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主公,可要出兵,强令青州诸宗族献出被他们吞占的隐户流民以及田亩?”

    刘备颇为意动,想了想,方道:“文若,我初来青州,经过连番剿匪之战,虽然根基初稳,但我也不想在青州掀起腥风血雨,杀个血流成河。毕竟我还要在青州待上很久。若是把青州本地宗族豪强清洗个干净,青州百姓又岂能心服?”

    顿了顿,刘备又道:“文若,你且以我之令,与各宗族言,让其主动捐献田地人口,我必有重赏。但切记,不可用强,不可胁迫。自持武力便以势凌人,非是长久之道。再说了,风物长宜放眼量,来日方长嘛。我在青州又不是一日两日。”

    听着刘备意味深长的话,荀彧躬身领命。心中却是在暗道,但愿青州土著们识趣,不然就算主公不打算用强,只怕你们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若是被青州牧府排斥,嘿嘿……

    其实刘备对荀彧之行并不抱有太多希望。就像后世商人对资本的贪婪一样,这里的大户们,对土地和人口的贪婪也是一样的。天性如此,足够的田地和人口,足以让他们胆大包天、铤而走险。

    果不其然,在荀彧三番五次登门后,青州各方豪强宗族很给面子的各自献出了百来户佃户、百来亩土地。对这些在刘备看来只是象征性的东西。各土著们已经是很为心痛了。觉得似乎是在用刀子割自己的肉。

    于是还未在刘备与荀彧作出反应,市井的谣言便已经传得满天飞了。说青州牧刘备不悯本地吏民,不拿在青州扎根百余年甚至更久远的宗族当回事。更有甚者,说刘备垂涎青州本地士绅家族的田地和佃户,打算派兵上门强索……有无数的人,在市井之中说得活灵活现,仿佛他们亲眼看到了刘备派兵上门一样。

    荀彧脾气再好,涵养再高,也只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正是年轻气盛之时。闻得此言,不由大怒,便来禀报刘备,欲请其派兵捉拿妖言惑众者。

    荀彧来时,刘备正左手持了一片竹简,右手持笔,在竹简上认真书写。荀彧不敢打扰,刘备书写完毕后,把竹简往荀彧跟前一递,笑道:“文若且看,我写如何?”

    荀彧接过竹简一看,风轻云淡四个大字墨迹淋漓,顿时便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火急火燎的赶过来,想着如何挽回主公的声望。跑过来一看,正主儿却在练书法。

    荀彧把竹简放在一旁,着急的道:“主公,如今外面流言四起……”

    还没说完,刘备便把案头的一叠方简递了过来,荀彧接过,匆匆一览,发现皆是各地守相上报过来的信息,皆与流言有关。而平原相关羽,在信中更是上书请求出动军队,迅速控制那些在外面肆意饶舌者。

    荀彧看完之后,皱眉道:“主公如何打算?”

    刘备一挥手,朗笑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事实胜于雄辨,且由他说去。”

    荀彧心道,任由那些人说三道四,青州牧的威严如何维持?这些人乱了纲纪,坏了尊卑,岂能轻饶?

    正欲再劝,刘备看着荀彧,认真的说道:“文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散播谣言者,其心可诛。然则谣言已经四散,我若遣将派兵,如何辨别主谋者与人云亦云者?纵然能够抓捕一空,但青州百姓必然会产生恐慌,得不偿失之事,吾不为也。”

    任由市井百姓对自己说三道四,说不恼火,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刘备为了避免造成大范围恐慌,最后还是选择了坐观其变。

    幸好流言止于智者这句先贤的警语不是虚话。谣言传来传去,传了一阵。却始终未见青州牧府拿本地宗族如何了。青州牧府一点动静都没有,别说派兵上门了。吏民们也不是傻子,一见如此,便知道是造谣了。于是再说起青州牧府的流言,便没有人相信了。

    而刘备,在颁布政令,着令青州官田实施军垦,并向流民及家中人口众多而田地寡少者授田时,却暗暗的把这一笔账,牢牢的记在心中。

    他青州牧的尊严不可冒犯。敢撩虎须者,便应做好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