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没有追回诏书的行动,但他的思想活动却是十分活跃。

    首先,他在心里自己检讨了先前下诏书的轻率之处。张可大在奏折里已经提到了逆贼掌握了东江和成山卫,贼首的家奴都混成了游击将军。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自己只提到了苏州府和逆贼,其余各方面该怎么处置都没有提及,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疏漏。

    但转瞬之后,崇祯又在心里为自己开脱起来。高起潜这个奴才还算是干练之人,他替自己巡视辽东军情粮饷也已有半年,从未有异常回报。可见,祖大寿等人及关宁军应该还是忠心的。东江不过是一些孤悬海外的岛屿,祖大寿必定是不够上心,所以被黄氏小贼乘虚而入了。对,肯定是这样。这小贼在江南都能悄无声息地经营,更别提东江这样的地方了。嗯,到时候以辽东军剿灭东江,登莱大军平叛成山卫,易如反掌!哼哼,朕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让张可大先剿灭贼首,其家奴自然不用忧虑,实在是上策。

    想到这里,崇祯不觉就开心起来。不过,把苏州府上下官员一律擒拿问罪,还是不妥。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崇祯马上又有了三个想法。

    第一,崇祯指望着大臣们能够指正其误,把他的手诏封还。他也做好了“从善如流”的准备。如此一来,既解决了问题,还能君臣共同演绎一段佳话,流传后世。可惜的是,这一帮子内阁大臣没有人敢在气头上顶撞皇上,这道诏书竟然十分顺利地就传了出去。

    没关系,没了第一,还有第二。崇祯还开始指望苏州府的文武官员们能够深刻反省,戴罪立功。他心里头已经想好了,只要这些官员认罪态度诚恳,他就从轻发落,只将这些人革职了事,将来还可以视才录用。但是,这个指望如今也成了泡影。这帮子乱臣贼子,不思皇恩浩荡,竟然敢投靠黄氏小贼!将来抓住了,必要个个诛灭九族!

    所以,现在崇祯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指望。大都督张可大,朕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可别让朕失望啊!只要能一战克贼,其他的都是小事!可惜,张可大不知道崇祯皇帝对他的这般殷切期望。此刻,他正抱着必死的决心,领着将兵向苏州府进军。

    话说1633年11月1日,黄复华得到京城消息的第二天大清早,焚香叩拜,经过一番一丝不苟的礼仪之后,张可大也接到了这份诏书。

    接到这么一份诏书,张可大郁闷不已,禁不住就腹诽起当今“圣上”:我的皇上,我这奏折难道写得不够清楚吗?老话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你就不能忍住气,好好地谋定而后动吗?让我带领本部人马出击,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可是,违抗君命,拒不出兵是不可能的。再说,崇祯皇帝对张可大也算是信任有加了,起码没派个太监来监军。当然,这和张可大所部的组成也有关系。

    于是,张可大一边下令集结军队,准备各种军需物资。另一边,他开始安排后事,让儿子带着年迈的祖母,和母亲返回乡下老家,远离南京这样的是非之地。当然,后者都是暗中进行的,以免传扬出去,挫伤士气。不止一次,张可大在他的亲信幕僚面前表示:“这次我们以本部人马,不到八千人,去剿灭黄氏反贼,实在是困难重重,胜算极低。但不管成败利害,我张可大身为朝廷重臣,世受皇恩,决心以一死报国!但诸君不妨保留有用之身,容后再报效朝廷。这一次,大家就不必随我前去了。”

    每一次,当张可大用略带颤抖的声音说出“以一死报国”四个字之时,他都忍不住心中的酸楚,两行热泪不由得夺眶而出。幕僚们闻言都十分感动,一个个难过地低下头去,无言相对。

    尽管如此,张可大还是希望大明国祚昌盛,对于崇祯也没有完全绝望,总认为皇上只是一时气愤过头,乱了方寸。在准备出兵的同时,他想了又想,叫仆人们准备好文房四宝,给皇上写了一封长长的奏折,在奏折里张可大这样写道:臣自当呕心沥血,奋不顾身,为国锄奸。若事有不谐,臣唯以一死相报。只望圣上此后谨慎兵事。贼军强横,非精锐边军不可相抗。或者,以十倍之军,再以良将相领,不然断断不可轻出。把奏折封好,他又叫来一个亲信,让他先把这份奏折收好。如果他此次出征失利,传回噩耗,就把这份奏折立刻送到京城。

