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桂芳闭关,参悟素色云界旗,因见“金生水、水化云”之道,忽而想及“三分归元气”:天霜拳(冰)、排云掌(水)、风神腿(汽?)正应固、液、气物质三态。

    张桂芳心下神往,暗生感慨,忖道:“状态改变,本质不易,实有‘真我’不灭之意;能量转换,冷热交替,正是无极生太极、太极化阴阳之理。奈何此功原系小说家杜撰,并无修炼法门,可惜可叹!”

    叹惜一番,张桂芳不禁失笑,心道:“我已步入仙路,修行九转元功,自能任意变化,何必羡慕?况且功法皆由人创;若有必要,凭此创意,又有素色云界旗上的至理,足以令我自创奇功。”

    因是存了此念,目的已然分明,领悟起素色云界旗上的至理来,一面体会,一面印证,不觉加了进度。待把百日功夫耗尽,虽未尽悟,却也颇有所得,非止驭使宝旗更见由心,而且大胆假设,想出两个模糊的方案。

    其一,以体悟来的至理为基础,用天罡地煞法术中的“呼风唤雨”、“划江成6”、“指地成钢”和“翻江倒海”、“回风返火”、“霜天雪地”作法门,改良推演新的拳术。

    其二,体悟归体悟,仍然重点修行九转元功,按步就班只等境至“悟道入体”,再遵循创意,成就己道。

    以上两者并不冲突,甚至可以同时进行,无非各有轻重急缓;但是不论那种,皆需时间的体悟积累,小心印证。奈何百日已过,会期将至,张桂芳只好先出关来,就见龙吉公主一早候在门外。

    张桂芳略有些感动,不禁暖了心田,暗生慨叹,说道:“我仅是闭个小关,又非远赴他处;时间一至,自然出来见你,你又何必辛苦自己,特意迎我?”

    “话虽如此,总是多日没见。”龙吉公主含笑接道:“未知收获如何?”

    “颇悟其妙,生出些新想法,尚待验证。”张桂芳答道,又问:“怎么不见仲寅?”

    “完了课业,应和金霞童子在一起。”龙吉公主秀眉轻皱,说道:“我正要问你,你即收他为徒,怎么没传道术,只授武艺韬略?传授武艺,又非兵器,却是拳术。偏你所授,与我所知大不相同。前日他来问我,即是拳理,又是拳意,竟有许多讲究,颇令我吃惊。仅能暂时答他,武艺之道总不过打磨气力,意在强身健体。”

    原来二人虽已结为夫妻,毕竟没有感情基础,大抵是相敬如宾,相互了解终究有限,尚须磨合。况且龙吉公主修行道术,不喜打打杀杀,尽管早知张桂芳骁勇,却也没觉有何出奇之处,未曾在意。张桂芳亦不欲自夸,就没有说过,是以龙吉公主竟不知详细,乃有此问。

    “你所言倒也不差。”张桂芳就把大致情况叙了一遍,说道:“武艺之道,原该做的更好,就如修道一般,皆是完善自身,皆可感应天人,仅说强身健体,却是小觑了它。”

    “不想命你收徒,竟有些说。”龙吉公主先是若有所思,继而目现异彩,接道:“如你所言,此法大有可为;若是操作得当,术中悟理,自立体系,或者竟能成道。要知吾辈修行,法术虽有万千,理念却是一脉相承,皆由道祖所传;欲想成道,必须创新。”

    张桂芳不知其故,颇觉纳罕,就问:“有例可循,难道不好?”

    “夫君呀!”龙吉公主叹道:“如此重要之事,你竟不知!欲要成道,须有功德;若不能推陈致新,便是教化众生,亦仅是代人受累,所得有限。唯有创新,传下己道,方会有大功德,方能有大成就。”

    张桂芳不是不知,而是不解,就道:“若是欲要谋求功德,大可另谋他法!我自己修行,关别人何事?为啥非要传于天下,令别人凭白学去?但听贤妻之意,似是非传不可,未知何故?”

    “所谓‘法不传六耳’,原是正理,却也不必半点不传;就如人教天尊就曾传下金丹大道,供人类修行,仅能成仙,却无法得道。你亦大可如此,况且你已教了姜尚等,密秘外泄,何必再守着不放?”龙吉公主见他这样小气,颇觉哭笑不得,然则道行有限,毕竟未曾经历,如何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只道:“我也是道听途说,大抵和气运、香火一类,仅知须是同源而出,就如三清天尊、西方二圣一般,先立道统,而后得道。”

    “难道另有讲究?难怪自从将太极拳外传,教中师长渐渐对我另眼想看。若有机会,却须先把国术传于天下,试试效果如何。”张桂芳心下沉吟,他倒不完全是敝帚自珍,而是“前世”影响,性情使然,一面下意识地有所防范,一面又觉没有必要,就道:“眼下时机不对,此事容后再议。”

    龙吉公主颔认同,说道:“确须先把封神完过,但此事亦要尽早准备,不可久拖。”

