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年9月,赤眉再次打进长安,把老巢设在未央宫北面的桂宫。

    这时候的赤眉,早就没了年初离开时的威风,又饿、又累、又狼狈,又气、又急、又疯狂!

    他妈的,我们吃什么?!

    他妈的,老子累死了!

    他妈的,几十万兄弟説没就没了!

    ……。

    赤眉确实疲惫不堪了。

    半年多来,哥儿们一大帮到处跑,也不容易。

    大家虽然可以胡来、可以放纵、可以欺负人,但ding严寒、冒酷暑转战几千里,有的饿死了,有的冻死了,

    有的累死了,有的被敌人揍死了,怎么也不能説划得来。

    百十万人出去,只回来一xiǎo半,怎么説也划不来!

    更要命的是,大家转了一圈儿,除了丢掉几十万哥儿们的性命,并没有筹集到什么粮食!

    还有,这剩下的几十万哥儿们回到长安,没有粮食,老百姓已经被欺负多少遍了,就是没人来打,自己饿

    也饿死了!

    长安早就被大家糟蹋过了,哥儿们就是心再黑,也没有多少戏可唱了!

    恼人,实在恼人!

    赤眉狂徒们这次进长安,表面上看起来是打败了邓禹、取得了胜利,其实是自己钻进了死笼子。

    説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起一部热播电视剧里的一句经典的话,就是: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我不能説邓禹的撤退是胜利,因为他确实是被赤眉打败、不得不放弃长安的。

    但是,赤眉这回对长安的再次占领肯定是个失败,因为他们是走投无路才钻进这个死笼子的。

    大家不妨来看看长安周边的形势。

    长安城的东、北、西三面,均有邓禹的部队占据要津。

    必须説明的是,邓禹眼下虽然败给赤眉,但这是邓禹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安排所致,他手下刘秀的汉军(因

    刘秀已称帝,故称,以后不再説明)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还有一种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刘秀一旦更换上更生猛的主帅,或者邓禹抖擞如前,这支汉军其实

    是很可怕的。

    邓禹近来状态不好,我们也搞不清楚原因。

    大家可能还记得,邓禹出这趟差之前,我们曾帮他分析,由于他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前面两个对手赤眉

    和更始旧部打仗不论套,他要想不辱使命,一要争取人心,二要把兵用活。

    目前看来,他争取人心的工作做得不错,但打起仗来动作就太拘谨了。

    至于长安的南面,军事形势十分险恶,政治玄机更加诡谲,已经远非赤眉草莽所能思议。

    既然话説到这儿,我们就不得不仔细交待清楚了,一来这种复杂的局势很重要,把几个名人都绕得稀里糊

    涂的,二来我们要是不细説,大家可能都会一头雾水。

    这时长安南面有三支力量:刘秀的堂兄、汉中王刘嘉,汉中的军事个体户延岑,更始的柱功侯、大将军李

    宝。

    刘嘉是熟人了,他自幼是个孤儿,被刘秀的老爸收为养子抚养成人,曾经与刘秀一道在长安太学里求学。

    舂陵刘氏扯旗反莽时,他积极参加,为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埋葬王莽政权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所以也是个老同

    志了。更始王朝开张时,他即被封侯拜将,直至汉中王、扶威大将军。他设国都于南郑(今陕西南郑东北),

    拥兵数十万,是典型的地方实力派。

    刘嘉与刘秀兄弟情同手足。刘秀在河北发展时,他总想帮一把,目前刘秀手下的得力干将贾复、陈俊就是

    他推荐去的。

    延岑是南郑人,王莽末年趁乱起兵,曾一度占据汉中一带。更始王朝开张那年,刘嘉率军在冠军(今河南

    邓县北)把延岑打败,并收降了他。

    所以,他还算是刘嘉的下级。

    延岑本来是个绿林流寇,想在乱世赌一把青春。

    但他的德才远不如刘秀、邓禹、冯异等人,凶残也不如赤眉悍将。史称他和手下奔驰抢掠象盗贼一样,但

    又比起赤眉来稍有纪律,当然,与刘秀的仁义之师又不可比。

    也就是説,老延作为一个军事个体户,虽然野心勃勃,但在这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治军行事没有多少自

