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祖辈辈生活在坦桑尼亚北部埃亚西盐湖周围的哈扎斯部落,恐怕是整个东南部非洲、乃至整个非洲大陆上最古老、最原生态的部落了。

    哈扎斯人属于正宗布须曼人嫡传,而号称“丛林猎手”的布须曼人是非洲东部最古老的族源。早在50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就游牧在南部非洲广袤的原野上,他们身材矮小(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仅1.5米)但健壮,是非洲最杰出的天生猎手。他们很早就学会用各种矿物、石灰、油脂和烟灰调成特别颜料,在岩壁上绘出生动而千年不褪的狩猎壁画,这些画有许多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为珍贵的古文明遗存。

    光阴荏苒,当年雄踞非洲东南的布须曼人已风光不再,大多数已融入现代文明,开始或工或农、或矿或牧的新生活,惟独哈扎斯这个仅剩1000多人的小部落,却一如既往地恪守着5000年来的游猎传统,成为布须曼游猎文明的活化石。

    今天的哈扎斯人和他们的祖先一样,栖身在灌木林深处、低矮的茅草屋里,钻木取火,过着代代相传的、狩猎和采集相结合的俭朴生活,他们甚至仍像祖先那样**身体。

    和祖先一样,哈扎斯男人都是天生的好猎手,他们以骆驼般的耐渴能力和找水本能著称,是地球上最耐饥渴的人类,可以连续几十天甚至几个月不喝一滴水,他们能在浩瀚荒漠中准确辨识出含水且无毒的植物块茎,依靠咀嚼它们获得水分补充;他们使用和矮小身材不相称的巨大弓箭,用蘸有毒液的花岗岩箭头猎取长颈鹿、斑马和羚羊,不论是猎手、武器还是猎物的形象,都和5000年前壁画上完全一样。

    和祖先一样,哈扎斯女人依靠采集贴补家用,她们采摘的猴面包果是最稳定的食物来源,她们寻得的野蜂蜜则是哈扎斯人和外界物物交换的硬通货,这和当年也并无什么区别。

    哈扎斯人不但没有现代社会结构,甚至一直没有酋长、国王,而是靠亲戚、血缘结合在一起,他们有首领,却只有类似体育比赛裁判那样的权力,而且都是一次性的,狩猎、迁徙之类重大活动之后,首领也就功成身退,变成一介平民,下次活动时选出的首领,通常是全不相干的另一个人,这点也和5000年前一模一样。

    哈扎斯人的语言也是非洲乃至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叫做“咔哒语”,特点是所有词汇都是由舌头发出的不同“咔咔”声组合而成,这种语言和这个部落一样,已成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他们的舞蹈也一样,不论是少女的“爱情舞”还是男子汉的“羚羊舞”,都保留着几千年的原始风貌。

    可这一切也许即将结束了:日前,坦桑尼亚政府和一家阿联酋公司达成协议,打算把哈扎斯人世代居住的领地开发成一个大型豪华狩猎度假村,在这个度假村里,只要有钱,任何人都可以坐上丰田“陆地巡洋舰”吉普,带上雷明顿猎枪,去尽情过一把狩猎的瘾。

    政府认为这是一举两得的美事:不但政府可以增加收入,哈扎斯人也可借此融入文明,改善生存状况。但哈扎斯人却不领情,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动了多次抗议。

    哈扎斯人的理由很简单:他们对传统的生活模式很满意,不想改变,文明也好,现代化也罢,和他们没什么相关。

    从好几百年前开始,先是阿拉伯人、然后是西方人就力图改变哈扎斯人的面貌,他们力图用宗教开路,但伊斯兰教也好,基督教也好,这种在世界许多角落无往不利的思想武器却在无畏的哈扎斯猎人面前变得苍白无力,哈扎斯人至今仍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图腾崇拜;独立以后,政府先是鼓励他们发展农业,后来又希望他们发展牧业,但他们却毫无兴趣。

    哈扎斯人对外界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冷眼旁观,他们仍习惯钻木取火,用鸵鸟蛋壳盛饭盛水,不上学,不使用货币,不穿衣服,不使用西药。他们宁可住在漏风漏雨的茅草屋里,却不愿住进政府提供的铁皮屋,理由是雨水打在屋顶的声音让他们不舒服;他们也对游客带来的各种风景或美女画报不屑一顾,因为他们认为,哪里也没有自己的故乡美,而那些美女更是奇丑无比——哈扎斯是以臀肥为美的,这和5000年前的祖先别无二致。

    如今哈扎斯人和政府、和阿联酋公司仍在顶牛,前景如何尚未可知。一些外国游客纷纷发出呼吁,要求保护这个“原生态”的古老狩猎部落。但问题在于,这种把活人当作化石人为封闭起来,供那些“非原生态”的现代人观赏的做法,是不是真的符合人道主义?

    即使真有心如此,前景也殊未可乐观。近几十年来,农垦区、畜牧区的发展已蚕食了大片哈扎斯人传统的猎区,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在剩下的猎区内,斑马、羚羊和长颈鹿的数量也在锐减。这一切都在威胁着哈扎斯人的原生态,把他们逼进越来越蛮荒的丛林深处,他们还能向何处去?

    何况,哈扎斯人本身也在缓慢发生变化。他们已开始嗜好香烟,不惜把辛苦采集的野蜂蜜全部换成烟卷;他们中有些人已经开始谈论穿衣之美,甚至讨论是否该在村子里修建公厕。

    争论仍在继续,不论结果如何,相信总会有一些世代相传的东西,无可奈何地随风飘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