    张桂芳会意,心知公主担心叫他人抢了先,毕竟理念已然外泄,就道:“知情的多是教中师长,应会保守密秘;余者要么业已入我门墙,要么根行有限,不足为虑。时间已是不早,且待两日,你我就去潼关。”

    夫妻二人叙完,又把仲寅唤来。

    张桂芳答了疑难,嘱咐说道:“吾和龙吉公主有事要办,去去就回;你且留在山中,好生修行。”

    不一日,张桂芳和龙吉公主各乘坐骑,齐往潼关而来;至关上,命士卒通报,入见姜尚。

    殿内云中子、玉鼎真人、黄龙真人俱在,多是熟识;唯有杨任新来,不曾认得。

    姜尚介绍说道:“此乃清虚道德真君门下杨任,前者会破瘟癀阵,多赖他出力。”

    张桂芳和龙吉公主施礼坐下,未及细说;忽有杨戬、李靖来报:奉命建造芦篷,俱已完备。

    黄龙真人说道:“芦篷既完,唯有众门人去得,余者俱离四十里远,扎下围营,待把万仙阵会过,方可起程。”

    待姜尚吩咐已毕,众道兄师长即至芦篷,但见悬花结彩,香气氤氲。

    不一时,广成子、赤精子、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清虚道德真君、太乙真人、灵宝**师、道行大尊、惧留孙、燃灯道人,不分三山五岳,均是玉虚门下,齐齐拍手大笑而来。

    正是:今日万仙阵,众仙会一面,满其红尘杀戒,再去返本还元,缘满皈依从正道,静心定性诵黄庭。

    众道人齐上芦篷,见礼就座;张桂芳和龙吉公主列于末席,余者皆在篷下候命。

    正欲叙话,忽闻一声雷响,众道人定睛看时,但见烟雾散开,现出“万仙阵”来,内中俱是来自五岳三山四海,云游道客甚多,截教门人不少,攒攒簇簇,奇奇怪怪。

    说奇怪,其实也不奇怪,仅是道人头陀、散客妖修聚在一处,未免不伦不类。

    燃灯见此声势,点头叹道:“今日方知截教,竟有许多品类,不似吾教,屈指可数!”

    黄龙真人接道:“不想截教门中,一意滥传,遍及匪类。真是枉费工夫,苦劳心力,徒费精神。良可悲也!”

    道行天尊忽道:“此一会,正是我等一千五百年之劫,难逢难遇,我等不如先下篷去,看看如何?”

    燃灯劝道:“我等不必去看,只待师尊来至,自有道理,再应会期。”

    广成子却道:“我等即不与他争论,又不破他的阵,远观何妨?”

    众道人闻言附合,张桂芳冷眼旁观,即不赞同,亦不反对;燃灯阻拦不住,只好一齐下篷,来看“万仙阵”。

    至阵前,但见:一团怪雾,几阵寒风;彩霞笼五色金光。门户重叠,杀气森然;瑞云起千丛艳色。

    阵内主持之人,乃是金光圣母,见阐教门下,并不理会;却恼了截教门人马遂,作歌出阵,仗剑问道:“玉虚门下,即来偷看我阵,可敢见个高低?”

    黄龙真人上前说道:“马遂,休要自恃!且待掌教圣人来至,自有破阵之时。你何必倚仗强横,行凶尚气?”

    马遂并不理会,跃步来取;黄龙真人急忙仗剑来迎。

    仅有一合,马遂祭出法宝,霞光起处,罩到黄龙真人顶上,竟是一道金箍;复将咒语念动,真人立时头疼难忍。

    玉虚众仙急把黄龙真人救回,又见马遂退回阵中,不好去寻,就回芦篷;只把黄龙真人害苦,金箍套顶,除又除不下,痛到两眼落泪,三昧真火喷出。

    眼见黄龙真人哀号,众师长俱是无法可解;张桂芳心下恻然,暗生古怪,寻思:“紧箍咒?”

    幸好元始天尊来至,众门人接驾拜毕;元始天尊见了黄龙真人窘状,急忙唤至身前,用手一指,金箍即解。

    黄龙真人脱离厄难,登时松了一口气,俯伏拜谢。

    元始天尊说道:“今日会破万仙阵,你等俱该图厄完劫,而后守性修心,斩却三尸,再不惹红尘之难。”

    众门人会意,知是洪荒碎片归属已定,待把此会完过,即可分配;否则,何谈斩却三尸?纷纷喜极而拜,齐齐祝道:“愿老师圣寿无疆!”

    张桂芳毕竟矮了一辈,便有耳闻,亦多赖龙吉公主叙说,然后自行臆测,难知详细。至于老师云中子,自己都没着落,哪会和张桂芳提及?是以,张桂芳虽说时刻小心注意,奈何不明其故,动作难免不甚合拍。

    元始天尊看见,心下沉吟,寻思:“大战在即,不宜令他分心,倘若万仙阵中身陨,自是一切皆休!”

    ps:因是不想凑字数,甚难取舍,竟无从码起,误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