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嫁为君妇 (iii) (中)

    如果只是为女官,在他身边一辈子不嫁人?如果不将她纳为自己的女人,每天只是看着她在身边,他不知道自己能够忍耐多久。过去是不知道自己的心意,现在已经知道自己心之所向,他不想挑战自己的意志力。

    他有时想若是她从未出宫, 从未碰到新杰, 他会觉得理所当然,她估计也不会反对。她可以像很多女官一样,终老宫中。但是那种凄凉的晚景也不是他所想看到的。可是现在她有了男人,看着他们俩琴瑟相携的样子, 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难开这个口。 但是他也无法留在京里等着参加他们的婚礼, 眼睁睁地看着佳人别抱。

    于是从青木茶社回到太子府的当晚, 他便着手安排,将本已计划好的出行提前, 这个本是为了避免在大乱将起之前自己避开纷争的出行计划, 给了他在新杰的婚礼前最好的离京借口。

    皇后娘娘正在紧锣密鼓地安排给太子的相亲宴。她早已内定了沈雅茹,就是在太后和沂义这里走过场,想着宴会之后就可以走文定,将亲事订了,却惊闻这人要出京。皇后看着来给她请安加辞行的太子, 久久说不出话来。若不是怕人说不孝,估计太子出京了她这个母后都不知晓。然而儿子毕竟已经成人,且已贵为太子,她也不得不压着心中的气恼,和颜悦色地说:“衡国公刚刚携家眷进京,本宫正忙着安排宫宴,让你和沈雅茹见一面。若是彼此合意,就赶紧把这事订下了。皇上最近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若是跟衡国公府将此事谈妥了, 这事就会少些波折。”

    沂义心里却不以为然,有没有衡国公,他那几个兄弟都不会安分。这几个月只怕都会出来蹦跶。不知道母亲和舅舅怎么会如此天真的以为一个盘踞河东的衡国公就能镇住他们。但是毕竟母亲是为他着想,他也不想多说,只是恭敬地说:“这亲事您看着好就好。毕竟她今后是和母后相处得最多的。”

    在他心目中, 皇后就是管理六宫杂务的,就是一个职位。

    皇后拧了眉:“可毕竟是你的皇后啊,你们将来是夫妻,若是... ...”

    “母后和父皇之间是夫妻吗?”沂义知道这话有些重,但是他已经让步了,让皇后操控了太子妃的人选,难不成他还不能说两句实话:“她只要懂得规矩就好。其他的母后看着办吧。”

    皇后瞪着沂义, 一时无语。确实, 从进宫大婚,她从来只知道那个男人是太子, 后来是皇上,即便他今天已经病入膏肓,她想的也只是皇上,而不是她的丈夫。难道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也将如此?

    沂义走近皇后:“母后, 孩儿知道你为孩儿操劳辛苦。孩儿如今已经成长,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重要, 孩儿心里有数。母后有时间就多修养, 不用替孩儿这么操心。太子妃嘛,选一个母后喜欢的, 让她有时间陪母后说说话,取取乐就好。孩儿忙于前朝, 无暇陪您。至于其他的事情, 孩儿还望母后不要太操心。兰家的事,母后也不要管太多。”

    “你这是对母后有怨气?”

    “孩儿没有, 只是不希望您劳心太多。很多事,回头看看,其实并不值得。”沂义仍然心平气和地说。

    “皇儿想说什么?”

    “母后何必明知故问?!最近出了这么多事,难道母后还不觉得累?有些事母后不插手也不会坏到哪里去,插手了有时候还需要去收场,有可能费力不讨好。”

    “可那是你娘舅家。”

    “那又如何?!”

    “皇儿,有些话为娘的在心里很久了,一直没机会说。 既然今天你提到了,这里也没外人,娘跟你说实话。现在跟你说话的是全心为你打算的娘,不是别人。在这宫中, 只有为娘和孩儿你才是彼此唯一的。对于你皇祖母来说, 哪个孙儿都是她的血脉,陈家和唐门捧谁不都是遵从太后之命?你看你这些年对唐新杰那么好, 把他当兄弟, 可是他拒绝起若雪来,毫不留情。他这么做不是摆明了是只遵从太后, 不把你,把兰家放在心上?”

