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胡一刀在除夕夜里真的就遇到了一头猪,准确点儿说是在除夕夜的后半夜!

    除夕夜的后半夜,整个小小村子已经睡得像死过去一样了。【小说文学网】

    小村子已经睡得像死去的一样,胡家却是整夜不能合眼的,用毯子把小窗子捂得严严实实的,以免向外泄露出哪怕是一丁点儿的灯光。每个人连说话和走路都要将声量控制在最低的程度,就连针落到地下也是要吓一跳的。

    这一家老小要在这一晚上行动起来,去办一件大事儿。

    “去吧,该去了。”

    “真是上辈子该他们的,唉!”

    胡一刀将嘴巴上衔着的那个还在冒着烟儿的烟屁股狠狠地摔在地下,又用脚狠狠地踩了几下,狠狠地下了决心,穿上那件已经磨得油亮的白茬羊皮袄,戴上那顶黑色的狗皮帽子,用一根皮绳扎了腰,向门外走去。

    “大,你去呀!”

    “嗯!那一家人真的不错,只是……唉!”

    胡芳从西屋的门帘儿里探出头来,跟爹打了招呼,当爹的只是非常淡地嗯了一声,没有停步说些什么的意思。

    这里先透露一点儿情节吧:这个胡一刀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小栓子,也就是黄洪山大车店的那个小伙计。

    小栓子,啊,不对了,现在应当叫胡荣河或胡一刀才对。

    胡荣河径直走出屋门,顺手把挂在墙上的驴套搭在肩上,那是头一天就准备好的,走出院门,走进除夕夜的黑暗里。

    除夕的夜,出奇的黑,可这并不妨碍胡一刀赶路,他对这个小村子的这一切太了解了,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活在这里,在这里娶妻生子,了如指掌了,不用看,仅仅凭借脚底的感觉就知道哪有坑儿,哪有坎儿,在哪儿拐弯儿。

    “哼哼哼——”

    胡一刀正要拐过一个墙角,突然脚下感觉一软,一头不知什么时候拱坏圈门而逃或越过圈墙的猪,正趴在一个灰堆里睡得香,嘴里不断地、小声地哼叽着,像是也做梦了。

    “他妈的,你这个背兴的东西。”

    胡一刀的心里更加的腻歪起来,飞起一脚,踢在了那畜牲的身上,一个黑黑的影子极不情愿地慢慢站走来,然后突然苏醒,“吱——”地一声跑开了。

    那头猪太瘦了,骨头架子硌得脚生疼。

    “是胡大叔吧,你在那儿骂谁呀!”

    “啊啊啊,是马连长吧,我在骂猪呀!”

    黑暗中,一个声音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把胡一刀吓得一哆嗦,但他很快就醒过神儿来,知道遇到了最不想遇到的那个人。

    “胡大叔,这么晚了,你去干什么呀?”

    “我……我……去占辗道呀!”

    “这大年午夜的,你占什么辗道,是不是有什么阶级斗争新动向呀!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的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斗私批修。你刚才踢的猪是不是贫下中农家的猪呀,如果那样的话,你就是立场不坚定!你为什么不去踢地主阶级家的猪呀!”

    “这这,这这……”

    一道雪亮的水电光直射过来,胡一刀感觉自己的眼睛有点儿睁不开了,挺疼,嘴巴也在瞬间结巴了起来。

    马排长,村民兵排的排长,也就是马红学。

    只是,马同志喜欢人们叫他连长,这样显得官儿更大一些。

    提到这个人,费目感觉有必要在这里再多说两句甚至是几节的内容。

    关于这个人,费目是真的想多写点儿的。

    四十八顷村历史很久远,久远得像是从一个古老的故事里走出来的一样。

    至于这个村名嘛,据说跟两个蒙古王爷有关。

    至于这两个蒙古王爷到底是哪朝哪代的,村子里的老人都说不清,所以具体的年代就更无人知道了。

    总之,据说这两个蒙古王爷原本是隔老哈河而治的。有这么一年,他们做起了亲家。河南的那个王爷要把宝贝女儿嫁给河北那个王爷的儿子做媳妇。蒙古王爷嫁女儿,那嫁妆肯定是少不了的,除了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丫鬟婆子而外,还要有成群的牛羊和大量的土地。

    这块陪嫁的土地刚好是四十八顷,村名也就叫“四十八顷”了。

    又据说,最早来“四十八顷”种“二八地”的是一对从山东逃荒过来的马姓兄弟,他们来到河的南岸刀耕火种。

    兄弟俩一路乞讨过来时,也不知道在哪儿要来了一大碗大黄黍子,哪曾想就是这一碗大黄黍子,成就了小山村的一宗特产——黄米黏豆包。

    对于这黄米黏豆包,费目的记忆是这样的——快过年了,孩子们高声唱着“蒸豆包撒年糕,老婆儿孩子闹吵吵”的儿歌,而村妇们见面儿的礼貌用语也由“你吃了吗?”换成了“你泡几斗?”

