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就来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伴随着李白摇头晃脑的低吟声,那一个个丑字跃然纸上,也让周遭众人表情各异。

    这诗……何等气势浑雄,眼界开阔。

    这诗……何等文采飞扬,豪迈大气。

    这字……何等简陋扭曲,实在是丑到没有边际啊!

    这人……特么得是有多分裂啊,你有时间读书,就没时间练下字么?李家有钱啊,笔墨纸砚买得起啊!

    每个人都在震惊之中,竟然没注意到李白竟然在这里顿住,久久没有往下低吟,也没有继续挥洒他的丑字。

    不是记忆力出了问题。

    而是接下来这诗句本身又问题。

    岑夫子,丹丘生,是李白作诗时一起喝酒的朋友,现在写出来算什么?

    好吧,今天巧了,现场正好有个岑夫子,不过那是别人的老师,而丹丘生他还不认识呢,照着原著编出来,怎么解释?

    不管了,在犹豫下去,县令大人该认为他是个半吊子了,刘胜那憨货在诗里赤果果的拍县令马屁,自己总不能在最拿手的方面被比下去嘛。

    一念至此,下笔如有神。

    “岑夫子,赵大人,将进酒,杯莫停,”

    写到这里,不少人不自觉的看向正被脸色怪异的老夫子,又瞅瞅端坐椅上却不时伸长脖子瞥望的赵县令,这是在找两人劝酒咧。只是现在谁特么有心情喝呢?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呸呸呸,看到这句刘胜疯了,掐死李白的心都有了!这特么几个意思啊?今天是他在青楼请客,也算是主人了,这是在鄙视他穷么?老子请客喝酒的钱还是有的好不好?拿不出三十两金子,就是少钱么?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写完最后一行,李白把笔随手一丢,退后一步,冲着赵县令拱了拱手,垂头不语。

    好吧,这其实只是表象,其实他是眼球上翻,偷偷打量着这位县令大人的神色,心里暗自揣测着,这总能过得了关了吧。

    静,很静。

    李白写完的那一刻,早已经有人将宣纸吹干,送到了赵诚之的手上,只是这位县令大人久久没有言语,只是静静的欣赏着那如鬼画符般的宣纸。

    “等等,这,这也算是诗么?”很压抑,很郁闷的刘胜忍不住开口指责了句。

    这话一出口,换来赵县令冷冷一眼,身边的岑夫子下意识的抬手捂脸,另一只手拉了拉刘胜的袖子。

    “痴儿,此乃乐府古体诗,莫在妄言!”好吧,作为老师岑夫子还是称职的,任何时候不忘给自己的学生灌输知识。

    “额……”发出一声无意义,而且很尴尬的感叹,看到赵县令不善的眼神,刘胜很聪明的缩了缩脑袋。

    好在赵县令瞪了他一眼后,便将目光收回,重新放到了李白身上。

    “李太白!”

    “额?学生在呢。”

    “我问你,何谓钟鼓馔玉不足贵?”

    “啊?”李白茫然。

    “又何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嗯?这几句不好么?”李白依然茫然。

    “句好,诗也好,但我且问你,这诗中字里行间都透着你有大志向,却为何连谢试都不愿参加?难道是觉得这朝廷容不下你的志向?又或者是不愿与吾等为伍么?是朝廷对你不起?让你怀才不遇?否则你何来那万古之愁?!”赵诚之怒问道。

    这是诛心之问啊,李白有些懵逼。

    为啥这县令这么喜欢给人扣帽子呢?

    尼玛,又为啥历史上那个李白要那么苦逼,想当官总是当不上?写个诗都表现得这么明显?玩呢?早知道不抄自己的诗了……

    只是这话……不好答啊!直接说自己老子不让参加科举,这官能信不?

    “大人,您错怪我家少爷了!不是我家少爷不想参加科举,是我家老爷不让少爷参加科举!您不知道,就为了这事儿,老爷在解试那天便让少爷禁足,少爷就跟我家老爷大吵一架,只是父命不可违,便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天,今日精神才稍好了些,这才来这青楼想要排解一番,谁想到遇到这些事情。”

    身边丫鬟焦急的声音,帮李白解了围。

    小丫鬟不识几个字,没办法,这时代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嘛,像武后那样的女人自然还是少一些不较好,所以对于李白写的这首诗有多好,其中有多少郁郁不得志的情愫包含其中,她是没什么概念的。

    但县令问的问题,她听懂了,其中怪罪的意思,也听明白了,焦急之下,哪还记得尊卑有别?当即便喊出了声。

    “哦?还有此事?李白,果真如此么?”赵诚之皱起眉头冲着李白问道。

    “琴儿果然识眼色啊。”李白在心中暗自欣喜着,这话身边丫鬟说出来自然是极好的,比他自己解释可信度高了好几倍呢,当然脸上却是一副凄凄惨惨切切的悲戚模样,冲着赵县令一躬身,用委屈的声音道:“的确都是实情,我爹对考科举这种事儿,不太支持,做儿子的孝当第一,要听爹的话啊!”

    赵诚之微微颔首,只看那小丫鬟急切的模样,不似做假。

    那么一切都能解释的通了。

    为什么李白要在这青楼之上做出放浪形骸的样子,又为什么能做出这千古奇篇。

    心中有大志,却被自己亲爸限制了,不让他参加科举走上仕途,只要他安安心心做一个富家贵公子,这志向无法抒怀,理想无法实现,可不是只能靠饮酒麻痹?没毛病,半点毛病都没有。

    这得是可怜的孩子啊!悟性那么高,却生在商贾之家,便有万贯家财又有何用?一辈子便也就是个商贾之子罢了!可悲可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