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二小漏蛋子“的媳妇挺“愚嚢”,跟“马二小漏蛋子”一样,是个“窝囊揣”。【小说文学网】

    费目比较喜欢用家乡的土语,比如前面说的“胡芳的大”,就是“胡芳的爹”的意思。上面的“愚囊”之“愚”就是不精明,脑袋不灵光,而“囊”则让费目很为难,在这里讲大概就是“不讲卫生”吧。至于“窝囊揣”嘛,“窝”可能只能解释为“家”了,“囊揣”这个词在词典里是有的,指猪胸腹部肥而厚的肉。

    于是乎,至少费目是这样理解的:“窝囊揣”就是形容这个人一点儿也不大方,无能,还挺猥琐的,跟“愚囊”的意思差不离。

    有一天,费凡跑回家去,跟他的母亲说:“妈呀,我再也不去马驹子家吃黏豆包了,马驹子他妈用手擤完鼻涕,把那手往衣服大衿儿上蹭了蹭,就又去包黏豆包了。”

    尽管这一对算是对色了,又“愚”又“囊”,可“那方面”的功能和能力却极其发达。

    至今,有一件事儿还被村人们津津乐道。

    据说有一天,这两口子正和儿子坐在炕上吃午饭。吃着吃着,两口子突然“来劲儿”了,就在炕桌边行起了“云雨之事”。

    “娘呀,大呀,你们俩脱了裤子干嘛呀。大呀,你怎么趴到娘身上了呀。”

    马驹子还小,挺好奇地问。

    “那啥,驹儿,你先吃着,你娘肚子疼,大给你娘焐焐肚子。”

    “马二小漏蛋子”一边忙活着行云布雨,一边对儿子进行善意的谎言。

    刚巧,这话被王大娘的男人听到了,立刻就在村子的男人们当中传开了,村子里的男人们知道了,村子里的女人们也就都知道了。

    一时间,“焐焐肚子”成了小村的流行语。

    “亲家母呀,来呀,我给你焐焐肚子呀。”

    “去你的吧,赶紧回去给我那亲家婆焐吧,她正肚子疼呀。”

    “哈哈哈哈。”

    亲家公笑得挺来劲儿。

    “咯咯咯咯。”

    亲家母笑得挺来劲儿。

    小村习俗:两家结成儿女亲家,亲家之间是可以“闹着玩儿”的,也就是可能肆无忌惮地相互开玩笑,用荤段子相互挑逗。

    正是因为如此,马驹子过早地知道了男女之间的那种事情。

    马驹子就模仿大人,想给一起长大的丫丫“焐焐”了。

    马驹子的家一点儿都不富裕,可因为是“一棵苗儿”,兜里的糖球儿之类的是不断的。

    他就用这些村里孩子很少吃到的东西去讨好丫丫。

    丫丫喜欢住在同一条街上的马驹子,但更喜欢不住在同一条街上的二狗子。

    这样的事儿是经常发生的,马驹子把糖球儿刚送到丫丫的手,二狗子就满嘴是糖球儿味儿了。

    马驹子为此很是烦恼。

    无可奈何呀!

    马驹子身单力薄,二狗子身强力壮。

    动起手来,马驹子吃亏是肯定的了。

    终于,有一天,马驹子赢了。

    这一天,也就是要上学的头一天。

    一群孩子正在那棵歪脖子老榆树底下玩“嘎啦”。

    现在的孩子是不知道“嘎啦”为何物的,正如那时候的孩子不知“咖喱”为何物一样。

    “嘎啦”是猪腿或羊腿关节的一块小骨头,因为那年月很少吃肉,所以“嘎啦”十分珍贵。

    “嘎啦”是那个年月北方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就像现在孩子手中的芭比娃娃或变形金刚。

    具体玩法是:用花布头儿缝一个小布袋子,里面装上沙子或小米之类的,作为填充物,相当于小皮球。将小布口袋用手掷在半空中,趁着这个当儿,用手去拾起地上的“嘎啦”,可以事先约定拾起的方式和数量。

    玩法简单,那时候的孩子却乐此不疲。所以,现在的家长也不要太责怪孩子玩电脑了,那是现在孩子的现在游戏,只是因为时代不同了吧。

    马驹子就有一副羊“嘎啦”,四枚,先用彩纸包了,浸湿,那玩意儿就成带色的了,再晒干,就可以玩了。

    这一天,也就是要上学的头一天,马驹子小心翼翼地把“嘎啦”从衣服口袋里掏出来,双手捧着,小心翼翼地而又讨好捧给了丫丫。

    不一会儿,那副“嘎啦”就到了二狗子的手里,那双脏乎乎的大手正在笨拙地挥动着,在泥地上划拉着。

    马驹子火了,忍无可忍,不必再忍!

    马驹子鼓足了勇气,说:“我要和你战斗!”

    马驹子不懂“决斗”,“战斗”这个词还不知是从哪儿学来的。

    二狗子气定神闲,说:“战斗就战斗,我还怕你咋地。”

    一场“战斗”就在老歪脖子老榆树底下“打响”了。

    丫丫当裁判,费凡跟胡芳当观众,还有一群孩子当“啦啦队”。

    他们不知什么叫“啦啦队”,可作用是一样的,就是瞎起哄。

    丫丫对马驹子有气,巴不得二狗子得胜,就是马驹子提拉裤子的当儿,她喊了一声:“开始吧!”

