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

    “站住”

    燕风正跟着小校往驻扎的校场而去,忽然闻得一声急喝。连忙转头,却见一位文官打扮的官吏向燕风一行人走来,顿时心中一紧。

    而小校见的来人,赶忙上前拜道,“见过辛大人”

    原来来人正是韩馥的手下的侍郎辛评。辛家现在是邺城,也是冀州的大族。在魏郡一带很有势力。而辛评本人也是名士,很有才华。作为邺城现在的最高长官,领邺城太守,负责城中的所有政军事件。

    刚才正在例查的他,无意间瞥见了燕风,顿时就觉得此人不简单。在想旁人讯问后,便觉得有蹊跷。于是叫住了燕风一行人。

    “见过辛大人”燕风虽然还不知道来人是否识破自己的身份,但还是躬身行礼道。

    “你是何人?”辛评问道。

    “他是这次运送粮草的主官。”不等燕风答话,站在辛评身旁的小校便抢先介绍道。

    “是的,小的便是这次运送粮草的的小校。”燕风躬身道。

    “哦?”辛评轻应了一声,便开始打量起燕风,越看越觉得此人,气质非凡,并非常人所有,肯定不会是一个运粮小校这么简单。而后有观察燕风左右,一眼便看到了典韦,心中一惊,看着典韦道,“你是他的护卫?”

    “是”典韦瓮声答道。

    ‘坏事’燕风心中咯噔一下,早知道就不应该带着典韦,当然并不是全因为他的心中口快,而是典韦的气势体魄,着实不像一个小兵。

    “哼,你究竟是何人?”辛评冷笑道。

    怎么办?燕风脸色一变,动手?自己的大军现在还在邺城三十里以外,要等到天黑后才会到达。自己凭借手中的三千士兵,是否能够守住一门不失?这是一个很难判断的问题,而且即使守住了,这三千将士会剩下多少?燕风实在不想自己的这三千河东精锐再损失惨重。

    而典韦,廖化也紧握兵器,看向燕风,随时准备动手。形势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千钧一之刻,燕风灵机一动,冲着辛评一拜道,“先生果然慧眼如炬,在下有礼了,至于在下的身份,此处不宜泄露,还请先生见谅”

    礼数周全,气势非凡,可能是世家子弟,辛评心道,拱手一礼,又道,“既如此,公子不妨往寒舍一行,如何?”

    “这…”燕风犹豫了一下,道,“那在下就打扰了。”

    于是,燕风交代了廖化一些事情,跟便随着辛评去了辛家。一路上燕风绞尽脑汁在想着自己怎么圆谎,对辛评的一些客套,也是尽量礼貌的回应着。

    不多久,便到了辛家。一座颇有文雅之气的府院。院中,虽然也有亭台楼阁,但是却丝毫没有富贵人家的那种奢靡之气,反而有一种浓浓的书香之气。

    穿过走廊,燕风被奉成了贵宾一般,进了主厅。

    待主宾落座后,燕风施了一礼,道,“在下姓秦名风,字子俊,祖籍幽州,因避祸乱,暂居于陈留,不日前在张太守的手下谋得一职,准备为国效力,此次特被张大人派来运送粮草。”

    “原来是秦公子。在下辛评,字仲治。”辛评淡淡的回礼道。

    燕风知道,如此说肯定打消不了他的猜疑,于是又说道,“家父身前与蔡邕先生相交甚厚。此次前来本想投奔,不料洛阳已生大变。所以…”说完,燕风便谈起摇摇头,一脸的无奈。

    “哦?公子原来是蔡邕先生故友之子,在下刚才失礼了。”辛评闻言,立即起身施礼道,“还请公子莫怪。”

    蔡邕是当代大儒,擅于书法,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天下闻名,其故交之辈定然也是学识渊博之人,所以辛评才会如此。

    “先生无需如此,”燕风连忙起身还礼道,“如果先生不嫌弃,叫在下表字即可。”

    “如此甚好,子俊请坐。”辛评是将近三十的人,而燕风只有二十,辛评直接称呼燕风表字并无越礼,所以,辛评也没有觉得不妥。

    随后二人又谈了些文学见识。辛评以为蔡邕故友之子,定然文学见识非凡,便一直跟燕风谈及。

    这倒苦了燕风,文学方面,自己不会弹琴,也不会唱歌。至于诗词歌赋,脑海中最多的还是唐诗宋词。这要是‘作’出来,非得被人耻笑不可。他可不一厢情愿的认为,汉代的人会轻易接受几百上千年以后的东西。

    不过,好在燕风对历史比较熟悉,便总是往历史名人、事件上带。彰显自己见识渊博的一面。到是让辛评大为佩服。

    转眼间,残阳已斜。

    辛评安排了宴席,打算留燕风过夜,毕竟在军营中住宿远不如在厢房中睡的安稳,舒适。燕风本想拒绝,却敌不过辛评的热情,只好作罢。

    宴席间,辛评特意引荐了一些邺城名士,燕风都一一见礼,详谈甚欢。值得一体的是,便是辛评的弟弟,辛毗,三国时期一个有胆有识的治世之才,他能够洞察时势,深谋远虑,性情耿直坦率,刚正不阿。

    二十三四岁的模样,正是意气风的时候,与年龄差不多的燕风一见如故,硬是扯着燕风谈东谈西,谈完了文学见识,谈政治国事。让燕风无奈之极。

    直到夜已深沉,宴席才结束。

    …

    厢房中。

    燕风好不容易借着‘困乏’的说辞,才将辛毗送走,就仰面躺在床上长长呼了一口气,这叫什么事?自己不是来袭取邺城的吗?怎么现在却住在了邺城太守的家里?真是搞的自己有些莫名无奈。

    不过所幸也是有些好处的,最起码自己结识了不少邺城的世家豪族人士。或许以后对自己有些帮助。

    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曹操执掌天下大半江山,却为何致死也不敢越雷池一步?称帝加冕?

