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凤生听得暗暗赞赏,她为了全家老小的性命甘愿舍弃自身清白,足见是个贤淑的好女子。似她这般情形便如在贼寇盘踞之地苟且偷生的李氏一般无异,比之贞烈不屈、一旦落入歹人之手便即寻死之人又另有可敬之处。

    少女的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林凤生脸上却平静异常,一言不发,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以她的姿色即便是饱读圣贤之书的谦谦君子也难免为之动心,更何况此时这般香艳的情形,林凤生能把持得住,也算是十分难能可贵了。

    少女见他点头俏脸上露出一丝欣喜之色,埋首低低的道:“妾身手足不能行动,不能为好汉宽衣了,还望原宥则个。”她方才以“小女子”自称,此刻已改作“妾身”。

    林凤生听得她说自己手足不便还道是天生残疾,暗道:“那姓穆的既将她献于我,可见至今仍是清白之躯。若是贼人当真已将她侮辱,可谓是罪大恶极,百死莫赎了。”淡淡的嗯了一声,眼望他处道:“将衣服穿起来吧。”

    少女听得此言不禁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低声问道:“什么?”

    林凤生道:“我对你丝毫不感兴趣,快些将衣服穿上。”

    少女听得真切,不由得欣喜若狂,称谢道:“多谢好汉,多谢了。小女子被人在手脚上施了邪术,无法动弹,还请好汉帮我把衣服穿上。”说完嘤咛一声羞红了脸。她此时只觉眼前这人虽然与贼寇为伍,但为人正直,与其余同党大不相同,心中隐隐生出敬佩之意,惧意也随之大减。

    林凤生听得才知她是被点了手足上的穴道。穴道被封通常过一段时间便会自解,所需时间长短则跟点穴之人的功力深浅有关,功力不足者若想以点穴限制他人行动,就必须每隔几个时辰便即补一次指。

    房间上锁,钥匙又只有穆青峰一人才有,其间他一直陪着自己和表妹、师妹未曾离开,自然再无人进入过此房间,而杜氏少女的穴道仍未自解,说明点穴之人的点穴功夫甚是了得。而贼寇之中有此功力者,除了穆青峰本人以外再无其他。

    其用意自是防止少女逃走或是自寻短见。房间以大锁自外锁住,凭她一介柔弱女子自然是无法打开的,那么点了她手足上的穴道多半还是防止她自尽。然而少女既能说话,便说明主口齿活动的穴道并未被封,那么倘若果真寻死大可以咬舌自尽,穆青峰此举便可谓是多余了。

    林凤生此刻已大致断定这少女乃是无辜良善,但内心深处仍是存着一丝戒心,唯恐稍有不慎露了破绽,故此并不急于给她解开穴道。取过散落在床头的衣物,小心翼翼的替少女穿上,双手尽量不触碰到她的肌肤。

    他不懂女子的穿戴规矩,以致于衣物的内外次序都颠倒了过来,显得颇有些不伦不类之感,本是个端庄娴雅的小姐,硬生生的被他打扮成了癫狂女子。

    少女看着自身的衣着,忍不出格的一声笑了出来。见此人丝毫无越礼之行,心中敬佩之情又增加了几分,甚至于暗暗生出了好感,心中只想:“此人虽然容貌丑陋,但足见是个正直的好汉,倘若今生再无逃出生天之日,那么我嫁了此人便是。”

    两人默默无言,过了半晌少女道:“好汉既瞧不上小女子,那么小女子便为好汉献上一曲琵琶吧。”说完方才意识到自己手不能动,又歉然道:“唉,对不住,我的手不能动,弹不了琵琶。”

    林凤生听得琵琶二字,便想起陈凤仪来,心想:“凤仪师姐的琵琶造诣出神入化,世间再无人能出其右,唉,也不知今生还能否得聆佳人雅奏。”想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随口道:“你也懂音律,也擅长琵琶?”

    少女一双杏眼一眨不眨的注视着林凤生,脸上流露出诧异之色,娇怯怯的道:“是啊,好汉为何说也,难道你也会弹琵琶么?”

    林凤生目光空洞,呆呆的道:“略懂一二,我师姐才是此道的高手,她的琵琶声不但美妙动听,而且能够发功伤敌。”

    少女听得颇觉不可思议,琵琶声能伤人当真是闻所未闻,半信半疑的道:“啊,真的这么神奇么?我要是能拜这位女侠为师就好了。”意思是只要学得以琵琶声伤人的绝技便可杀贼雪恨了。

    林凤生微微点了点头,木然道:“我也想见她,却不知她现在何处。”心中甚是酸楚,脸上随之显露出悲凉之色。

    少女见她神色有异,不敢多问。两人复又陷入沉默。

    过了片刻林凤生问道:“请问姑娘的琵琶在何处?”

    少女道:“就在那边的案上,我昨日傍晚还弹来着,唉,想不到一夜之间便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说完幽幽叹了口气。

    林凤生走到案前,果见上满放着一把琵琶,做工可算得相当精良考究,背板为花梨木所制,覆手由象牙制作,琴头雕有如意花纹,镶着一颗拇指大小的翡翠。虽不及陈凤仪的紫檀琵琶珍奇,却也另透着一种富贵之气。伸手抓住颈部提起竖抱于怀中,左手五指按弦,右手欲弹拨复又忍住,问道:“你了解琵琶么?

    少女学着他先前的口吻道:“略知一二。”心想:“想不到此人竟是个雅人,实在与他的身份、外貌大相径庭。”

    林凤生点了点头道:“那你知道琵琶是怎么来的么?”

    少女道:“我只知道琵琶乃是南北朝时期由印度经龟兹传入中原的,因右手的弹奏技法而得名,正所谓“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取谐音而作‘琵琶’。”

    林凤生见她对琵琶甚是了解,心下甚是赞赏,说道:“所谓琵琶,在古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正如姑娘所言,其‘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所谓‘推手为枇,引手为杷’。”

    少女听他娓娓道来,心中又惊又喜,呆呆的望着他,双眸中闪着异样的光彩。

    林凤生又问道:“琵琶历史悠久,不乏名曲,你最喜欢哪一曲?”

    少女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十面埋伏!”

    林凤生颇感诧异,道:“你一个女孩子家为何喜欢如此慷慨激越的武曲?”

    琵琶曲有文曲和武曲之分,文曲一般以抒情为主,多用左手揉弦和拉弦的技巧,曲风委婉缠绵;武曲以右手技法为主,注重写实,曲调慷慨,气势恢宏。

    少女翘首想了想道:“我也说不出来,只觉十面埋伏的曲调壮丽辉煌,风格雄伟奇特,十分罕见,堪称经典。”

    林凤生微微一笑,道:“不错,此曲乃是根据公元前二零二年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决战之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大败楚军,迫使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的史实谱写而成。气势恢宏而悲壮,堪称琵琶武曲之首。”

    垓下决战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后世有人记载了名家演奏此曲时的情景:

    “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落涕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少女听到这里已是对林凤生敬佩万分,不住追问自己习琵琶以来的诸多不明之处。林凤生知无不言,一一回答。

    两人相谈甚是投机,不知不觉已是夜幕降临,有小喽啰提了食盒送了饭菜过来。林凤生此时对少女的身份再无怀疑,于是解开了她双手上的穴道,让她自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