    己的特diǎn,没有多少自己的个性,因而不大被人注意,在历史上没有多少名气。

    李宝是更始旧部,感情上、关系上与刘嘉较近一些,拥兵一方,想找仗打,是一个想开发大项目的政治军

    事投机商。

    延岑不老实。

    就在邓禹在长安附近腾挪转移时,他起兵攻击自己的上级刘嘉,很快占据南郑,控制汉中,刘嘉被迫败走。

    老延一不做二不休,稍稍站了站脚跟,就立即进军武都(治今甘肃西和南)。

    但是,他在这儿遭到赶来支援刘嘉的李宝的打击,败给了李宝。

    于是,他逃向天水。

    (岑遂定汉中,进兵武都,为更始柱功侯李宝所破。)

    正在这边打成一团的时候,割据成都的公孙述想浑水摸鱼、扩大势力,立即派将军侯丹出兵,攻克了南郑。

    刘嘉的老窝被端,很不甘心,就收拾残部,算算竟有数万之众。

    他聘请李宝为丞相,以武都为根据地,出兵收复南郑。

    李宝与公孙述是有旧仇的。

    公元24年,更始王朝还没有散伙,看到公孙述在成都坐大,就派李宝和益州刺史张忠率军讨伐。

    在绵竹,李宝遭到公孙述的弟弟公孙恢的阻击,惨败而回。

    绵竹之役,更始王朝和李宝颜面尽失,却使公孙述威名大震。

    当然,这也大大刺激了公孙述的政治。于是,公孙述立即称王建都。

    但是,这次,刘嘉、李宝出师不利,败给了侯丹。

    没办法,刘嘉、李宝只好退兵河池(今甘肃徽县西北)、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

    刘嘉满腔怒火:不能收回老窝,又败得灰头灰脸。

    于是,他就立即转身再找延岑开打。

    老延打不过自己的上级,只能跑。刘嘉穷追不舍,在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又把老延痛扁一顿。老延很

    狼狈,东撤到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北)。

    説到这儿,大家可能都明白了,这时候的长安周围,已经是战云密布、玄机重重、一团乱麻。

    躲在城里没有粮食吃,城外其实就是一个包围圈,赤眉十分郁闷。

    为了避免被扪死在长安,赤眉觉得必须突围。

    于是,他们派左大司马逄安率10余万大军,出城去撕包围圈,突破口选在屯踞杜陵的延岑。

    邓禹虽败,但队伍还很整齐,刘嘉怎么説也是汉中王,那就只有先拿延岑开刀了。

    延岑不光没有名气,实力也不强,现在正被刘嘉撵着打,也正是最好欺负的时候。

    这儿顺便补叙一下,刘嘉这时候反正是豁出去了,打起仗了十分生猛。赤眉也不是不想对他动手,只是怕

    动手了却占不到便宜。

    刘嘉在陈仓一带痛扁延岑时,赤眉认为应该乘人之危,就派出大将军、投降来的原更始邓王廖湛,带领18

    万大军进攻刘嘉。

    大家过去虽然是同事,但此一时彼一时也,世道太乱,各有所为嘛。

    刘嘉目前状态很好,虽然手里的兵力明显少于廖叛徒,但他毫不畏惧,勇敢迎敌。

    在谷口(今陕西淳化南),双方展开激战。

    刘嘉身先士卒,亲手杀了廖叛徒,大获全胜。

    获胜之后,刘嘉率军北上云阳一带,一边休整,一边筹集粮草。

    就是在这儿,他与邓禹有了接触。

    刘嘉见到邓禹就象见到刘秀,很想合作,不,就目前的形势看,准确地説应该是归降。

    但是,丞相李宝劝他别急,先观察一段形势再説。

    (劝嘉且观成败。)

    这样,邓禹、刘嘉都不好打,捏柿子先捡软的,就只能打延岑了。

    对!打延岑!

    周边都是对手,只有老延是个软柿子,就捏他了!

    説到这儿,我想提示大家一位伟人説过的两句话,第一句是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第二句是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

    这两句话都是説一定要分清敌友,前者説重要性,后者説方法。

    第一句事实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凡是有斗争就必然有敌人、有朋友,看清方向、分清敌友是极其重要的。

    而第二句交待方法的话则意气用事了,太绝对而不科学,很多实事证明不好使。

    现在,赤眉显然没有机会学习这位伟人的语录,只知道吃饭重要,而不知道分清敌友同样重要,特别是在打仗

    的时候。

    更要命的是,赤眉不光不知道如何在环城虎视的敌人中如何分清敌友,最大限度地团结朋友、壮大统一战

    线,同时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真正的敌人,他们还天真地认为,敌人也和自己的水平差不多。

    无数事实证明,谁要既不知己、也不知彼,趁早不要出来混。

    赤眉认为,什么敌人朋友,什么统一战线,那太专业,我们只认拳头,只知道要吃饭!

    打吧!