    他害怕么?不敢么?这当真是个笑话。

    曹操之所以不称帝,最根本的便是世家豪族的反对。

    为何?因为曹操想建立一个‘唯才是举的非士族政权’,不想走东汉的老路。所以,世家豪族们会反对他。

    直到后来他的儿子,曹丕推出了个九品中正制,才得到世家豪族的支持。

    …

    “将军?”

    “恩?元俭,进来吧”燕风闻声,坐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衫道。

    “吱~~”的一声门响,廖化便走了进来,冲着燕风行了一礼,说道,“将军,兄弟们都安排好了,今夜~~”

    “按原计划行事,”燕风明白廖化的担心,说道,“这次由你亲自带军攻打南门,另外…”

    ……

    当夜,夜色灰茫。

    南门,值夜守将仍是傍晚的那个小校,正在为自己不久前得到的粮食而兴奋不已,这次有够逛好几个月的青楼了。

    忽然…

    “站住,什么人?”小校突然现,街角处冒出十几人,厉声质问道。其他守兵闻得喊声也纷纷拔剑警戒。

    “原来是廖化老兄啊”小校见来人中领头的是廖化,顿时放松了警惕,高喊道,“廖化老兄,这么晚了不睡觉,来南门干什么?难道是特意来陪小弟的,哈哈”

    不过,回复他的却是廖化越来越快的脚步。

    “廖化老兄?”小校,见状有些奇怪的叫道,但是也许是由于邺城已经几年没有遭到袭击了,上次还是黄巾作乱的时候,所以,并没有第一反应过来,廖化是要夺取南门。

    直到…

    “信号!”廖化等十数人,已经‘冲’到了城门前,廖化低声喝道。

    顿时,一声尖锐的号角声,冲天而起,霎时间划破寂静的夜空。廖化等十数人分出了几人,向着城门而去,想必是为了打开城门,而廖化带着其余的士兵,迅的冲上了城梯。

    “杀杀杀…”

    还没等小校和守城的士兵反应过来,街角处,突然杀出,无数的士卒,杀声震天。

    “不好,是贼寇。”小校反应过来,以为是太行山的黑山军,凄厉的吼叫起来,“鸣号,快,鸣号求援。”

    “呜呜呜…”

    一时间,绵长的号角声,接二连三的不断响起。显然,守城士兵,还没有彻底反应过来,只是本能的遵从命令而已。

    ……

    辛府

    “什么声音?”已经熟睡的辛评隐约间听见号角声,骤然起身大声问道。不过,却没有人回答。

    …

    “主公!”门外,典韦的声音突兀的传了进来。

    “恶来啊,”燕风闻声说道,“你去后门,把我们的人放进来。”

    “诺”

    ……

    “杀杀杀…”

    正在城门上,血拼的廖化闻声,猛然抬起头来,只见,城门外,漆黑的夜色下,鬼魅的身影向着城门飞而来。

    廖化奋力的将手中的钢刀砍出,飞溅起一片血花,顾不得擦拭。廖化一边冲着,一边大声高喝着,“是孟达,是我们的援军,快,快随我去砍断缰绳。”

    “杀!”

    冲上城墙的河东军,呼喊着紧跟着廖化。

    ‘该死的贼寇,该死的廖化。’小校见着城门外潮水般急杀来的贼寇,嗔目欲裂,如果失了城门,那么不要说好不容易才的来的校尉一职,就是他自己也难逃一死。

    “守住,守住绞盘!”

    …

    凄厉的惨嚎声,越来越近的喊杀声,此起彼伏。

    绞盘附近,数名士卒守卫在旁边,执剑警惕的看着向绞盘杀过来的廖化。微微打颤的身子,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是一群新兵。没有经过任何战事的新兵。

    “杀杀…”

    城门下,随着震天的杀声,一阵箭雨,霎时间铺射而来。带起一阵惨嚎。不知是天意,还是偶然。一只羽箭正中绞盘附近的一名士兵的左腿。

    士兵惨叫一声,向着城墙垛口载了下去。紧急之刻,士兵的双手紧紧抓住了墙沿,才没有跌下城墙。

    饶是没有摔死,也让士兵心惊胆寒,冲着急忙前来搭救的士兵厉声喝道,“快,你他/娘/的快拉老子上去。快啊”

    来搭救的士兵,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怒气,待看清求救士兵面目时,眼中的怨毒之色瞬间大盛,趁着别人不注意,挥动手中的长剑,便贴着墙边削过。

    顿时数股鲜血飞溅,求救的士兵,惨叫一声,定格在他眼中的就剩下那狰狞的笑意。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是内奸,他是贼寇,快,杀了他!”

    士兵仇恨的喊杀声,为生存而拼死反抗的孤单身影…

    一时间,绞盘附近出现了一阵混乱。

    然而正是这阵混乱…

    ……

    【如果您记得的话,这两个士兵,似乎是似曾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