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历来是鱼米之乡,家家户户世代植桑养蚕,因地处太湖周边,气候温湿,水质优良,桑叶生长特别茂盛,孕育出了只有在这块土壤上才能生成的一种优质蚕丝——辑里丝

    用辑里丝制成的衣服,柔软、亮泽、耐用,在历史上,当地除了要供应历代朝廷之需,它还是英国、法国上流社会贵族妇女的最爱,是她们日思夜想的上等奢侈品。因为这种丝织品不仅色泽鲜亮,而且拉力好,弹性足,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海外市场的抢手货,平均每年的销售达到六七万担。

    说到辑里丝,便离不开后来闻名一时的南浔张家。

    上海开埠那年,一个名叫张颂贤的年轻人,从家门口的丝行埭,摇着装满辑里丝的船只进入大运河,再沿着太湖和苏州河摇啊摇,在一个落日余晖的黄昏,载着满船的生丝和少年人的雄心壮志,缓缓的摇进了上海滩。那一年张颂贤26岁。

    以前张颂贤是低价从乡下蚕农家里把蚕丝收购上来,加价后卖给前来南浔收丝的洋行买办,从中赚取差价。现在他自己打进了上海滩,在上海洋泾浜桥一带附设了自家的丝行,直接把蚕丝运到上海自己组织销货,这样可以省去很多中间费用。尤其是与洋行里的买办合作,上下联手做生意,消息更加灵通,张家逐渐垄断了从南浔到上海的生丝销售。从此,南浔张家由经营丝业开始,进而涉足盐业,房地产业,在短短几十年间便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名重一时的海上望族。

    ………

    光绪十六年的这个秋天,张颂贤的二儿子张宝善坐在自家的恒和丝行里面,满脸惊愕的望着自己对面,正神态悠闲的翻阅着账册的林启兆,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张颂贤一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宝庆一直多病,在光绪十三年便因病去世,如今张颂贤年老病弱,张家整个家业的重担便自然落在了二儿子张宝善的肩上。

    张宝善,字定甫,说起来在显赫一时的张家并不怎么显山露水,但是他的儿子张静江却是中国近代史上声名远扬的传奇人物。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孙中山称他为“二兄”,“中华第一奇人”。曾倾家资助革命经费,为孙中山反清斗争出谋划策。也曾经提供大量经费给蒋介石,并多次为蒋指点迷津,并亲赴广州向孙中山说情,使蒋获得黄浦军校校长之职。孙中山逝世后,他力挽狂澜,支撑危局,在担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代理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期间,为蒋介石获取党政军最高权力不遗余力,出谋划策,被蒋介石称为“革命导师”。

    能够养出这样的儿子出来,张宝善这个当老子的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张宝善自成年后便一直帮助其父张颂贤打理家族的生意,在生意场上也算是一把好手,可是这一次,他却结结实实的被这个比自己还年轻7、8岁的林启兆给晃花了眼睛。

    一个月前,林启兆找到张宝善,提出以高于市价10%的价格收购张家包销的全部生丝,有多少要多少。这是一个让张宝善非常心动甚至有些不敢相信的价格。要知道此时生丝的销售已经比不得过去了,虽然销量日渐增大,但是价格却一再下跌,在洋商的打压下很难卖出好的价钱。

    如今洋人地商行也越来越精明了。每年生丝大约在五月间上市。这时候各大洋行除了购进极少部分生丝维持缫丝厂地运转外。都处于等待观望阶段。很少有大宗地生意交割。而且这些年外国人也学得门槛精了。知道中国商场地规矩。三节结帐。年下归总。需要大笔头寸。有意想“杀年猪”。一直要等到快到年底了。各大洋行才会出手。以低价收购华商手里地生丝。因为生丝不能久存。放久了便会黄变烂。江南地商人们此时也只好接受洋人地价格。

    林启兆拿出如此优厚地价格也是有条件地。那就是林家只支付一半地资金。剩余部分等到明年开春再行付款。张宝善和林家打了多年地交道。知道林家是以钱庄起家地。底子还是蛮扎实地。对林家地实力和信用倒是不怀疑。但是毕竟数额过于巨大。哪怕一半也高达三百多万两银子。即便是张家一时之间也很难筹措如此多地资金进行周转。

    几番讨价还价。最后张宝善和林启兆达成协议。林启兆以高于市价7%地价格收购张宝善手中地生丝。生丝货款支付7成。剩余3成等到明年开春再行付款。以林家地钱庄作为抵押。

    这样一来。虽说价格低了一点。但是比起洋人地价格却是高了许多。而张家也不用垫付太多资金进去。相应地风险也小了许多。

    协议达成。双方签字画押。不仅张家在上海货栈里地全部生丝便归林启兆所有。张宝善还以张家在南浔地实力地位。收购了不少生丝转手卖给林启兆。这原本是让张宝善觉得再划算不过地买卖了。比和洋商做生意利润高多了。心里多少还有些过意不去。按照往年地行情。这些生丝放在林启兆手里。越往后面价格便会越低。看林启兆却是一副满不在乎地样子。让张宝善委实看不明白。

    然而不过一个月时间。整个江南地生丝价格竟陡然间暴涨。起因便是全国各地粮食普遍减产。朝廷有把桑田变为稻田地想法。据说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上地折子。而两江总督刘一坤似乎也是无可奈何。已经着手准备在一两个县份试着施行。

    消息传来,张宝善吃惊的差点把下巴掉在地上,这个林启兆莫非是神仙,能够未卜先知?

    能够未卜先知还不算可怕,可怕的是这个年轻人居然有如此大的魄力和手段,据张宝善得到的消息,现在整个江南大约八成的生丝都集中在林启兆手里。这简直太令人震惊了,林家虽然也是江南望族,但是要在短时间内调集如此巨大的资金,也是非常困难的,那可是至少有1500万两银子,林启兆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啊?

    而且,林启兆摆出这样的姿态来,那就是摆明了要和洋人较劲。当年红顶商人胡雪岩也是这么干的,可最后闹得来一败涂地家破人亡。这才刚刚过去不到7年的时间,这个林启兆莫非忘记了?倘若朝廷的风向忽然又转了过来,不搞那个什么改桑兴农的方略了,生丝的价格必定一泻千里,单是林启兆现在手里的这些生丝,就足以让林家几十年都喘不过气来。以林启兆不过是读过几年洋墨水,他怎么就敢这样不计生死不顾后果的做啊?

    但是有一点,张宝善还是看明白了,至少眼前,林启兆这一把是赌对了,丝价暴涨而且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生丝,洋人只能来找林启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洋商会出多高的价钱,而林启兆想要的价钱又是多少。

    然而还没有等张宝善开口询问,林启兆的一番话就再次彻底把他给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