    沂义挑挑眉:“孩儿觉得新杰的选择没错。咱们重用他是凭他的本事,他若真是接受了这婚事, 本太子倒是失望了。”他用回太子的自称,就是想让皇后觉得这是公事:“新杰坐玉台将军的位置相较于大周历任此职位的将军来说, 都显得太过年轻。唐家太过耀眼的光环本身就会让某些心怀妒忌和不了解他的朝臣诟病他是靠裙带关系坐上那位置,若是他再真成为本太子的近亲,就更会有被人骂为夫人娘家吃软饭的。若是本太子遇上这种事,哪怕落了兰家的面子,也不会让自己被人如此非议。”

    “他坐上那位置本来就是靠太后的面子, 还怕人非议,真是不知所谓。”

    “母后难道忘了当初新杰接受玉台将军职位的条件?当时可是太后和皇上还有儿臣都承诺他大事平定之后,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离开,他才接手的。”

    “他那不过是故作姿态,在皇上和我儿面前抬高自己罢了。唐家的人都被宠坏了, 高傲透顶, 不知天高地厚。”

    “您这样看唐家的人和新杰?”

    “难道不是吗?就说郭家的事,他唐新杰明明是知道事情的, 为什么不提前告诉你,将此事压下去, 要闹得京城沸沸扬扬?而且那个唐新天也不是好的,明明知道是郭家的人,还下重手。那不是收拾郭家的人, 是打我兰家的脸。”

    “母后的话让儿臣很惊讶,”沂义深吸一口气:“儿臣没有想到母亲为了维护娘家会如此不在乎受辱的是您的女儿, 是皇家的公主。”

    “为娘不是那个意思。 是觉得这事,他唐新杰手握平鸾阁大权, 多少信报在手,肯定早就知道真相, 却不早些跟你报备, 把京城舆论压下去, 却听之任之,任由事态发展。显然是轻视兰家和太子。平鸾阁那是多重要的位置, 太子怎么能放给这种不是对你忠心不二的臣属?!”

    “母后原来如此做想?”沂义皱眉,看皇后没有说话, 默认了,他又问:“那母后是否觉得这玉台将军是否有更好的人选?”

    皇后不以为然地说:“当然。平鸾阁牵涉到皇室安危,皇儿将来应该将这个职位换成皇儿至亲之人。比如说你二舅,不但确保对你独一无二的忠心,且这么多年的经验和见识,足够帮你掌控大局。再不然,若你和雅茹相携,沈家几位少爷都是有军功的,足以挑大梁。”

    沂义认真地看着皇后:“看来母后很了解沈家,和沈家很熟悉?”

    “沈家夫人未出嫁之前是为娘的手帕交,自然十分熟悉。”

    “那母后是很看好沈家子弟了?”

    “当然, 并不比唐家的差。个个都能干。”

    沂义抿了一下嘴唇:“儿臣想知道,除了儿臣的太子妃之位,母后还将什么交易出去给了沈家?不过不管母后跟他们交易了什么, 儿臣都奉劝母亲一句, 您是孩儿的母亲, 孩儿尊您敬你,所以孩儿的婚事由着母亲您做主,孩儿并无怨言。但若您只是皇后,本太子规劝您一句,以大局为重, 以大周为重。”

    皇后竖眉:“你... ...”

    “母后不用生气, 儿臣说的是肺腑之言。母后可以好好想想。另外,关于唐家和新杰, 儿臣也希望母后放手,因为新杰说过,他辅佐儿臣并不是因为儿臣是太子, 而是因为儿臣承诺了以大周百姓为重。他也觉得儿臣在那个位置上也许是对百姓最好的。在他眼里,无论唐门,陈家或是兰家, 都没有大周百姓平安和乐,没有乱事更为重要。”

    “这种大话, 有点心思的谁不会说?!”

    “儿臣怕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功名利禄,连想都没想过, 又如何会说?!”

    虽然宫中皇后和兰家对于他的猜忌和抵触已经溢于言表,青木社传来兰家和相关党羽各种筹划和针对他们的信报,新杰并没有受此影响, 继续专注地筹备着婚事。

    新杰和新天新野仔细分析过奶奶在出门之前不愿意为他和莲儿举行婚礼的多种原因,有一种最大的可能是晚凝毕竟是太后的女官, 成亲这种大事还是需要禀报太后比较好。也是想给太后一个机会,为自己身边女官的婚事做主,陈碧颜不便于越殂代疱; 另一个原因是可能在大变之时需要凝儿的回归辅助在太后和太子身边,已婚的晚凝毕竟不便于进出太子府或常住宫中;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是示敌以弱,一个孤女,无所依托,别人不会防范,但若是周女官,只怕早有人在算计的时候就将她也算在里面。晚凝姑娘当年极为熟悉的各位皇子, 她若高调回归太子的队伍, 必然会让人更多地提早防范。 但是现在太子和太后都已公开召见了她, 对手早已知道她的到来, 就不需要再遮遮掩掩。 反而高调回归可能给对方造成一种疏忽大意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