    这里所说的“泡几斗”是指把黏黄米加工成面粉之前,须得用清水泡上几天,捞出晾干,再上大青石碾子轧成粉末儿。

    小年一过,小村的上空就弥漫着一股子酸酸甜甜的味道。家家在发面,户户都在蒸豆包。此时如果进入小村人家,炕头上端坐的不再是老头子、老太太,而是一大泥盆的黄米面儿在那儿发酵,上面还要严严实实地盖着厚厚的棉被,这种待遇就是谁家的小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也不过如此而已吧。

    面发得好不好,这可是一年的兆头。尽管那年头“大锅饭”,不许讲“发财”,哪怕是“发”字。但在村里人的心目中,这仍是个美好的愿望。

    面发好,从盆里抠出一块块面团儿,“叭叭”地用手拍成一个个饼子,放上豆沙馅包好,装屉,上锅,盖盖儿,旺火,一道道的程序不敢稍有马虎。

    豆包蒸好后,放进柳条囤子里,这叫“接年饭”,一直要吃到过了正月十五。

    再说说那两个马姓兄弟吧,靠着磨满老茧的双手,发了家,娶了媳妇。

    问题来了,两个马姓兄弟的其中之一没有子嗣。

    于是乎,有子嗣的那个就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了没子嗣的那一个。

    然后,这哥俩和和气气地分了家,二一添作五,平均分配,一家一半儿。

    如此说来,四十八顷的马氏一族,表面上看是两个树杈,其实却是一个枝子上结的瓜。

    到了马红学的太爷爷马仁那辈儿,生了亲哥仨儿,马大、马二和马三。

    马仁是个有名的“老抠门儿”,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有一年,马三那一年可能是五六岁的样子,因为用棒子米喂了鸡,马仁心痛坏了,几皮鞭子就把这个三儿子打跑了,不知去向了,找了好几天也没找到。

    马三被打跑那一年,马大和马二都已说上了媳妇儿,马大的媳妇是个“不会下蛋”的,马二的媳妇却是接二连三地没完没了了。

    马大后来抱养了一个,也早早地就死了。

    老儿子丢了,老伴儿被气死了。

    到老了,给两个儿子攒下了大把的麻钱儿和几仓子的大黄黍子。

    安排妥当,一蹬腿,去阎王爷那里找先走一步的老伴儿了。

    爹死了,娘死了,剩下马大和马二这哥俩,各人顾各人吧,也和和气气地分家了。

    马大继承了马仁的光荣传统,甚至是“抠儿”出于“抠儿”而胜于“抠儿”了,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主儿。而那个马二正好相反,吃喝嫖赌抽,什么都会,就是不会过日子,不会“抠儿”,大把的麻钱可劲儿地往外扬。

    几年下来,马大和马二的日子就是一个天上,一下地下了。

    马大家的大黄黍子多得没地方放,马二家却是鸡无一只,一无一垄,穷得揭不开揭锅了。

    这一年,眼瞅着就过年了,马二家是一颗粮食也没有。

    “孩子他大,去他大爷家借一碗大黄黍子吧,我饿得实在不行了,我和孩子们总不能天天喝凉水吧。”

    马二的媳妇和一大堆孩子蜷缩在没有炕席的炕头,有气无力地哀求着。

    “孩子他娘呀,我也想出屋去找口食儿吃呀,可我连一条裤子都没有,你让我光着腚出去呀,我不怕丢人,我怕冷呀。”

    此时的马二正把自己埋在炕稍的一堆热灰里,有气无力地答复着。

    “那你就穿我的棉裤出去吧。”

    “也就只能这样了,你脱下来,我穿着出去吧。”

    马二穿着媳妇的开花棉裤来到哥哥马大的大门楼子前,好不容易才敲开了黑漆的木门。

    “哟哟,我说二弟呀,这还没过年呀,你这大清早地就来给哥拜年啦。更何况,你来拜年我可是没有压岁钱的,压岁钱是给晚辈儿准备的。”

    马大明知故问地跟弟弟打起了哈哈。

    “嘿嘿,那什么,哥呀,弟弟今儿可没有心思跟你打哈哈,你就可怜可怜弟弟吧,你不可怜弟弟你就可怜可怜你的侄儿侄女们吧,那什么,哥呀,你弟弟家连一粒粮食都没有了,你能不能看在死去的大和娘的分上,借我一碗大黄黍子吧,明年开春一定还上,还两碗。”

    “哟哟,我说弟弟呀,这老话都说了‘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你们家的那几张嘴,哥我可没办法填饱呀,更何况哥家也没过年的余粮呀!”

    “马大呀,马大,你还是个人嘛,你说的这叫人话嘛。”

    “马二呀,马二,这都是你自己作的,怪不得谁,你这是活该呀!”

    三句话不过,这对亲兄弟就对掐起来,越说越来气。到了,哥哥还放狗咬了弟弟,多亏马二跑得快,可还是把那条破棉裤撕开了裆。

    马二春光乍现,白花花的腚蛋子露出了大半个,这回这个脸算是丢大发了。

    “哈哈哈,马二成‘漏蛋子’了。”一群小孩子笑成了一锅粥。

    打那以后,这个“马二漏蛋子”的外号就叫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