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作者注:北宋时期,杭州属于两浙路下属的辖区。为了方便理解,今后一律使用浙江一词。便于读者阅读。本书风格轻松,史学家不可深究。)

    到了浙江担任知府,林星还是一如既往地贯彻自己的执政方针,先要了解整个浙江的民生情况。其实关于林星的执政风格,许多人非常不能理解。就连跟随已久的阿三,也一知半解。在北宋的官员当中,从来没有哪一位将民生放在第一位的。一般官员大多是顺应上司的喜好罢了。朝廷命官揣测圣意,地方官则揣测上级的官意,此所谓上无愧于君。至于下无愧于民,则多半是句空话。

    面对众人的不理解,林星也不解释,谁让咱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好青年呢!

    要了解民生,当然要深入基层。因此这几天的出行,都少不了薛鹏这个向导,此人虽是京官,但在杭州呆了几年,见识不必土生土长的浙江人差。如果说一开始薛鹏还有点桀骜不驯,目中无人的话,那么经过西湖之行,林星的表现或多或少让薛鹏收敛了不少。

    话说这一天,林星、阿三和薛鹏大清早就出了杭州城,沿着田野一路前行。清晨的郊外农夫劳作,辛勤耕耘,一片繁忙景象。

    和岭南的农村不一样,浙江一带的农田多种植蔬菜瓜果,花卉药材,粮食作物倒是较少。这或许是地域差异的缘故。由于浙江靠海,浙江人多以海鲜为主业,辅以部分的粮食,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大面积栽种花卉蔬果这些品种。

    这倒是新鲜!林星微笑着看着田里忙碌的农夫,不到此间地,不知此间事,果然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特色。自己要在浙江大展拳脚,应该根据当地情况来规划蓝图。

    因地制宜,这也算是科学发展观的一种体现。

    三人走了十几里路,视察了几个郊村,访谈了十几个农民,初步形成了基础认识。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渐渐升至中天。薛鹏擦了擦汗,道:“大人走累了吧!来,我们先到田埂上坐一下,歇歇脚,喝口水!”

    林星点点头,三人遂步至阴凉处休憩饮水。

    薛鹏望了望郊野,道:“大人,走了一上午了,该看的也看完了。是不是觉得没什么意思?乡下农村就这么回事,看一眼就够了。等下我们还是回程看商业好了!”

    农村确实是那么回事,城里也差不多。虽然北宋时期的杭州,确实比当时的广州繁华不少,商业更加发达,商品琳琅满目,商人精明能干,但对林星这种生活在新时代,见识过现代杭州、广州、上海和北京这些大都会的繁华之人来说,无论北宋的杭州再怎么热闹,也不能给林星一种惊艳的感觉。更何况经过林星在广州的半年发展,那是的杭州其实并没有比广州好到哪里去。

    有时候在府中阁楼上看看外面的杭州城,其商业之盛况,也就尽收眼底了。

    虽然对杭州的商业意兴阑珊,但林星还是无话找话说:“薛大人,不知你对浙商怎么看?”

    原本话语寥寥的薛鹏,一提到浙商这个话题,顿时话意高涨,口沫横飞道:“大人,不是我薛鹏吹,您这个问题,问我薛鹏是问对人了。你且听我给你细细道来,你看看我说得对不!”

    润了润嗓子,薛鹏说道:“说起浙商,人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古代的越王勾践和陶朱公范蠡。大人想必知道,当时的越国,即是今日的浙江。越王勾践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人,但是他为了复国,卧薪尝胆,开荒垦田,重农重商,这些都是商人行径,而且他那种坚忍不拔,辛勤经营,正是浙商的风格。至于陶朱公,更是名闻天下。想那范蠡助勾践灭吴之后,舍弃高官厚禄,泛舟太湖,游历天下,做尽天下各国的生意,赚尽天下权归的银子,不可谓不快意人生。陶朱公一生经营商业,农业和牧业,在商场所向披靡,无往不利,最难能可贵的是,陶朱公常常是赚的千金之后,又仗义疏财,千金散尽,这份潇洒的气度,实乃浙商始祖!”

    他边说边比划,对陶朱公范蠡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说完陶朱公,薛鹏又道:“从陶朱公之后,浙人逐渐表现出经商的天赋,浙江的商业也越来越发达。但受制于地形因素,浙商多半是在近乡买卖,较少外出。直到隋朝年间,隋炀帝杨广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北粮运,开凿了横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一举将天下连成一体。此举让浙商走出去经商的想法,变成了可能。这一时期,浙江商业迅速发展,丝绸业,瓷器业和造纸业相当发达,不仅名扬天下,更有不少浙商,如李邻德、李延赤、张支信、李处人等人乘船横渡东海,到岛国日本去做生意,浙商之名更加响亮!”

    这一点林星倒没有想到。当年劳民伤财的这条京杭大运河,在连通南北的同时,也方便了各地商人外出经商,加速了各地商品的流通,繁华了各地的市场。

    这些都是陈年旧事,意义不大。林星亟待了解的是:“不知今时今日的商业和浙商又是何种局面?”

    薛鹏顺着林星的提问回答道:“时至今日,浙江商业兴旺发达,堪称天下之最。一来倚仗京杭大运河发达的水路,二来杭州是个通商口岸,商品进出繁忙。现在的杭州城珍奇荟萃,商贾并辏,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货物琳琅满目。珠宝玉器,珍异花果,时新海鲜,山珍野味,绫罗绸缎,奇器宝物,应有尽有。”

    林星听得心花怒放,拍拍腿道:“好啊!想不到此处商业如此兴盛!”

    旋又感叹道:“这样的话,看来我这个当知府的,也没什么好做的了!就算勉强搞出些什么名堂,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薛鹏摇了摇头,不无感慨道:“大人此言差矣!辖区商业虽然发达,商贾不少,但仍有隐忧,制约着杭州,乃至整个浙江商业的发展!”

    林星奇道:“哦?是什么隐忧?”

    薛鹏说道:“天下万事,离不开一个钱字。制约浙江商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正是钱。”

    “钱?”

    薛鹏点点头,叹一口气道:“不错!大人别看杭州商业发达,但其实都是些小商小贩撑起来的,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商贾,像陶朱公那样富甲天下的商人,世间再难出第二个。浙商都想把商业做大,但是苦于没有本钱,无法扩大经营。平时繁华一下闹市,倒还可以,想要在天下搞出点响当当的名堂来,却是不容易。”

    他顿了一顿,又有些痛心疾首道:“正是这种情况,催生了杭州一个特殊的行当。那就是地下钱庄。地下钱庄依托当铺,赌坊和银器坊暗地存在,大肆发放巨额高利贷,息钱高得离谱。但仍然有不少基于扩大商业的商贾,走进了地下钱庄的陷阱,其结果往往是非但没有扩大商业,反而因为利滚利的息钱,导致债台高筑,最终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林星意外道:“还有这种事情!”

    薛鹏点点头,道:“大人,你知道这里地下钱庄的同行拆借息钱是多少么?”

    林星问道:“多少?”

    薛鹏苦笑着摇头道:“说出来大人都不相信!最简单的隔夜拆借,借一百两银子,第二天就要还一百零五两,息钱高达五两之多!”

    林星倒吸一口凉气,惊道:“什么!”

    看来,要借助招商银行的招牌,好好整顿浙江的金融市场了!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