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勇胜的晋升,于远明有些不是滋味。

    好像他没什么特殊的能力,怎么就做了十来万的业绩?

    都是外地人,人家还是新人。

    有时候看到方勇胜在职场里打电话,简直就是误导。

    比如增员,大家都是拿到名单,介绍自己,介绍公司,邀约对方到公司来谈。

    方勇胜不一样。

    首先,他从不说自己是希望人寿的,而是自称马来西亚华侨银行驻江南省办事处的,也不是招聘什么业务员。而是根据银行的需要,招聘一些员工。

    对方一听,马来西亚,又是银行,瞬间就被吸引。

    等到了公司一看,却是希望人寿,与银行完全是两码事。

    方勇胜却一点不担心。他会继续给对方说:我们就是马来西亚华侨银行的,我们一个集团。希望人寿与华侨银行是兄弟单位,只要你在我们公司做得好,未来很有可能去华侨银行上班。

    于远明心里震惊:华侨银行现在都没有进入中国,他居然敢这样承诺!?

    但是史翔很喜欢方勇胜,随时把他叫在身边。

    方勇胜也像小弟一样经常跟在史翔屁股后面。

    于远明保持沉默,用吕春颖的话说:先稳一下。

    吕春颖开始很高兴,慢慢地随着方勇胜与史翔越走越近,吕春颖也觉得不舒服了。

    人就是这样,希望找到人才为我所用。但是一旦这个人才超出自己的掌控,反而希望他能力别那么大。

    恭州城市中心有个红旗公园,就在最繁华的步行街旁边。说是旁边当然也隔了一条街,还要穿过一条小巷子,曲里拐弯的感觉。随着旁边的一条路一拐,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前面几棵大树撑开如巨伞,绿荫下是一张张的桌子,上面各色茶杯。盖碗茶,玻璃杯,红泥杯,不锈钢太空杯。三五成群的人在聊天,喝茶。也有斗地主的人,逗鸟的人。还有人更会享受,躺在椅子上,有个穿白大褂的正坐在旁边,头戴一箍,箍上有一面镜子。他手拿器具,正在聚精会神地给客人掏耳朵。还有人也在享受,这位是坐着,背后是一个粗短身材的人,正在给他按摩。一块白布片搭在肩膀上,一手按住肩膀一手揉捏拨拔推拿。被按摩的这位呢,有时觉得挺舒服,有时候龇牙咧嘴,好似在受罪。

    于远明和一个年轻的男子坐在角落里,两杯绿茶,热气腾腾。两个人窃窃私语。

    这个年轻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新世纪经济报道》保险版块的记者吴小宇。

    上次在读者沙龙上认识后,两人有过一些断断续续的联系。于远明后来就去了报社在江南的记者站。

    去了才知道,记者也是一个普通的职业而已。

    吴小宇在记者站算一个中生代,自己写稿也带徒弟。记者站站长才是领导,偶尔写稿,主要是管理内部与公关外部。

    后来两人又见过两次,吴小宇挺客气的,喊于远明于老师。有一次还请于远明一起吃饭。

    去了才知道,也不是专门请他。还有一位从重庆过来的客人,总部运营部们的一个干部。

    媒体运营是负责广告什么的,于远明就问了一个后来自己觉得特别白痴的问题:你们报纸上的广告也太夸张了。我看宝马奔驰的广告有的是整版,有的居然是连着两个整版。有人看吗?反正我是从来不看。

    那个运营顿了一秒,抬眼看着于远明说:你不看的原因是你买不起。买不起就不感兴趣,不感兴趣就不会看。

    但是这车,有人买。也有人看。

    于远明当时很难堪,这话太刺耳了。

    但后来一想,对呀!他说的一点没错。自己之所以每次看都不看,不就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想过要去买这个车吗?

    没想过买的深层次原因不就是买不起吗?

    人家报纸发广告出来,不是给每个读者看的,是给那些能够消费得起的人看的。

    至于你虽然收入不高,却喜欢读这个精英类的报纸,那是你自己的错位,与报纸的广告无关!

    后来听他们闲聊才知道,这个貌不惊人的运营在广州买了一套房。不为别的,就因为朋友来自己家里聊天不方便,专门买一套房做自己的书房与会客室。

    看来,做运营可比写稿的收入高多了。

    随着两人的频繁接触,特别是于远明到恭州工作以后,吴小宇更是主动联系。

    这一次,吴小宇也是喊于远明出来坐一坐。

    于是,一坐就坐到了红旗花园。

    恭州喝茶的好地方有几个,红旗花园是其中之一。闹中取静,古树参天,老一套的玩意儿还在。特别是春天,懒洋洋的太阳打在身上,在此喝茶嗑瓜子,斗地主吹牛皮消磨半天是非常资格的事情。

    两块钱擦双皮鞋,五毛钱买份《恭州晚报》,十几块钱掏耳朵,二十块钱就可以按摩,喝茶饿了旁边还有面馆,家常菜。都是经济实惠的消费场所,很适合老百姓的胃口。

    吴小宇是有备而来,循循善诱地套于远明的话。

    于远明一贯无城府,爱显摆。只要是自己知道的,都给吴小宇大谈特谈。

    什么希望人寿的内斗呀,中西文化的冲突啊,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啊!

    吴小宇一边听一边点头,一边把手里的一个录音笔摆弄着。

    几天以后,《新世纪经济报道》上就有了一篇关于希望人寿的报道,上面不但对希望人寿目前低迷的业绩进行了分析,也第一次把内部的矛盾公之于众。由于,希望人寿是江南省高官亲自引进的项目,一直都有一层神秘的面纱。外界很难知道希望人寿的内幕,只看业绩也不知道究竟。因为新公司,一开始看不出来。本地的记者就算知道内情,也无人敢写。除非是赞美和通稿,像这种有披露与批评性质的稿件,本地记者是不会写的。

    报纸出来的当天,于远明就看到了,有些得意有些担心。当然,吴小宇为了保护于远明,用词也很考究:据某位不便于透露名字的内部人士,多个消息源,某同业资深人士。

    读起来感觉高深莫测,好像他还有多个消息源。让你确定不了。

    8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