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编当时压根不信,他浸淫古玩十多年,自诩还是有点眼光的。何况这幅明朝古画的原主是他的一位朋友,关系相当的铁,在他看来,这位开书画斋的朋友是绝对不会骗自己的。

    杜克见他不信,也就没再继续往下说。真相这东西说出来有时候是好事,有时候却是坏事,关键就在于当事者是否相信。蓝编显然更相信自己的眼光和朋友,他若是再说下去,难免就会引发嫌隙和龃龉。

    倒是蓝编的那位客人听了杜克的话之后,却是来了兴趣,询问杜克,凭什么认定这幅画是赝品?

    杜克对古玩鉴赏其实一窍不通,但他既然敢开口点出真相,自然早就准备好了腹稿。

    “我的鼻子很灵,从小就很灵,能闻到别人闻不到的气味,比如新鲜的味道,腐朽的味道。拿这幅画来说,无论纸张还是画轴,包括颜料在内,闻起来都很新鲜。除此之外,纸张上面还散发着一些化学品的味道。我猜应该是在做旧过程中使用了某些化学品……”

    他的这番话怎么听都有些荒谬,可以没有丝毫的说服力,至少蓝编就是这么认为的。

    蓝编不信,但是他的那位客人却是信了,并且兴致勃勃的和杜克讨论起嗅觉在文物鉴定当中所起到的作用。

    蓝编见这位客人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立刻就意识到,自己手中的这幅古画恐怕真的就是赝品!

    为什么会有这种意识?

    原因其实很简单,他的这位客人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客人,而是a省考古研究所的所长,一个与文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专家……

    这位所长姓刘名正道,实际上,杜克进门之前他就已经看出那幅古画是赝品,正要开口相告时,恰好杜克闯了进来。为了照顾蓝编的面子,他没有立刻说出真相,而是打算等杜克走后再告诉蓝编。谁知事情的发展出人意料,真相却是被杜克率先点明……

    “还记得刘正道所长吗?”蓝编道:“就是上次在我办公室和你聊了好半天的那位考古专家……”

    杜克当然记得这人,上次在蓝编的办公室,这位刘所长拉着他聊了好半天关于嗅觉在文物鉴定中所起到的作用。后来他才知道,自己用来应付蓝编的借口,在文物鉴定当中其实是有实例的。而这个实例就是考古研究所的前任所长,一位并非科班出身的文物鉴定专家。

    据刘所长说,这位老人最擅长的就是‘鼻闻’之法,以气味来鉴定文物的真假与年代,并且还写下了几篇有关于此的论文和著述。可惜这种鼻闻之法太过依赖天赋,没有一只天生的好鼻子,仅靠后天的学习最多只能学得点皮毛,甚至连皮毛都学不到。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所长对杜克特别的感兴趣,甚至怂恿杜克干脆改行,跟他学考古算了……

    “是这么回事,老刘最近遇到一桩难事,想借你的鼻子用用……”蓝编开门见山道:“他这人面子浅,不好意思跟你开口,所以找到了我这里。我琢磨着,你这两天要是不忙的话,给我个面子,去瞅一眼怎么样?”

    杜克倒是不介意去帮个忙,花花轿子人抬人,今天你帮了别人,他日别人必定也会帮你。况且他对那位刘所长的印象很不错,举止从容,言谈儒雅,是一位真正做学问的人。

    只是有一点让他哭笑不得,悔不当初,我又不是警犬,什么叫借我的鼻子用用?

    “时间我倒是有……”他道:“不过能先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吗?”

    蓝编道:“我也不是很清楚……要不这样,我现在就让老刘给你打电话?”

    杜克看了看表,道:“行,上午我正好没事,你让他给我打电话吧。”

    ……………………………………

    挂掉电话,杜克从冰箱里取出两只鸡蛋煎了,就着面包和牛奶,算是把早餐给对付了过去。

    刚吃完早餐,刘正道就打来了电话。

    “杜先生,你好,我是老刘,上次在蓝晓阳办公室见过面的那个老刘……”

    “刘老,你好……”杜克道:“一回生,二回熟,您老还是直接叫我小杜吧,听着亲切。”

    刘正道年近六十,比杜克的父亲还要大上几岁,杜克受不起他的一声‘先生’,但叫对方一声刘老却是理所当然。

    “行,那我就叫你一声小杜了……”刘正道也没客气,直接道:“事情是这样的,前些日子双桥镇那边发现一座宋代古墓,保存的相当完好,但是在保护挖掘的过程当中,却出现了一桩奇事……”

    刘正道很有说故事的天赋,三言两语就勾起了杜克的兴趣。

    ‘故事’的开始没什么出奇的地方,无非是下面的人发现一座宋代古墓,因为地处偏僻,无法对其进行单独性保护,为了避免古墓遭受盗墓分子荼毒的事情发生,最后只能开展保护性挖掘工作。

    身为记者,杜克对此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文物挖掘一般分为两种,分别是抢救性挖掘和保护性挖掘。

    前者一般是由于某些原因,比如房地产施工、道路建设时无意中挖掘出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导致原有的面貌部分损毁,为了尽可能的保持好文物而进行的临时性的紧急挖掘。

    而后者则是因某些人为因素,无意中发现或者破坏了一部分文物,从而使文物处于无保护状态下,为了使其不再受到破坏而进行的挖掘。

    刘正道所说的那座宋代古墓就属于后者,因为地处偏僻,根本无法对其进行单独性保护。只要考古专家和警察撤离,盗墓分子就会纷拥而至。又甚至,不等盗墓分子动手,整座古墓就会被周围的乡民们盗挖一空……

    很无奈,但这就是现实。

    这座宋代古墓的保护性挖掘工作最先是由梅城考古研究所承担,刘正道并没有参与。直到挖掘工作进行到一半,他才参与了进来。

    身为a省考古研究所所长,一般来讲,这种小型的保护性挖掘工作很难引起刘正道的兴趣。

    但是没多久,围绕着这座宋代古墓发生了一系列前所未见的奇事,不仅引发了一场专家之间的争论,也将他这个a省文物界的大boss吸引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