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清军来啦

    今天,是紧张的一天,因为清军终于来了,就在几十里外的蒙城扎下了大营,如今正在大摇大摆的整顿呢。

    说起蒙城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但说起另一个人大家就是如雷贯耳了,那就是庄子,就是那个庄周梦蝶的庄子,而蒙城就是先哲庄子的故里!

    蒙城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

    这是先哲庄子故里,是著名的道家文化圣地,也是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

    文庙又名孔庙,始建于元至元21年(1284年),是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文庙自前而后依次为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和大成殿。而今,这里殿前殿外都是马匹的排泄物,与孔子像遥遥相对。

    满族清军对孔子可没有多么尊重,要知道人家几十年前还在东北那块熬鹰捉兔呢,也就是这些年有了改善,但还是野性居多。

    清朝定孔子尊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那是后来的事,这还是为了安抚那帮子脑残的的文人士子特意做的秀!

    这帮子满人居多的大军可没有那帮子文人对孔大爷的个人崇拜!是以,悲惨的孔老夫子只好与些畜牲共处一殿了……

    说起蒙城就不得不说起一个名汤!这个名汤可不一般,它可是皇帝赐名的!这其中是有一段故事的: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游访江南路过蒙城,走得又饥又渴,傍晚,到一家客店投宿,店主是位老妈妈,还有她的独生女儿。大家不要误会,这可不是皇帝和一对母女不得不说的故事,也不是狗血的皇帝微服私访与农家女相恋的剧情!

    这位老妈妈见来了几位贵客,虽然风尘满面,穿戴却十分整齐,观那主人身材魁伟,气宇轩昂,手摇一把撒金折扇,更显得风流潇洒。店家婆笑脸相迎,一面端茶,一面吩咐女儿杀了两只肥老母鸡,用沙锅煨炖。

    时值初夏季节,乾隆和侍从坐在院中,一边饮茶,一边闲聊,等待用膳,谁知直等到日落月上柳梢,还不见店家送饭,乾隆饿得饥肠漉漉,命侍从前去催促,店家回答说:“鸡汤没煨好,请客官再稍候。”

    乾隆心中不耐烦,步出小店,看个究竟,只见店家婆正在门前月下磕麦仁。乾隆问道:“老妈妈,磕麦仁做什么呀?”店家婆答道:“俺这里没有稻米,都用麦仁烧稀饭吃。”乾隆双手捧起一捧白花花的麦仁走进厨房,对店家婆说:“把这麦仁放进鸡汤锅里好吃吗?”姑娘微笑道:“会好吃的。”说着掀起锅盖,乾隆把麦仁放了进去。

    乾隆回到院中又等了半个时辰,忽闻一阵扑鼻的香味从厨房飘来。姑娘盛了几碗鸡汤,放入麻油、胡椒等调料,用托盘端置桌上。

    乾隆品尝了一口,味道十分鲜美,用竹筷一捞,鸡肉已经脱骨,与麦仁混和在一起,吃起来胜过皇宫御宴!乾隆连吃三大碗,赞道:“美哉!好汤。”

    乾隆膳后问侍从道:“这鸡汤炖麦仁叫啥汤?”侍从心想:自古君无戏言,皇上说是啥汤就是“啥汤”。于是便顺口答道:“啥汤。”

    乾隆又问“啥汤”的“啥”是哪个字?

    侍从本是为迎合皇上的心意,哪里考究过“啥汤”的“啥”是那个字呢,狡黠的侍从急中生智,想起皇上在月下久等鸡汤的情景,于是便编造了个生字:月光为伴,一边为“月”字,另一边皇上为天子,“天”字为上头,久等的“久”字放在下边,并取其谐音字“韭”代之,这样便造出一个“啥”谐音的“sa”字。

    乾隆看看也像个字样,但觉得眼生,记不清什么时候在康熙皇爷字典里似曾见过。于是命侍从取出文房四宝,提笔写“sa汤”二字,下边题了“乾隆御书”留给了店家。

    店家婆不识字,把乾隆题字拿给当地一位有学问的人看,那人一看,大吃一惊,说是当今乾隆皇帝的亲笔题字。

    事后店家请木匠精心制作了一块招牌,将乾隆题字刻在上面。

    过往行人见此招牌,都来品尝乾隆皇帝品尝过的“sa”汤。从此,小店生意十分兴隆。其他店家见此,也模仿乾隆御书“sa汤”字样做出金字招牌,开起了sa汤店,并在汤内加鸡蛋,味道更加鲜美,久而久之,蒙城的sa汤便远近闻名。’

    如今,也有一个人在喝着这汤,这人可不是康熙,也没有康熙的骚包样,因为其人实在是煞气太重!一旁烧汤的大妈看着眼前满脸横肉的汉子不禁怕的直抖,跟害怕人家强奸她似得,只是谁要是强奸他,那人恐怕会减寿的!

