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五年规划

    经过金川门讲话后,不仅众学子幡然醒悟,连王维自己都有些清醒了,回想起这段时间自己虽然忙的头不见尾的,但总没有个章法!

    深深的自我反省之后,王大官人打算为自己,为大明做一个细致的规划,它的名字叫做大明第一次五年规划!

    当然这个规划仅仅存在王维的心中谁都没有告诉,因为王维规划的太惊世骇俗了,再说如果说了出来却又达不到,这不丢人嘛!

    在规划中,王维结合后世的一些比较适用于大明的知识以及管理方法,王大官人将要实现的目标定的算是比较低的(当然这是在王维看来),毕竟现在的时局实在是太过糜烂!具体的规划确定了王维在以后的五年内将要做什么,具体内容什么。

    五年规划使得王维在以后的日子中做事更有章法,分得清轻重与前后!

    而且极大的提高了王维处理事物的效率,使提高了大明朝廷的效率,得王维在以后的日子里有了更充沛的时间来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而王维效率的提高同样也算是大明政府效率的提高,如此做来,更有益于国家更有益于百姓,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多的事这可是人类一直以来的追求!

    六艺大学的成立,标志着士子从此由大明普遍的浮夸型向实用型转变,大明军队的知识化,以及对于人力的合理分配。而王维的‘讲究实用、勇于创造’等学术主张,必将越来越影响深远……

    至于六艺大学的开学典礼的流程根本就是新军成立典礼的翻版,只不过王大官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练,所说的话更有诱惑力更加煽情罢了!

    开学典礼后,由于作出了五年规划王维的日程都是固定的,每天要做什么,每天应做什么,每天打算做什么。

    这使得王维有了闲暇的时光,但闲暇下来的王维什么也做不了。其实做皇帝真的很无聊!孤家寡人,是做皇帝最好的写照!

    转眼间就到了七月末,天下大势依旧如同历史中的一样,李自成被满人打的一退再退,已经成了缩头乌龟了,都已经退缩回了西安附近。

    而五月初二这是特殊的一天,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进驻北京了!

    听身处北京的锦衣卫探子传来消息多尔衮将于八月八日,迎接清顺治帝进北京,虽然多尔衮占着实权,但人家毕竟是名义上的皇帝嘛!而到那时北京将开始成为清朝都城!

    另一方面身处四川的张献忠在这几个月内也是没闲着,攻克泸州后,于六月二十日占领川北重镇重庆。从汉中逃来的瑞王朱常浩、巡抚陈士奇、兵备副使陈纁、知府王行俭等一批明朝宗室和官僚,被义军俘获并处死。

    七月初四日,张献忠命刘廷举守重庆。他亲自率义军,分三路向四川首府成都挺进。沿路州县“望风瓦解,烽火数百里不绝,成都大震”。四川巡抚龙文光由顺庆驰援成都,又调总兵刘镇藩及附近土兵守城。

    王维也吸取先前的教训,督促四川残余部队收缩进行抵抗,王大官人还振振有词的说这叫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斗策略!

    那里目前已成胶着状态,特别是在秦良玉得到王维的封赏总领四川后,以堪堪抵御住了张献忠的部队。再加上王维近前颁布的法令更使得张献忠等部的军心不稳!这也使得张献忠停下来进攻的脚步!

    如果说王维近前颁布的法令张献忠来说造成的结果是军心不稳,那对其中的李自成部来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由于李自成部对敌清军失利后收缩了防线,江北四镇中的黄得功部在王维的命令下出击庐州,兵不血刃的拿下来颍州,为将来反攻回北京打下来桥头堡!

    颍州,也就是现在的安徽阜阳,别看在现代这里贫穷落后,在明朝的时候那可是著名的地方,老牌的中原州府!

    颍州是一座古城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地处中原腹地,土地肥沃,西周时期即为胡子国国都;战国时期为楚邑;秦汉以来,为历代郡、县、州、府所在地。

    宋代进入鼎胜时期,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多年,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四人同与杭州西湖齐名的颍州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留有“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等赞美颍州西湖的千古佳句。

    颍州西湖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为唐、明、清历代名胜。

    明代《正德颍州志》载:西湖“长十里,广三里,水深莫测,广袤相齐”。《大清一统志》云:“颍州西湖闻名天下,亭台之胜,觞咏之繁,可与杭州西湖媲美。”颍州西湖景色之美,四时俱佳,招徕不少文人志士出守颍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旅游胜地。从宁代起有北宋词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苏轼、宋代中书侍郎吕公著等七大名人知颍州,为古颍州西湖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留下了113首著名诗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诗人的诗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占四人,还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苏轼曾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颍州西湖在古代确为天下西湖之冠,但后来由于黄河泛滥,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复存在。现仅存“会老堂”等建筑。

    安徽颍州西湖承袭着很多美妙的记载和传说。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第一次到颍州西湖就感叹相见恨晚:“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汝阴西湖,天下胜绝”,后来又七到颍州,竟选择终老颍州西湖。同样是北宋文豪的欧阳修的学生兼友人苏东坡,任颍州太守时也赞美颍州西湖:“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把颍州西湖提到与杭州西湖同等的地位。历史上,中国有杭州、颍州、扬州、惠州“四大西湖”,最有名的就是杭州西湖和颍州西湖。《大清一统志》说:“颍州西湖闻名天下,亭台之胜,觞咏之繁,可与杭州西湖媲美。”然而,近代以来,杭州西湖继续被奉为“天堂”,颍州西湖却令名不彰,渐至湮没无闻,今天不少本地人都不太了解颍州西湖,没有领略过家乡门口的千古绝胜。这是为什么呢?

    颍州西湖的历史远比杭州西湖悠久。早在公元前1040年,周康王册封的妫髡因迷恋汝坟西侧的一湖碧水,在这里建立御花园,这便是后世的颍州西湖。而此时,今天的杭州城区仍是海潮出没的沙洲,此后1100多年的东汉时期,才逐渐形成后来的杭州西湖。颍州西湖的面积也比杭州西湖大得多。杭州西湖历史上曾有10平方公里水面,而颍州西湖则曾长期保持在30平方公里的规模。

    颍州西湖"平湖十里碧璃",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西北在地上。千百年来,吸引了众多文人名仕到此游览,写下了许多炙人口的诗篇。历史上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比美。

    在现代1971年夏季,基辛格博士访华点名要去的西湖就是说的颍州西湖,可见当时颍州西湖在海外的名气如此之大。而周恩来总理为避免尴尬妙语转改杭州西湖!

    作为一个现代人,没有机会领略颍州西湖的美可以说是一个遗憾!而王维也一直都有些纳闷一个连小山坡都没有的地方的湖怎么会有堪比山水如画的杭州西湖的美!

    即使是在这明末颍州西湖也正在缩小并逐渐消失,所以,王大官人打算以后有机会就领略一下颍州西湖之美!因为以后可能就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