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厅里已经布置好了,饭菜丰盛又可口。

    里面人并不多,除去何庸枝以外,还有两个小丫鬟,魏摇光一进去就下了逐客令,“庸枝留下,你们两个都先出去!”

    这是魏摇光自来到理正苑第一次如此生硬地命令下人们,两个小丫头被吓的立刻噤声,快步退出了花厅。

    何庸枝倒是并未说话,仅是安静地站立在一侧,等待着摇光的问询。

    魏摇光一挥袖子坐在了另一旁的椅子上,雀儿安静地出去准备茶水,屋里就只剩下摇光与何庸枝了。

    魏摇光看着何庸枝,面上并无多余的神色,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良久以后,她开口了。

    “庸枝,你来怀柔城多久了?”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突兀,但是,何庸枝可不认为眼前的小公子会是一个想拉家常的人。

    他回答:“回公子的话,在下来怀柔城已经有两年了。”

    两年。

    时间太短了,不过总是有一点收获的。

    魏摇光想了想继续询问道,“那你觉得这怀柔城如何?”

    第二个问题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里曾经是天下第一大儒李书好先生的故乡,十五年前这里是天下文人的向往之地,虽然经历了战火,但是在下依然认为这里是一个安静又十分有文学气息的地方,值得像您这样的公子来此读书考取功名。”

    他这一番话说的及其客观,没有掺杂多少个人的感情,就算他说了认为。

    魏摇光不动声色,只觉得心口放;信纸的地方火热火热的。

    灼热着她的心脏。

    可是她却不能因此而丧失理智,从而一事无成。

    吸了一口气,企图静心。

    魏摇光再度开口,“庸枝,我今日在外面逛了一天,发现了很多令人疑惑的地方,不知道你可否为我解惑一二呢?”

    何庸枝道,“还请公子直问,在下一定尽力为您解惑。”

    “为何锦绣街上不与别处一样,允许百姓从三世家门前经过?我去到别的地方,世家门前是空旷的大街,不允许有一人,这甚是奇怪。”

    “公子不知道也属正常,这一切都与李书好先生有关,当年元帝建国时因为有几大世家帮忙,所以元帝开创了新的统治体系,在全国各大郡里为世家开地建宅,规定郡守与世家一起治理治下的城池,让世家每年按时上交供奉,定期入盛京面见皇帝。这样的抬高,势必造成了世家的一家独大,他们为了彰显自己的高贵,在自己的宅院外面修建宽敞的大道,禁止百姓经过,这样的状况两百年来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凡世家五里之内不见一平民,这是生活在齐国的每一个人们的共识。”

    “可是,在江东郡怀柔城有一个独特的世家,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强盛的氏族,他们代代读书研学,家族中出了数不尽的仁人志士和国之栋梁,这个家族想必公子您一定很熟悉,就是李家。”

    “可是,奇也就奇在这里。如今的江东郡李家早已经不是当年的世家大族书香世家了,李家衰落了,衰落到他们可以轻易地被任何一个稍微有一点权势的家族威胁,李家珍视自己现在有的一点荣誉,他们躺在祖宗的功绩上洋洋自得,同时又如履薄冰,生怕一觉醒来一无所有。”

    “恐怕公子您又会有所疑惑,为何会如此。这一点,在现在看来,每一个文人都会为之扼腕和痛惜,他们奇怪于一个鼎盛世家的衰败,这里面牵扯到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至于为何会鲜少有人知晓,一切都只是因为有关那个人的一切都被咱们的皇帝陛下明言禁止了,不允许擅自传播有关他的消息和故事,不允许探究他的身世经历。”

    听到这里,魏摇光心里一颤,她似乎已经猜到何庸枝口中的那个人是谁了。

    “公子,还请您饶恕在下的冒犯,因为在下要说出那个人的名字。”

    摇光抬眸,“无妨。”

    何庸枝往前走了一步,注视着魏摇光,弯腰附在摇光耳边轻轻地说出了三个字,而后又后退两步,站在了合适的距离里,等待着魏摇光的回应。

    而摇光的脑袋里回响着一个声音:司马荣。

    这就是那个人的名字。

    或许他的另一个名字会让人觉得更加熟悉:康丁佳武王。

    在齐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看见一个祠庙,所有的祠庙都是一样的规制,前植桃花后建康丁祠庙。

    他的雕塑是一个及其俊美的形象,无论是金像还是土像都不影响他的俊美。

    朗目,明眉,上扬的嘴角,飞扬的猩红色披风,精致的黑色战袍,一手桃花枝一手舞剑。

    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被人间供奉的神。

    所以,康丁祠庙的香火无论在哪里都十分兴旺,而且女香主是最多的。

    可是,这个祠庙,魏摇光一次都没有去过。

    她每年面对的不是一个如此俊美的雕像,而是一座暗漆漆的墓碑,周围长了青草,墓碑上的名字被更改了。

    英雄面对这个世间的样子,竟然如此奇葩。

    魏摇光心里冷笑不已。

    她摸着手边椅子上的靠手,淡笑着,对何庸枝说:“真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名字啊!庸枝,你继续讲吧,本公子更加好奇你讲的故事了。”