    逄安带着出差的,都是赤眉最能打的伙计。而在长安城里留下的,多是老弱病残。

    邓禹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觉得长安城里防守空虚,就率军偷袭,竟然一度得手,打进了城里。

    不过,很不幸,他还没有来得及庆祝一下,就赶上赤眉右大司马谢禄带救兵赶到。还説什么,打吧!反正

    大家早就撕破脸、打破头了。

    经过一番激战,邓禹大败,再次被打出长安。

    这时的邓禹十分狼狈,打了败仗,还缺少给养,部队不得不以野菜、野果为食。

    (军士饥饿者,皆食枣菜。)

    赤眉虽然在长安打跑了邓禹,出差在外的逄安却被李宝、延岑联手狠狠地涮了一把。

    当逄安率重兵出长安时,延岑和李宝握手言欢了。

    还是那句话,这世道太乱,为了扁人和避免被扁,大家就现实一diǎn儿吧,根据眼前的情况随时变化,该翻

    脸就翻脸,该做哥儿们就做哥儿们。

    现在,老延与李宝联手抗击逄安。

    在杜陵,双方展开激战。

    延、李合计兵力数万人,逄则10余万。

    结果,逄安大获全胜,不仅灭了延、李联军1万多人,还收降了李宝,打跑了老延。

    (岑等大败,死者万余人,宝遂降安,而延岑收散卒走。)

    但是,这时逄安犯了赤眉习惯性的错误,就是头脑简单,不能、也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没有考虑到,假如李宝是个一战即降的人,刘嘉岂能重用他为丞相?!

    很快,逄安就为自己的简单买了单。

    他打败延岑、李宝,并且打跑前者、收降后者,怎么説也是个大胜。

    但是,他与其他赤眉高干一样,并不懂得一时的占领和撤退根本不能説明什么,他很高兴,也很忘形。

    老延当然很伤心。这一阵子,他老吃败仗,遇谁都败,实在无法高兴起来。

    正当他收拾残兵败将忙于逃命的时候,突然有人跑来送信:原来是李宝派来的。

    李宝以刘嘉的丞相之尊,身陷敌营还能派出人来送信,説明他不光敬业,还很有办事能力。

    来人对老岑説:

    “请你别泄气,继续跟逄安打,你要是打回来,我从内部策应,里应外合,一定可以大败敌人。”

    (子努力还战,吾当于内反之,表里合势,可大破也。)

    老延听了精神为之一振,这太好了!于是,他立即整理队伍,回身就去向逄安叫阵。

    逄安脑子一热,并没有多想,马上率手下倾巢出动,要灭老延。

    你他妈的延岑不想好了,还没挨够?你是我手下的败将,还敢回来找死?

    逄安孤注一掷,想一举把老延干掉。

    (岑即还挑战,安等空营击之。)

    当然,逄安头脑简单,即使做的梦也简单,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并非老延一人。

    老延有了李宝的话,自然心中有数,就拼命跟他对决。

    一边傲气冲天要灭手下的败将,一边胸有成竹要报仇雪恨,双方摆开架势大干起来。

    双方直打得天昏地黑,逄安累了,就招呼手下回营歇歇。

    谁知,回头看时,大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军营中的旗帜全变成了白色!

    大家本来已经精疲力竭,见此情景大惊失色:他妈的,怎么了?!

    这是李宝的杰作。他趁逄安光知道跟老延对打,悄悄在后面把赤眉旗帜全拔了,换上了白旗。

    这是号召大家投降的旗帜。

    逄安的10多万大军都惊慌失措:他妈的,我们被包围了!

    前面是打红眼的对手,后面是卯足精神的强敌,怎么办?跑吧!

    接下来便是古今中外军事史上极为罕见的杰作:

    逄安的10多万赤眉军惊恐万状,四散逃命,绝大多数慌不择路跳了陡峭的悬崖或者湍急的河流,死了。

    逄安本人也狼狈极了,仅带着数千人跑回长安。

    《后汉书》是这样记载这个场面的:

    “安等战疲还营,见旗帜皆白,大惊乱走,自投川谷,死者十余万,逄安与数千人脱归长安。”

    这个场面真的有diǎn象热汤浇了蚂蚁窝。

    什么是最战争?什么是最高明的战争?

    孙子説的好: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就是不怎么动手就把人给收拾了。

    李宝在这儿就是这样。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説,这场打斗都应该是中国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很遗憾,由于几个主角都没有什么名气,这场打斗被喧嚣而浮躁的历史烟尘所掩盖。

    但是,如果谁愿意探究历史真相,是不难得出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