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这个简单,把李鉴召进大明宫直接杀掉,遣散他的军队,不就行了。±”

    崔日用说:“李鉴岂是那么好杀的,现在我们把大军调进长安城。太平他们一定会提高警惕,李鉴哪里那么容易离开军队。”

    崔湜说:“不如任命李鉴为范阳刺史,让他率军驻守范阳,防御契丹。这样做既可以把李鉴调开,又不至于让群臣和太平有话说。”

    宗楚客说:“这个方法不错,只要李鉴的军队一出潼关。就算是他李鉴有不臣之心。我们只要守住潼关天险。李鉴凭借手里的那点兵马,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打不进来。我们控制了长安,便可以号令天下。太平等人不过是瓮中之鳖,除掉他们轻而易举。”

    韦氏说:“这个方法不错——婉儿,你觉得怎么样?”

    上官婉儿说:“不错,这是个好办法。”韦氏随即让人以李显的名义,起草给李鉴的调令。

    韦氏站起来,扬起头给她的党羽动员道:“诸位爱卿,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只要我们抓住了,便可以坐拥大唐,俯视天下。虽然眼前所需要解决的事情还很多,但本宫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没有人能过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一定取得的胜利,而号令四方。待大事成功之日,便是本宫统领天下之时。诸位是本宫的功勋之臣,届时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任尔等享用。”

    韦氏的党羽听了以后,纷纷跪下来,齐声高呼道:“愿与皇后同生死,共进退,完成大业。”

    在李显死后,太平公主第一时间就通过安插在韦氏身边的耳目知道了李显驾崩的死讯。她感到很悲伤,但是她更知道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树立威望,扩大权势的绝好时机。她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最重要的两个亲信:一个是李隆基,另一个是李鉴。这也就是说太平公主和韦氏的亲信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通过她们的主子知道李显去世的消息。

    李显作为李唐帝国的皇帝,他的生老病死是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然而,李显驾崩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政治事件,李唐朝廷上的大臣却始终被蒙在鼓里,任由韦氏和太平公主在背后兴风作浪。

    上官婉儿回到寝宫以后,内心忐忑不安。她心里很明白,韦氏根本不是一个可以成事的人。韦氏能够取得权势,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皇帝丈夫李显。想当初她之所以要依附于韦氏的原因,是因为李显对她言听计从,凡事听信于她。韦氏如今失去了李显这个最大政治资本以后,还拿什么和李旦、太平、李隆基这些人斗。况且以韦氏的所作所为,天下人早都对她恨之入骨了。

    上官婉儿继续分析到,太平公主等人之所以迟迟没有对韦氏动手,也正是由于李显的存在。但是,她怎么没有想到李显会这么快的死去,因为他只有五十五岁啊,这正是人生中年富力强的时候,历史上很多帝王正是在这个年龄段成就了丰功伟绩,而留名青史。在不久前的马球场,李显上还欢呼雀跃的,如今却突然间死了。要是李显能够再活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韦氏的权势就可以伴随的着李显的存在而持续下去,到那时韦氏或许还有追赶武则天的可能。但现在事实是李显死了,不管是病死的也好,还是被害死的也罢。这其实都不是很重要,这只意味着韦氏的日子就要到头了。

    上官婉儿又思考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以韦氏的能力,根本无法控制住局势。即使她侥幸除掉了太平等人,这又能怎么样呢?她面对是以李氏皇族为首的整个李唐王朝。当年武后那么强势有威严的人,在称帝的时候,各地起兵反抗的比比皆是。她韦氏想要步武则天的后尘。她的能力和威望能比得过武则天吗?韦氏的能力威望不足,要是她身边有一帮颇具声望的能臣武将进行辅佐,倒还是有的一拼。可是,现在韦氏所重用的那些人都是些蠢材。韦氏每到关键时刻,所依靠的还是她上官婉儿。可是,她毕竟不能什么事都去做,而且能做成。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想到这里,上官婉儿害怕了,胸口突然间感到很闷,就是被人勒住了脖子,只剩下一口气那样。这时,上官婉儿想到了太平公主,她觉得太平公主能和韦氏在李显生前就敢公开叫板,一方面是因为李显原因,另一方面凭借的就是手中的实力。她觉得太平公主的实力可不仅仅就是李鉴手下那三万兵马,隐藏在背后的势力,或许是她所无法想象的。

    上官婉儿权衡再三,当机立断决定投靠太平公主,她拿起笔拟好一份诏书,藏进袖筒里。当天夜里出了大明宫,来到崔湜的家中。崔湜一见到她便抱住了她一阵狂吻,似乎很久没见到她的样子。上官婉儿等他吻够了,说:“我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崔湜说:“有什么事明天说吧,**苦短,岂能蹉跎。”

    上官婉儿推开崔湜,说:“你快要死了你知道吗?”

    崔湜吃了一惊立刻停止了动作,惊慌地问道:“咋……咋回事儿?出了什么事儿?”

    上官婉儿说:“我们不能再跟韦氏走下去。再跟着她,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崔湜说:“怎么了?韦氏要是登上大位,我们可是功臣啊。到时候,我们也不用这么偷偷摸摸的了。我们可以光明正大……”

    上官婉儿表情严肃地说:“你觉得韦氏能够成功吗?她比得了武后吗?”

