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把握本经一个观念,《维摩诘经》的重点是不二法门的解脱,不二法门是无所谓出世入世、修道与不修道。

    佛与众生,本来已经解脱了,没有人束缚你。

    真得了解脱,就可以证得法身了。

    法身本自清净,如何能证得清净呢必须有解脱的般若。

    所以解脱、法身、般若是一体的。

    把握了这个重点,再来研究不二法门。

    这有个重点,在《金刚经》里,佛也提过这个问题,佛说:“所谓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一切众生本来自我解脱的,本来在道中。

    因为我们不能得解脱,《金刚经》最后提出结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怎么去观呢?

    本来是个大法,可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把它变成了小法了。

    把大止观变成了小止观,所以怎么观也观不起来。

    这个观是心观,心解脱了是正观。

    如何心得解脱?

    要般若正观,也就是正念。

    如何是非众生?

    他告诉我们非众生并不就是佛,反过来讲,众生即非众生,也无所谓佛不佛。

    有个佛的观念存在,就不是佛,又变成众生了。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

    行大乘菩萨道,怎么样看众生?

    我们学佛的人要先检讨一下,普通一提到众生这名辞,我们就想到猪牛狗马,或者别人。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是众生,对不对?

    这是我们常犯的错误,我们就是众生,这是第一。

    第二,行愿时犯的错误是,大家都知道要度众生,对于自己亲近左右的人,像是父母、夫妻、儿女、朋友,却非常怨恨,度不了自己身旁的众生,只有结怨。这是要好好反省的。

    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都是用众生,到玄奘法师就是用“有情”,甚至有的地方他连有情都不用,而是用“补特伽罗”──数取趣。

    我们看到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众生,就要参考玄奘法师的翻译。

    在梵文中,众生是指现象,就像是一盆花的花朵,而有情是指花的根,因为众生是因有情欲而来的。

    到后来,有时就把两种翻译连起来用,成了有情众生,就把这名词的意义表达了三分之二。

    不过还有一个意义没有包括:数取趣。

    所以在《成唯识论》还是用音译的补特伽罗。

    观众生就是观自己,自己观成了,再观一切有情众生。

    观是真实功夫,硬要止观做到了。

    例如小乘与大乘共同修法的白骨观和不净观,我几年来大声疾呼,我们在末法时代不要忘了佛的本法。

    白骨观和不净观真的修好了,显教各种的止观、各种定力三昧,密教的各种法门,就都通了,非常非常的重要。

    很多密宗画的佛像,脚下就踩着个死人骷髅,莲花生大士手里拿的就是骷髅杖,再不然普贤菩萨手上托的是天灵盖,就是要你先把基础的白骨观和不净观修好了,才能进一步修转化的法门。

    为什么讲到这里呢?修白骨观的人由一根脚趾头开始,把自己观成白骨的修法成就了,然后观一切众生都是白骨。

    这只是成就了初步止观的观,还没有到达真正大止大观的境界。

    到达白骨化光,连光也空,与虚空合一,才是白骨观的成就,这还是止观的初步。

    由此证得各种果位,是小乘的基点,化空以后,由此起行愿,一步一步走入大乘般若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