    何庸枝敛目,仿佛一卷冰冷的史书,冷眼记历史,冷口说事不关己的故事。

    “李家在李书好老先生这一代,是最为世人熟悉的一代,李书好先生年少成名,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之后连中三元,二十岁时就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了。李书好先生称得上李家最特别的人了,他不当官,也不愿意待在盛京的翰林院里,带着满身的荣誉回到了怀柔城,之后,就是天下文人争相来拜访的盛景。那时候还没有沈家与赵家,锦绣街里只有沈家一个氏族,李老先生回来后,就做出了许多令人惊讶的事情,其中一个就是允许平常百姓随意进出锦绣街。用李书好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非王者,又有何种理由阻止王的百姓进出呢?’,开街宽言,整个怀柔城因为李书好先生而成为这个大陆上最引人向往的地方。”

    “永乐五年,齐国与东云国起了战事,之后南方楚国也进攻齐国,眼瞅着齐国的兴盛就要毁灭了,横空出世一位将星,拯救了这个国家,永安七年,和风岛侵入齐国,康丁佳武王率兵前往镇压,这一去就再也未能归来。”

    “战乱平,齐国这十五年来在皇帝陛下的治理下越发强盛,但是,掩藏在这背后的却是千丝万缕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公子,世人大多知晓康丁佳武王的英勇和俊美,却鲜少有人知道他的家事,他的妻子更是无人知晓是何方人士,甚至有人传言他一生都没有娶妻,总之关于他的传言有很多,并且因为皇帝陛下的指令,不能传播也不能谈论,更加不能探究,所以,公子。”何庸枝看着魏摇光,目光严肃而认真,压低了声音,“在下今日所说之事,不是在下所说,希望公子您能谨记。”

    魏摇光与之对视,勾出一个了然的笑容。

    当然不是你所说。

    我就问一个问题,你讲这么多,还把雀儿拦在外面,支走了屋外的所有下人,若不是姜十七给的胆子,你敢与我说出这么多秘闻吗?

    何庸枝压下视线,看着脚下的地板,继续叙说一段惊人的历史。

    “李书好有一个女儿,自小养在身边,先不说相貌,只说其学识,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之其父,只有更加优秀而无其他。就是这么一个万里挑一的姑娘,最后竟然嫁给了传说的人物,在和风岛之乱之后,就香消玉殒了,自刎在了洛水之滨。而李家也在这之后迅速陨落,李书好先生不知踪迹,李家被一场大火烧的什么都不剩,包括让众多学子为之扼腕的‘润纸楼’也被烧毁,里面藏着的天下巨著全部付之一炬。”

    “而如今的锦绣街是重建的,现在的李家是李书好先生的堂弟李百京重新召集旁支建立起来的,但是李百京自然是比不上李书好先生的,李家式微,沈家与赵家就搬进了锦绣街。”

    “这就是,如今的怀柔城锦绣街。公子,您可明白了?”

    听完了这么长的一段话,魏摇光的内心里说不惊讶那是假的,只是消息太多、太杂,又与青文笔告诉她的有许多重合的地方,她的思绪陷入了混乱中。

    压下这股烦乱,魏摇光牵出一个柔和的笑意来,对何庸枝说,“有劳庸枝了,接下来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庸枝就先去休息吧。”

    “是,公子。”何庸枝恭敬的行了一礼,退出了花厅。

    西边的圆桌上摆放了一桌子的菜肴,可惜经过一场漫长的谈话,已经冷掉了,并且,摇光并无食欲。

    中华传统美德,不能浪费粮食。

    “雀儿!”她冲外面喊了一声。

    雀儿端着托盘,托着一盏茶疾步走了进来,先是把茶水放到摇光的手边,然后拿着托盘站到一侧微微俯身,“公子,您唤奴婢有何事?”

    “去叫几个小丫头进来,把饭菜撤到厨房,让他们加热一下吧。”

    摇光指了指圆桌。

    雀儿跟在摇光的身边有段时间了,对摇光的脾气与习性是了解一点的,当下就爽利地领命去撤菜了。

    花厅里顿时响起了一阵清脆的碗碟相撞的声音,很轻,不吵人。

    坐在一侧的椅子上,摇光慢慢地喝着茶,心里还在想着何庸枝说的话。

    翻来覆去地想,心里一瞬间产生了许多的想法,却又转瞬即逝。

    窗外的灯火已经亮了起来,虫鸣透过绿纱窗传进屋内,渲染出寂静。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