    大冷的天气,这人几乎光着脑袋,仅仅只有脑袋顶上有一小辫,此人正是姓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

    这一咗小辫可不是那个时空中泛滥的清剧中的样式,而是脑门顶上一小撮毛,四周光溜溜,活像一个小孩子的头,但那张满脸横肉的脸可不是很可爱!

    而多铎脑袋顶上的那一嘬鸟毛也是有讲究的。

    其实,说起剃发蓄辫,只是十七世纪中叶满洲人入主中原以后所形成的习俗,而在此之前,中国人是不剃发蓄辫的。《韩非子》说:“古者披发文身。”这说的是上古时代先民未开化之时的事。进入文明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祖先便有了美的概念,头饰也就发展起来,而且,慢慢演绎出一套套较为繁缛的礼节。自从孔老大爷发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的圣训以后,捍卫头顶上的青丝,则不仅仅只是一种审美的需求,而且具有了伦理的意义。于是,绾发结缨戴冠,郑重其事,丝毫也马虎不得。不但要求中原人如此,而且对于偏处四边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要求,如《汉书》曰:“终军上书,请受大冠长缨,以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乃使越王,越王请举国内属。”此风愈炽,削发也就演变成一种处罚的方式,只有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才执行削发示惩。三国时的曹操,因为马踏麦田触犯了自己所定的军纪,于是剑削青丝以谢军中。自秦汉至于明清,头发不可毁伤的祖训更是深入骨髓,不可更改。

    也就有了王大官人当天削发代首,指天言誓之事。

    满族起于塞北,满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也许是由于骑马的缘故,很早就有了结辫的习惯。满族人的祖先金人,就是剃发蓄辫的民族,其发式是“半剃半留”,于额角引一直线,线前面的头发全部剃光,线后面的头发结辫垂于脑后。究竟这种习惯始于什么时候,保持了多久,现在难以确考,但至少可以肯定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

    李心传载:“建炎三年,金元帅府禁民汉服,又下令髡发不如式者杀之。”《宋史》记载宋将刘琦抗金事迹时说:“是夕,天欲雨,电光四射,见辨发者辄歼之。金兵退十五里。”

    大约是祖先有此强迫削发之先例,几百年之后,当满洲的八旗兵势如破竹地越过山海关,开入关内,推翻业已腐朽的明朝,确立清朝的统治以后,清朝统治者便开始强力推行剃发蓄辫制度。历史上1645年,清顺治皇帝发布命令,宣布“自今布告以后,京城内外,直隶各省,限旬日尽行剃完。若规避惜发,巧词争辩,决不轻贷”,臣僚不得论奏剃发,否则“杀无赦”〔2〕。此即为历史上著名的“剃发”。从此,头发之去留,不再是个人的喜好,也不再是一个伦理的问题,而是上升成了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清朝统治者为了彻底从精神上征服汉人,是把剃发作为一种表示归顺的标志,为此,不惜以死要挟,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对汉人来说,当然无法接受,一缕青丝,不仅受之父母,而且成了忠于明朝的象征,这是千万不能剃掉的。为此,汉人奋起反抗,口号是:“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

    汉人反抗了,而且反抗异常激烈,满族统治者的镇压也异常残酷。血风腥雨之下,演出了多少惨不忍睹的历史悲剧,江阴十日,嘉定三屠,多少人头落地。最悲壮的莫过于“江阴十日”,是年农历六月二日,江阴人在闫应元、陈明遇的率领下誓死捍卫头上之发,誓死效忠明朝,坚守城池八十一天,杀死清兵七万五千人,有六万七千壮士战死于城墙上下。城破,清军纵兵屠杀十日,直到满城杀尽方才封刀。有十七万多军民死于清兵刀下,仅有五十三名老小幸免于难。有诗为证: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其实,满人的这个辫子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平定天下,定鼎中原’的意思!

    而我们的王大官人当然不会让其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