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隆帝明德登基时25岁,长子明祈5岁,直接被立为了太子。

    明德在繁忙的政务之余身体倍儿好,吃嘛嘛儿香,后宫本就不多的几个嫔妃又陆续给他添了五位皇子和一位公主,但有三位皇子夭折,活下来的只有皇四子明真和皇六子明萱。

    54岁例行选秀时,一眼看到一个女子惊为天人,第二年便添了一个小皇子,就是现在皇帝宝座上的明曦。

    启隆帝64岁时,44岁的明祈当太子也当了快40年,难免心有怨气,又见父皇对小明曦宠爱有加,更是心中诸多猜忌。

    终于,被明真和明萱两位皇子在旁边扇了扇风,又点了点火,便心痒难奈,蠢蠢欲动。

    在约定的日子即将起事时,太子妃突然察觉,一声棒喝,醍醐灌顶般停止了动作。但早已做好准备镇压的启隆帝却已刹不住车,最终犯下了令他悔恨终生的错误。

    太子自杀,两个皇子远远地发配离京,身边只剩下了9岁的明曦。启隆帝决定亲自教导他,将他培训成自己满意的接班人。

    却不想第二年,启隆帝恶疾缠身,几个月后一命呜呼。

    连弟根据道听途说来的信息分析,启隆帝大概是得了类似肝癌肺癌之类要命的疾病。

    但启隆帝的确是个文韬武略、英明神武的帝王!他知道10岁的明曦肯定坐不稳龙椅,便将弟弟贤王招回宫中,又设立权相和雷国公做摄政大臣,在朝堂上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在力学中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当三条钱的长度确定了之后,三个内三角随之确定,不会再发生改变。不知道启隆帝是否数学学的特别好,这个原理被他运用的炉火纯青。

    直到多年之后,众人才看清,此举实则为明曦的长大赢得了时间。

    果然,在三位摄政大臣的辅助下,启隆帝的各项治国方针被很好地继续,总算将他辛辛苦苦建立的这份繁荣沿续了下来。

    可惜,如今的明曦虽然即将20岁,却是个相当不靠谱的家伙,枉费了启隆帝的一番苦心。

    而三个摄政大臣经过十年鞠躬尽瘁、励精图治、精诚合作……咳,呵呵,实际上是他们这些年在各自分管的领域大肆收刮盘剥,如今也都年纪一大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连弟用脚趾头都能想到。

    三大巨头里,她最看好的,是贤王,他是明家人,由他或他的后人继位,名正言顺,因为皇上明曦还没有儿子,民众的反弹会小很多。

    再则贤王这些年学他父亲的套路,广做善事,早已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好名声,民间一提起贤王,都会竖个大拇指,赞一声:贤王之贤,名符其实。

    连弟的想法很简单,不管上层怎么斗,反正得想办法把连家摘出来,这是她在这个世界上赖以生存的家,不能被那几人的夺权、宫斗、称霸等行为给殃及了。

    连弟将朝廷的格局重新默默分析了一遍,院中微风轻拂,她咬着唇,右手食指轻扣,很快理清思路。一杯茶递到她面前,捏着杯子的手白皙修长让她怔了下,抬手接茶的时候,她的手指不由轻轻划过那手的指结,温热的而硬,略粗糙。

    或是感到了她的碰触,那手一下缩了回去,连弟尴尬地想解释,只听得嘭地一声,关潼生撞开门走了进来,他见到两人便道:“入云巷里查不到东西了,我跟杏姑说已知道姜知的事,但杏姑咬死了什么都不知道,连弟,我还画她的像给你看吗?”

    连弟一口喝尽杯中茶,摇头道:“不用管她了,我们可以直接问姜知。”

    关潼生一拍桌子,大声说:“对呀,既然知道那晚是姜知,还问别人干嘛?”

    连弟和叶仞山却毫无兴奋的样子,两人不约而同沉默了下来。关潼生终于发现两人神色不对,问道:“怎么啦?为何如此闷闷不乐,李十二没找到?”

    连弟烦燥地睨他一眼,说:“真要被你害死了,你怎么就不用脑子想想,管它什么案子你都敢接?关键时候,你得装傻!当然,你本来就傻,你就不能学王大人也晕倒吗?”

    关潼生强辩道:“这可是皇上亲自交给我的案子呀。”

    连弟吼道:“他交给你,你就接着,他什么时候靠谱过?案子你能破得了吗?”

    “……”面对连弟的怒气,关潼生本能地想逃。

    “对呀!”连弟一拍大腿,“就凭你关书呆当然破不了案,我急什么?”连弟说着往桌上一趴,手捂着肚子,“不行了,我肚子痛,我要休假。”

    关潼生虽有点呆,但并不傻,“你们究竟查到了什么?”

    连弟扭过头去不理他,叶仞山在他的注视下,不得不说:“连弟从李十二处问到,张茂和姜知每月初五见面一次,谈的事情跟兵部制造的某种东西有关。”

    “什么?”关潼生吓得跳起来,“兵部?东西制造?武……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