和平解决。

    刘秀一直没有毁弃自己对朱鲔的承诺,后来还把他调任少府,专门主管朝廷的后勤供应,也是位列九卿的

    高级干部,而且爵位世代相传。

    (后为少府,传封累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