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什麽是「概念」?单简而言,人类靠著「联想」而把世上万事万物归类而成为不同的「概念」。石头a、石头b和石头c都有共通的特质,当小孩第一次看到石头a时,他心中记住了这个经验,当他看到石头b时,他会「联想」起早前看到的石头a,因为石头a和石头b有著相同之处,而小孩正是执住了这些相同之处,不是他没有看到石头a和石头b有不同的地方,而是他把焦点放在相同的地方。当他再看到石头c时,他便会「联想」起石头a、石头b和石头c的共通之处。现在他可以把某种事物归类,但这只是一个念头,在此时「概念」还没有产生,因为即使他往后经验里看到成千上万的不同种类的石头,都看到这成千上万的石头的共通之处,但他不能形容什麽是「石头」,因为他没有方法去「形容」这些共通之处。但聪明的他想到一个方法「命名」,只要他把自己观察到石头的共通之处,用一个符号或一个音节代表,那他对石头a、石头b和石头c经联想而归类后所得的一个模糊的念头,这个说不出、道不明的个人潜意识,经过「命名」而转化为「意识」。利用「联想」把事物的共同特质归类后,这些共同特质成为一个念头后,这个念头便是「个人的潜意识」,所谓「潜意识」就我们心中明白了一些东西,但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相信你们都曾经试过,有些感受,或者有些心中所想,但却未能化为「语言文字」说出来。

    更进一步,你们都有相同的思考经验,当你们思考问题时,是自己在脑海中向自己说话,你们是用语言来思考的,当然你们可以把思想化为图像。例如吃饭,你们有2种思考的方式,一是自己对自己说「吃饭了」,另一种是自己脑海中浮现出「一碗饭」的图像。如果用图像来思考,那个看过上千万块石头的小孩,当他想起石头时,他脑海中只会浮现了一块石头,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个图像已经是他归纳了上千万块石头的综合图像,可以说他脑海中浮现的这一块石头,便是一个「概念」雏型。

    但事实上,世上的事物及宇宙的规律是难以用一个有形的图像来代表,即使你因著自己的经验能把一些抽象的规律归类,但你又会怎样去说出这类型的经验呢?说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图像来代表的一些经验的体会,便是我们的「个人潜意识」。人类发明用一些符号或音节去代表这些「说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图像来代表」的经验,这便是「命名」,但「说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图像来代表」的经验即使给了一个「名字」,成为一种「抽象意念」。但不要忘记,人类并没有所谓心灵感应,即是我把这一堆「抽象意念」命名为a,但我另一个朋友或家人这麽亲近,也不会有和我一模一样的经验,或者即使遇到相似的经验,因大家的联想不同,所以归类事物的方式也不同,他们都不会理解名字a在我的心目中是代表那一堆「抽象意念」。

    再以「石头」为例,小孩a看过100块石头,而把它们归类为一个图像,及把这个图像命名为la。而同样,小孩b也看了100块石头,而即使这100块石头与小孩a看到的是一模一样,但在把它们归类为成脑海中的一图像时,小孩a及小孩b心中的图像会大致相同,但却不会一模一样,而当小孩b把这个图像命名为yb。当小孩a及小孩b用语言交流时,一个说la及一个说yb,他们如何得知大家其实正在形容同一种东西呢?所以双方即使有「语言文字」作交流,但其实他们仍然是不能沟通的。但事实上,人类真的能利用语言文字来作沟通,其中的关键会是什麽呢?

    关键是「意识」。人类还是通过「命名」作为「意识」的发端,即是我们的智慧之光。但运作上有点複杂,在人类的「命名」的经验里,不只是「命名」一种事物,而是由「看得到、摸得著」的事物开始「命名」。客观而实在的事物,即使不同人给这件事物起了不同的「命字」,但可以把这个概念统一起来,而达到互相理解。当小孩a及小孩b用语言交流时,一个说「石头」是la而另一个说是yb,大家沟通不了时,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各自找一块石头放在对方面对,那便大家有了共识,可能两个小孩决定「石头」这个东西叫cv。但那些「说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图像来代表」的相类似经验,不可以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让大家有共识,共同把这种经验命名为「概念a」。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用「联想」的方法。

    「联想」的进一步是「想像」。例如︰「伤心」这个抽象的概念,是人人都经历过的,我现在一说「伤心」这个字眼,可能你会联想「痛」的经验。如果我们都是原始人,刚刚学会了「命名」实在的东西,而我现在有「伤心」这种感觉,我想告诉你,但由于「伤心」这个感觉很抽象,甚至虚无飘渺,虽然我已经把「伤心」这种感觉命名为qq,而你也已经把「伤心」这种感觉命名为dd。但在我们在交流时,我说qq,你说dd,简直就是「鸡同鸭讲」。于是我便想到了一种方法,我出去打猎时找回来一个动物的心脏,在你面前用箭插住这个心脏,又指指自己心脏的位置,又指指你心脏的位置,当时你会联想到如果自己的心脏插上一枝箭,会是什麽感觉,那便是「痛」的感觉。在大家能够交流下,共同把「伤心」这种感觉命名为「痛」。

    可能你会问,原始人知道什麽叫心脏吗?他们又会知道自己身上长有「心脏」这个器官,又会同共知道「心脏」长在什麽位置?这是一个好问题,上述的解释只是一个例子,但这个例子不是著眼于「联想」,而是著眼于「命名」。语言文字初始形成时,人类是通过「命名」来积累经验,人类不同的群族运用自己归纳的方法来给客观事物「命名」,最初是看得到、摸得著的事物,因为此中的分歧是最少的。接著是一些相同的经验,例如向「前」行这个意念,一个人向其他族人用手指向「前方」指一指,大家便明白了,便开始把这些意念共同「名命」为yy。到最后「命名」的是「那些说不出,道不出,又不能用图像来代表」的相类似经验,而方法是利用从前「命名」的基础,每一个「名字」便是一个「概念」,利用「实在的概念」来形容「抽象的概念」,正如「伤心」这个例子,便是透过人类的「联想力」把不同的「概念」连结在一起,令来自同一个族群的人,利用「命名」及「联想」而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体系,而语言文字的体系其实是由不同「名字」所构成。「走」是一个「名字」代表一个「概念」,「向」+「前」+「走」= 3个「名字」组合而成的句子,而这些「名字」的不同组合,便会演变成不同的句子。人类的知识,由「名字」构成「句子」再构成「文章」而得以超越时间及空间而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