    1633年11月4日,忙碌地准备了三个日夜,总算是万事诸备。这一日傍晚,张可大披挂整齐,最后看了一眼已经变得有些空阔的都督府。忽然,他抽出腰间的宝剑,在大厅的柱子上狠狠地砍了一剑,以此抒发了胸中的郁结之气。然而他猛一转身,一边把宝剑插进鞘中,一边大踏步向外走去。到了大门外,他接过下人递过来的缰绳和鞭子,飞身跨上一匹骏马,直奔城外的兵营。一群亲信和亲兵也都跳上骏马,风驰电掣般地追随在他的后边,扬起一溜烟尘。明天一早,他就将领兵出征了。

    到了大营,张可大在大帐里坐定,虽然已经得到过简报,还是再次向中军发问:

    “怎么样,粮草军械都备齐了,人都到齐了吗?”

    “启禀都督大人,已经备下十日的粮草。如今正是秋收之后,我们是奉旨出兵,粮草若有不足,只需要行文地方,就地筹办即可。各部知晓是大人领兵出征,都还照顾,军械也已办齐。至于兵员么,本军在大帐上是两营人马,八千余兵丁。前已核实,实际兵丁计有五千六百二十五人。如今实到五千七百三十九人。”中军一五一十地回报。

    “怎么回事,还多了一百来人?”张可大很是费解。

    “都督大人,共有七个侯爷,五个伯爷前来打招呼,说是自家子侄得了急病,无法出征。但他们都表示,忠于皇事是第一位的,绝不敢因私废公,所以特别派遣手下经历过战阵的家兵前来补缺,有不少都是以数十补一的。”

    张可大听了苦笑不已。这班子勋贵,真是办法多多。花些银两,雇上一些人手,或是派些家丁充数,这样一来,自家子侄就不用出征了,绝无危险。若是出征奏捷,这功劳也不会落到别人头上。但张可大也没有办法,难道还能亲自闯到各个府上去验人抓丁?张可大摇了摇头,说:“罢了,把这些人单独编为一队,别乱了大军阵列。吩咐下去,明日五鼓造饭,辰时出发!”

    1633年11月5日一早,加上自己的家丁亲兵,张可大率领着约六千兵士,自南京城郊向苏州地界进发。张可大也算是知己知彼的少有良将,知道黄复华的水军实力超级强大,自然是不敢走水路,而是领着大军,从陆路,以每日三十公里的速度进军。如此持续行军七日,到了11月11日,这支队伍终于到达了常熟地界。这帮少爷兵们早已经是叫苦不迭。不过,听到探马回报,明天再有个半天光景,就可以接敌,再不用整日行军,全军士气倒也为之一振。再听说,当面的贼军不过一千多人,更是欢欣鼓舞。

    一夜无话,第二天张可大继续领军出发。张可大一边督促着队伍前进,一边留意着附近的地形。多年的战斗生活,使他十分机警。前进了不到二十里路,前面出现了一条小河,对岸不远处有片树林。他连忙派一个亲兵迅速通知前锋:人马暂停,派出斥候过河后进前方树林搜索。

    可惜为时已晚。军士们一口气走了十多里路,身上冒汗,正是口渴之时。一到河边,不等上头下达号令,大家就争着弯下腰去,用手捧起水来喝上两口,润一润干得不行的喉咙。就在这边队形混乱的时候,一声炮响,早就悄然赶来,埋伏在树林中的义军们一跃而起,发出了一片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向着河滩冲杀过来。冲在最前面的义军都是手持连弩,无数弩箭越过不过二十来米宽的小河,成片地射入人群中。同时,一队火炮手也推着炮车走出树林,对张可大率领的“大明亲军”猛烈地射击。顿时,就有一大批明军兵卒倒了下去,鲜血使小河的流水染成了红色。

    张可大不愧是一代名将,他并没有在这种突然的袭击下惊慌失措。此刻,面对前方的危险的局面,他似乎丝毫不慌,就像一座山似的屹立不动。这种镇定迅速传递给了周围的军士,明军的中军和后队并没有混乱,而是在各级将官的指挥下迅速列好了阵势。

    张可大冷静地看着五十米开外的河滩上,在炮火和密得飞蝗一样的利箭打击下,自己的将士们不断地倒下去,只有少数人反应快,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在督战队的引导之下,前队的溃兵并没有冲撞本军,而是从两侧向后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