    如是,就开始了。

    开始时,马驹子是以守为攻。

    躲着!

    二狗子是拳打脚踢,马驹子是闪转腾挪。

    抽一袋烟的工夫了,二狗子还是一分未得。

    “二狗子,往马驹子的裤裆踢。”

    听得出,不管啥年代,啥时候,啥地点,啥国家,都有吹“黑哨”的。

    二狗子已经累得真不起腰来了。

    这样的“黑哨”简直是在提醒马驹子。

    飞起一脚,正中裤裆。

    “妈呀,疼呀!”

    二狗子“咕冬”一声栽倒在地,打起滚来。

    小孩子们害怕了,哭着,喊着,四散地去找大人。

    马驹子吓得真哆嗦,可嘴巴还是硬的:“该,你咋的啦,话该,谁让你……动丫丫的东西了。”

    大人们来了,二狗子还在地上趴着,丫丫正在一边哭,一边给他揉着裤裆那地方。

    打那以后,二狗子就落下了一个尿炕的毛病。

    长大以后,丫丫因为这次小小的错误,失去了女人一辈子的幸福。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当时,大人们来了,没有脸红脖子粗,没有像现在人那样,动不动就打官司,而是各自骂了各自孩子几句,就没事儿了,小孩子嘛,皮实点儿好。

    马驹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马二小漏蛋子”除了骂了儿子几句,还朝儿子的屁股上打了几巴掌,挺用力的。

    不疼了,也就好了,擦干眼泪,接着玩那没有玩完的。

    马驹子知道理亏,讨好地承诺把“嘎啦”借给二狗子玩到天黑。

    “咱们玩过家家吧,娶媳妇玩。让丫丫当你媳妇儿吧,我给你们‘牵梢子’。”

    小村习俗:那时候的那地方还不知“汽车”是个啥,最高的娶亲规格就是马车了。所谓“牵梢子”,就是给新媳妇赶马车的。

    马驹子的讨好行动或计划在继续。

    二狗子笑了。

    “我不要,我不要丫丫做我媳妇,我大在邻村已经给我说了媳妇儿了。”

    “我就做你媳妇,我就做你媳妇,你那个媳妇比你大,我见过的。”

    “我不要,我不要。”

    “你不要也得要,我就当你媳妇儿。”

    丫丫跟二狗子“胡搅蛮缠”,马驹子在一旁坏笑着。

    费凡回家了,因为费璋不让他玩“过家家”之类的,说那是伤风败俗,玩了就会挨打的。

    胡芳回家了,因为胡荣河不让她玩“过家家”之类的,说大姑娘就得有个大姑娘样,不能再跟小子们一样地疯了。

    傍晚的时候,二狗子的娘急急忙忙地跑进了费家。

    “凡呀,你看到我们家狗子了吗?他先刚不是跟你们在一起玩了吗?”

    吃晚饭的时候,丫丫的大急急忙忙地跑进了胡家。

    “芳芳,你看到我们家丫丫了吗?她先刚不是跟你们在一起玩了吗?”

    费凡和胡芳的回答是一样的:“不知道啊,我先回来了,后来马驹子跟他俩在一起了。”

    两个家长这回可真急眼了,慌忙告诉左邻右舍,分头去找。

    “驹子,你看到二狗子和丫丫了吗?”

    好不容易,“马二小漏蛋子”找到了正在往家跑的儿子,问。

    “大呀,二狗子跟丫丫在场院的草垛里。丫丫说她肚子疼,非得让二狗子给她焐焐。”

    “呀呀,这两个小牲口。”

    “马二小漏蛋子”一听,一跺脚,当然明白了,他可是这一专利的“发明人”哟!

    一大帮人赶到了场院,草垛上扒开了一个窟窿。

    村长胡荣河带头把那窟窿挖大。

    窟窿里,二狗子和丫丫都脱得光溜溜的,搂在一起相互焐肚子呐。

    “二狗子、丫丫,穿上衣服,快点儿出来吧!”

    胡荣河臊得满脸通红。

    “好呀,二狗子他娘,你看看你这儿子吧,多缺德呀,我们丫丫可怎么见人呀。”

    “哟哟,丫丫他大,这可是你家的闺女勾搭我家小子呀。”

    窟窿里没有动静,两个孩子的家长动起了肝火,眼瞅着就要动手了。

    看热闹的越来越多,小小的村子,难得热闹一回,难得热闹一会儿,能不好好地参与参与嘛。

    “哎呀妈呀,这回这脸可丢大发了。”

    “啧啧,瞅着这俩小孩儿平时挺老实的呀,怎么干出这样不要脸的事儿呀。”

    这是吃饱喝足后的最好谈资,千万不能错过。

    人们议论纷纷。

    这是在火上浇油,二狗子的娘和丫丫的大的火气更大了。

    二狗子的大和丫丫的娘也跑了来。

    两对人马撕扯在了一起,在草垛上打起了滚儿。

    “都停了吧,再不停了,我就把这垛草给点把火,烧了!”

    村长高明,急中生智,想出了这样一招。

    果然奏效。

    两对大人爬了起来,满身的草渣子。

    两个孩子钻了出来,满头的草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