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传道授业解惑是师者的幸福【五】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便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不幸的是,现代人偏重于各色各样的知识,而对古圣先贤的道理,视而不见,非常忽视。这就是典型的“有知识,没文化”,很多是博士或博导,自觉人高一等,其实话语一出,就是没有“文化”、没有修养了。

    曾老师的解释:一旦有机缘领悟真理,就应该把过去的缺失,譬如昨天晚上,已经成为过去,重新做人。这里的道,除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外,还可以理解为“生命观”、“价值观”。我们活着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我们死时,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在生和死之间,十分有限的生命,为了求生存、求爱情、求名利、求快乐,承受各种威胁、压力、苦恼、艰难和不幸,这样的人生值不值得,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价值何在?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不是应该花一些时间,尽一点心力,来加以探讨和了解?何况古圣先贤,早已提供给我们很多知识,告诉我们有效地途径,告诉我们很多得“道”、修“道”的法门,为什么大家很少去理会?然后又感叹人生烦恼多多,做人很辛苦,岂不是十分矛盾吗?

    翟鸿燊老师在谈到“如何高品质的沟通”时说过:道不远人,平常日用不离道,沟通绝对不是教点方法和技巧就会了,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讲不出来大格局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来有责任的话。

    比如:“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原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等等,没有一定的格局、境界是不可能有这些体悟的。

    知识很容易就能学来,尤其今天是互联网时代,很多知识根本不需要储备,只需要检索就可以了,但是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但是人的胸怀、人的境界、人的格局、人的德行是修出来的。如何修炼?这得要从中国几千年来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入手,因为这些都是经过几千年验证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思想、儒释道,还有书法、绘画、古音乐等等,这些都是古人留给后人得“道”的捷径,我们为什么不把自身修养、境界、格局提高呢?还在埋怨、还在抱怨,那能解决“授业”,“业”可以理解为事业,即人们的求生存的技术与能力。可以理解为“七十二行”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知识。“解惑”,“惑”疑问,疑惑,即人生历程中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