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夏之交,是农忙季节,也是春收时节,油菜籽下来后,没有时间去山上拾柴禾的农家就把油菜的秸秆当柴烧,而油菜秸秆是易燃物品,农家的房屋又是小木屋,加上这几天的天气是风干物燥的,很容易引起火灾.每年的这个时节都有农家小木屋被大火吞噬,弄得很凄惨。后来,大家经过多次走访调查发现,火灾家庭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不注意家庭卫生。其实,说起农村,城里的人都会想像,蓬头垢面,灰不溜秋,面黄肌瘦的一群人,农村人都是这样吗?其实不然,农村人有农村人的面貌,农民每天跟土地打交道,身上沾点土气是真,但农家人并不因为自己是农民就故意把自己打扮得多么凄惨,衣服再旧,也就洗得干干净净的,即使破了一个洞,也是拿针线密密地缝过去的;屋子就是四处漏风,即使是泥土屋,也会拿高粱笤帚扫得一尘不染的。只有少数人家,不注意卫生,潦倒过日,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不愿意自己周围有悲剧发生。孩子从来不说假话,童言无忌,因此,监督大家讲究卫生的任务就落到正在上学的孩子们身上了。

    老师把红纸裁成两寸宽,四寸长的长条,用毛笔在上面写上“最清洁”、“清洁”、“比较清洁”、“不清洁”……然后,每个生产队找一个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交代检查事项。不必说,我们生产队就是我了。我吧全生产队的小学生算了一遍,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小组长,交代检查要求,重点检查地点,然后分发红纸条。当然,我们都希望每一个家庭都是清洁的,领纸条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领“不清洁”的,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领了几张。为了防止大家走过场,碍情面,四个小组出发后,我单独又组成抽查组,突击抽查。

    检查的同学还算认真,检查了柴房、厕所、厨房,还有鸡舍、鸭舌、猪圈、牛栏,综合大家的意见,再给被检查人家贴上纸条。我抽查了几家,结果还算满意。当然,遇上有人家被贴上“不清洁”的,说话就有些不好听了,我们督查组的几个人就再检查一遍,首先肯定检查组的工作,然后指出哪些地方是卫生死角,确实是不清洁,直到人家心服口服为止,并提醒,下次检查的时候不要被再发现卫生死角。贴上最清洁的人家,见了我们检查组高兴得不得了,自豪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等到有人去家里的时候,特别引给客人看。而那些得了“不清洁”的人家,早早地就把纸条撕下,拿起笤帚打扫自家的庭院。

    因为农村脏、乱、差是多年的陋习,靠一次、两次的检查是起不了作用的,检查就成了一次运动,检查也不是有规律的检查,更多的时候是突击检查,就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检查,只有老师通知去办公室领纸条的时候才知道今天要检查,给很多家庭摸不准时候,干脆就天天打扫,卫生自然就好了许多。从第二次检查开始,我们就发现,很多人家已经把柴房整理了,猪屎牛粪清理得干干净净,草木灰也不在灶下堆了,扬尘也扫了,从柴房到厨房灶下也见不到巾掉罗须的草草了,不过,检查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农家对打扫卫生也就不再马虎了,很多人家弄得是一尘不染,连检查的人都啧啧称赞。

    因为检查要求规范,晒垫不准和草木灰一起放,柴房到灶下不得有株连,扬尘不能起吊吊(成串),灶下的灰不能堆得太多,腊肉不能挂在灶门上……检查的次数一多,农家就成了习惯,检查不检查都无所谓了,检查停止了一、两个月,突然,学校通知突击检查,说是油菜秸秆下来了,尤其要突出检查。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索性以后就不检查了。后来,经济发展了,城乡交流多了,农家自己开展了厕所运动(把厕所和猪圈分开,浴室和厕所分开),丢掉了多年烧柴的习惯,烧煤球,用沼气,用电,退耕还林后,更多的农家青壮年外出打工,挣回了钞票,修盖了漂亮的小洋楼,修葺一新的农村跟城里人家不相上下,脏、乱、差离开了农家,甚至比城里人居住得还要舒服,因为他们除了房子是钢筋水泥外,还有田地里的庄稼,还有那绿色的田野和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