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虽然已经称帝了,但是他们当时还没有完全打进关内,还没有成为一个统一的中国的皇帝;真正成为统一的中国皇帝是打进关内的那个皇帝,是大家很熟悉的顺治皇帝。在当时的情况下,孝庄太皇太后她有一个考虑,这是一个很睿智的妇女。是一个大政治家,她有一个考虑,她考虑到从清朝皇帝前几代情况来看,皇太极他的皇后没有生下一个儿子,就是说没有嫡子;到了顺治这一朝。皇后也没有生儿子,康熙本身也不是皇后生的,他也是庶出的,不是嫡出的。当时满族入关以后,就更深地接受了汉族的宗法思想的影响,就是嫡出和庶出认为区别是很大的,这个在《红楼梦》里面是有反映的。大家记得吧?你像探春和贾环就因为不是王夫人生的,不是嫡出而是庶出,就有无数的烦恼。包括探春,那么一个“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女性,那么美丽的一个女性,那么有能力的一个女性,但是她就为她自己不是嫡出的而经常痛苦。在康熙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情况,就是康熙的皇后就开始生孩子了,康熙的正宫皇后赫舍里氏,她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虽然生出不久就夭折了,但是她又怀了第二胎,第二胎又是男孩,而且就生下来了,生下来以后就养大了。这样的话,就成为清朝统治层的一件大事。因为刚才我已经给你捋了一遍,皇太极,他的皇后没有生儿子,没有嫡出的儿子;顺治,他的皇后也没有生儿子,康熙也不是皇后生的,康熙也是庶出的,当然后来康熙和他的嫡母,和这个皇后的关系非常好,那是另外一回事;到了康熙,清朝就有了自己皇帝的嫡子了,要入主中原,要征服所有的中国人,中国人里面汉族是占绝大部分,汉族的文化传统是最重视嫡俗的,汉族的宗法思想在这一点上比满族要更重视。所以为了正列整个的中国人特别是汉族,这个时候来宣布我们满族也很尊重嫡俗的排序,现在我们的皇帝有了嫡子,我们就要把他宣布为太子,这样就使清朝皇权的合法性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进一步得到巩固,它有这个意义,所以不是简单地立一个太子。它是有很重大的政治意义的。在孝庄太皇太后的指导下,康熙就决定立他的皇后生的孩子,虽然是老二,但是因为老大夭折了,也等于也是老大,他取名就叫做胤礽,皇太子立为太子的时候才多大年纪呢?还不到两岁,一岁半。但是当时康熙皇帝告示天下,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来宣布这件事情。这个仪式上一个一岁多、不到两岁的孩子,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完成各种仪式当中的项目,就由他的奶母抱着他,来完成各个大礼当中的环节。这个是清朝一件大事。

    这个太子立了以后,康熙就对他重视得不得了。康熙这个人爱孩子,康熙是一个慈爱的父亲,简单来说。他的所有的王子,他全爱;所有的女儿,他也全爱,是一个父爱无边的人,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对太子他当然就更爱了,爱到什么地步呢?爱到太子的待遇不但跟他一样。比如说皇帝应该用黄颜色,用一种特殊的黄颜色,就让太子他的服装,他用的比如些轿子这些东西,都是跟他一样的颜色,他给太子后来盖了一个很漂亮的宫殿就是毓庆宫。据清朝史料记载,太子的毓庆宫里面所摆的一些古玩,那些豪华的摆设,超过了(康熙)他自己。后来(康熙)很后悔。有一件事情,很滑稽,他觉得那个太子看着长大,那么可爱,又是今后他的王位继承人,他的接班人,所以觉得太子要用什么东西,应该问内务府要。内务府就是供应皇家各种用品的那么一个机构。他说那就干脆让太子的奶妈的丈夫,让他奶父当内务府总管得了。为什么呢?因为太子要东西方便。一撒娇,跟他奶妈一说,一会儿这个东西就来了,省得一层层禀报去。康熙后来当然很后悔,但是他一开始就是这么做的。在生活上对胤礽是无微不至地来宠爱,从其他方面来说。他就是培养他:一个是从文方面培养,首先让他要研习满文、蒙文和汉文,太子也很争气,最后满文、蒙文、汉文都特别好。因为对他来说最困难的是汉文,对不对啊?康熙的时候。宫廷里面互相说话是说满文的,所以满语首先这个语言就不用教,满文又是拼音文字,懂了满语以后,你学满文就也比较容易。但是汉文就需要从头学起,这个胤礽学得非常好,后面我还要举例子,非常出色。

    刚开始我一开头就说到了,康熙特别重视保持满族的骑射的能力,所以说对胤礽的培养也不例外,从小就让他打猎。我现在举的这些例子,都不是野史上面的,都是正史上面的记载。当然这些正史记载有时候你也不能完全信,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档案也是由胜利者掌握的,这些人可能在书写历史和整理档案时也会有一些主观的东西进去,但是基本上是可信的,因为他基本上要根据事实来陈述。据记载,康熙带着胤礽打猎,那时候胤礽才五岁,五岁去木兰围场,当然太远了可能去不了,在哪儿打呢?去南苑那个海子也觉得比较远,就在景山,紫禁城后面的景山,景山里头不像现在这样,它里面原来就是荒的地方比较多,所以也有一些放养的野生的这种动物。据史书记载,太子跟他的皇父打猎,五岁,连发五箭,就射中了五个野兽,一个鹿、四个兔。下面有人在笑,说这可能吗?是不是打猎的时候底下有下属的人把动物牵在他眼前,让他射。说老实话,一个五岁的孩子,你就是把动物牵到他眼前让他射,也不是每个五岁的都能射中的,他就是五箭都没有虚发,就射中了一只鹿,四个兔。他就在他的皇父的精心培养下,可以说是茁壮地成长。

    可是没有想到,出现了皇权和皇储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其实很好解释,从人性就能解释。你想想,一个太子十二岁的时候,他觉得我今后当皇帝,他很高兴;二十二岁,他觉得我已经可以当皇帝了,但是我父亲还很健康,我得好好伺候,我等吧;我三十二岁了,我的父亲还很健康,我哪天当皇帝啊?是不是啊?从人性的角度来说,皇储就开始产生这种心理,于是就接连发生了很多事情。一开头这种事情跟康熙本人无关,比如说皇太子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他的老师都是一些大儒,都是一些饱学之士,年纪当然也很大——教他的时候,就已经是四五十岁了;他长大了,他们都七八十了,很高的年事——他经常辱骂他们,一生气,他就不管他们是多大岁数,不管那些人是多高的学问,辱骂老师。当然不管怎么样,也有人汇报到康熙那儿去,康熙觉得我这儿子怎么回事?辱骂老师。然后就是鞭挞权臣,很大的大臣,在朝廷里面都是掌握很大的权柄,康熙都善待他们,康熙有时候发发火,批评一下,也很少说把裤子脱了,让人打屁股,当众羞辱或者是鞭笞这些大臣,太子做过,他一发落他就这么做,底下人当然是你怎么指挥怎么来,因为你就是今后的皇帝啊!还有什么好说的,对不对?你的命令就得听。康熙就开始不愉快,就觉得胤礽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但是康熙还是隐忍,还是忍了,因为是他自己的儿子。而且他今后确实也当皇帝,当皇帝有点威风也可以理解。可是后来,逐渐地,他对太子的不满就不是出现在这些事情上面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