    崔湜细心想了一下,说:“这也是,那我们怎么办?”

    上官婉儿说:“为今之计只有依附太平才是出路?”

    崔湜说:“跟她?我们可没少跟她作对啊?她能够放过我们?”

    上官婉儿说:“这个我自有办法,我来就是跟你说一下,我们要依附太平,从现在起不能再帮韦氏做任何事。凡事要向太平看齐。对于韦氏,敷衍敷衍就行了。”

    崔湜说:“好,我听你的。”

    上官婉儿说:“你要记住了,我走了。”

    崔湜抱着上官婉儿说:“这都这么晚了,我们现在……”

    上官婉儿说:“现在不行,我要去见太平。完了之后,我再来找你。”

    崔湜说:“怎么这么急,明天去不行啊。”

    上官婉儿说:“明天我要向韦氏交拟好的遗诏,过了今晚就没机会了。”

    崔湜说:“那你小心点儿,我等着你。”崔湜抱着上官婉儿吻了一下,让上官婉儿深为感动。

    上官婉儿走后,崔湜是喜不自胜,他为自己能够跟着这样的女人在一起而感到庆幸。因为无论是上官婉儿能够依附上太平公主也好,不能依附上也罢,对他来说都不受影响。若是依附上了,他就跟着上官婉儿踩上太平公主这条船。要是依附不上,他就先将就着侍奉韦氏,让上官婉儿去承担所有责任。韦氏要是失败,他也不担心太平公主会杀了他。因为太平公主也是需要男人的,而他觉得自己就是能够得到女人青睐的男人——有才气却又厚脸皮,有外貌却又不狂傲。想到这里,崔湜对自己很是满意的发出阵阵狂笑地说:“哈哈,女人要靠男人获得身份地位,男人自然也需要女人去做一些事情。为什么上天如此的眷顾与我?感谢上苍啊!”

    当韦氏把李显驾崩的消息亲口告诉给她的党羽后,为此而感到害怕的,除了上官婉儿以外,还有一个人。这个就是兵部左侍郎崔日用。崔日用最先依附武三思。通过武三思攀上韦氏。崔日用在李显死后,对朝廷形势的看法,与上官婉儿基本一致。但是,他却不想去依附太平公主。他在想自武后的时代结束以后,李唐上下对于女人参政普遍怀有恐惧感。即使太平公主除掉韦氏权倾朝野,那也是一时之盛。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遭到天下人的反对,因为武后当政时期,为打压群臣所使用的手段,至今让人想起来,都感到毛骨悚然。何况太平公主还是武后的女儿,谁又希望第二个武后出现呢?接着他又分析到,目前的李氏皇族中最有前途,能够有所作为的首推李隆基。况且现在李隆基还是太平公主的人,因此投靠李隆基就等于间接的投靠了太平公主。但又不完全是依附上太平公主,至于以后李隆基是否会有那个能力和气魄与太平公主一较高下,那就看形势的发展了。至少现在投靠李隆基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此,崔日用下定决心脱离韦氏,去见李隆基。

    高力士趴在李隆基的耳边小声说:“禀王爷,崔日用求见。”

    李隆基感到有些诧异的问道:“你说谁?”

    高力士说:“是崔日用正在门外,要见王爷。”

    李隆基略微思索了一下,说:“把他带到书房来。”

    崔日用被高力士带到李隆基的面前,李隆基对高力士说:“你先出去吧。”

    高力士走后,李隆基立刻拔出剑指向崔日用。崔日用吓得跪倒李隆基的脚下,说:“临淄王饶命,这是为什么啊?”

    李隆基说:“你说是为什么?你这条韦氏的走狗。”

    崔日用慌忙地说:“临淄王,你让在下把话说完,再杀在下也不迟。”

    李隆基仍然用剑指着崔日用,说:“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崔日用说:“陛下驾崩了,韦氏想让温王登上皇位由她摄政。等到大权在握以后,就除掉你和大公主,图谋帝位啊。”

    李隆基说:“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是不是韦氏派你来的?”

    崔日用说:“不不,我虽然做过很多错事。但是,对于大唐之忠心,可见天日。韦氏阴谋篡位,身为大唐臣子,如何能坐视不管。我是冒死来投靠临淄王,共商大计,匡扶大唐的啊。”

    李隆基放下剑,说:“你起来说话。”

    崔日用站起来之后趴在李隆基的耳边把韦氏的计划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诉给了李隆基。李隆基听完以后,觉得崔日用不像是要骗自己的。但为了保险起见,李隆基说:“崔大人,要是真心为了大唐,你就把韦氏的计划,全都写下来如何?”

    崔日用说:“好的,一切听从听从临淄王的吩咐。”

    李隆基把纸笔推到崔日用的手边,崔日用便把韦氏的计划写成文字,交给李隆基。李隆基看了之后,说:“崔大人,你要是一心为大唐着想,那么这个将是你忠于大唐的见证。可你要是虚情假意,这个也就是你勾结韦氏的证据,你明白吗?”

    崔日用说:“这个我明白,我今天来就是要告诉临淄王。以后我将誓死追随临淄王为大唐效命,绝无二心。”

    李隆基说:“好吧,我信任你。”

    崔日用说:“感谢临淄王的信任。”

    崔日用走后,李隆基立刻动身去找太平公主,决定将韦氏决定起事的消息,报告给太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