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法兰西的山林里也是有各种野生菌,但是和这里相比,差别很大!”

    杜卡瑟虽然不会是植物学家,但是也能够看出法兰西和滇西北植被、物种之间的巨大差异,毕竟这里可是被称为‘人类自然资源宝库’!

    对于天性活泼的法国人来说,在雪山脚下采蘑菇,本身就是一件相当愉快的事情,这时候沿路上的各种辛苦,都已经消散于无形了。

    不过这时候杜卡瑟也没有得意忘形,而是耐心地听从萧风的解说,采集那些可以食用的野生菌,对于一些陌生或者看不准的蘑菇可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滇西北的山林一到了雨季,各种各样的野生菌犹如天上繁星一般冒出来,没有丰富的经验还真的无法从数以百计的野生菌之中挑出可以食用的品种。

    好在萧风从小生活在银杏村,采集蘑菇的经验丰富,简直是一部‘丛林百科全书’,让杜卡瑟少了后顾之忧。

    林子里,香菇、花菇和木耳等常见菌类数量最多,那些伞面上呈现金黄色的‘鸡油菌’也是相当诱人,这是杜卡瑟以前没有见过的品种。

    “这是‘鸡油菌’,因为伞面和既有类似的颜色而得名!”萧风用小铲子挖起了一丛‘鸡油菌’,向杜卡瑟解释到:“这种菌子最适合炖鸡汤,能够和鸡肉形成完美的结合,味道极为鲜美!”

    这段时间以来,杜卡瑟在教授萧风西式餐点制作的同时,两个人也是围绕着中西餐的不同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倒也是迸发出了很多的灵感!

    以汤品为例,中西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杜卡瑟试图从中吸收中餐的优秀之处,进一步改善旗下餐厅的菜谱。

    中餐的汤品博大精深,杜卡瑟在和萧风交流的过程中,也是受益匪浅!

    这时候,萧风每拿到一种野生菌,都可以向杜卡瑟解释这些野生菌在中餐上的应用范畴,渊博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经验,让杜卡瑟刮目相看!

    在杜卡瑟看来,萧风对于食材的各种特性了如指掌,一旦他对西餐的了解更为深入之后,很快就会在西餐界展现锋芒了。

    两个人一边交流对食材的各种看法,一边辛勤地采挖各种野生菌,相比于普通菌类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情况,松茸的发现就很困难了。

    一般来说,松茸都会生长在松树下,但是它们生长的位置往往会被厚厚的松针覆盖,没有足够的经验更不能就无从发现。

    杜卡瑟看着松针似乎都是一样的,但是萧风却能够从平常无奇的松针层下翻出松茸,看得杜卡瑟目瞪口呆。

    “这些松茸看似没有规律,但是采挖的次数多了,还是能够总结出来的!”萧风一边把采挖的松茸放入保鲜袋,一边说道:“有松茸生长的地方,松针层总会有一些不规则的变化,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了!”

    其实,萧风嘴上说得容易,普通人要靠眼力发现,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毕竟,没有每一个人都像萧风一样,练过‘引气诀’,身体素质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眼睛的敏锐度也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在准备离开松林的时候,萧风意外地在一棵树上发现了猴头菇,自然是不会错过,然后又在它相对的地方找到了另外一个猴头菇。

    虽说现在已经开始有人成功地培育猴头菇,但是野生的猴头菇一直都是可遇不可求,即便是银杏村的老山民,一辈子也不见得能够遇到几次。

    今天松茸可以碳烤,猴头菇回去好好炮制之后,自然能够成为一道佳肴!

    稍微休息一下,萧风和杜卡瑟开始打道回府,有了萧风这个山林之王带路,杜卡瑟第一次的采蘑菇之旅相当顺利,可谓是满载而归!

    回来的路上,老头子倒是比来时更兴奋,好像脚底生风,若不是萧风体力好,还真的有点跟不上呢。

    说起来,杜卡瑟也是快六十的人了,但是精力、体力还是比同龄人好很多,或许这就是西方长期食用牛肉、羊肉的饮食习惯形成的身体素质。

    相比之下,华夏人偏清淡、素食的饮食习惯,让华夏人能够减缓衰老的同时,也是降低了爆发力、肌肉比例等等方面,可谓是有得有失!

    回来的路上,杜卡瑟不停地向路过的村民和游客炫耀自己的战利品,当大家向他竖起大拇指的时候,老头的脸上笑容灿烂。

    就连萧风也是受到了影响,一路上都是笑容不断,怪不得孩子们都喜欢‘眼镜爷爷’,毕竟如此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总是极好的!(未完待续……)r1292

    最快更新,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