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迹镇,一个神奇的村落,好山好水好地方,晴云鹤空上的优美环境,曲径通幽下的独特气息,孕育了这个村儿里很多平凡的好人.

    当然,物极势必其反,否极也会泰来,孕育的好人多了,偌大的仙迹镇偶尔也会乍现出几个奇葩。 .c obr />

    就比如村里,幸福感最高的那位马家,奇葩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先说他的奇。

    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我们隐讳去了他的名字,叫他的外号。

    搞文学的总是很穷,这一点可不是盖的。

    马家生活拮据是附近几个村家喻户晓的,在村里的贫穷程度,是仅次于仙迹镇到处借钱给儿子娶媳妇的穷老二的存在。

    幸福感跟贫富往往是相反的,就比如天朝的友好邻居北棒子的生活,只要洗脑做的到位,越穷往往越好满足。

    估计,马家也是经常这样给自己洗脑的。

    其实,按照马家祖传下来的生活方式活着,马家完全可以成为村里的佼佼者,会有不错生活条件,这个世家中农的高级成分,也算仙迹镇中层偏上的家庭条件了。

    可是,偏偏天意好弄人,注定让马家从出生以后,就有了不平凡的人生走向。

    马家曾经是名震四方的文豪。

    ……

    闻名那些年,他经常重复自己祖上是奉天人,并且出身自奉天的名门望族,世代都是书香门第,更出来不少家。

    别人都以为他是自吹自擂。

    “东北马家,你居然没听说过?”马家总是嗤之以鼻的反问。

    其实,他说的某些话很多人也是不信的,毕竟智人千虑必有一失。

    大家印象中,东北马家应该不是搞文学的,可是看他这么激动,谁也就没有好意思反驳他。

    ……

    但是,这也不能磨灭他自小以来的傲人成绩。

    三岁习文,六岁能诗,别的孩子还在撒尿和泥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挥毫泼墨,在同龄孩子还讨论着穿什么牌子的纸尿裤的时候,马家都开始混迹当地文化圈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文史神童。

    按理说,就算用这个文采去搞传销,也能赚不少钱,可惜还是阴差阳错的最终变成了破落户。

    他倒不像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一样,使爹坑了娃,从小就被利用从此不务正业变成了赚钱工具。

    相反,马家的家里一直告诫他,要好好校习,长大了做一个对人民有贡献,造福社会的人。

    他的人品也是极佳的,每逢佳节,都会帮街坊邻里写对联,甚至连红白喜事都不收任何费用的帮主家写帐,他的文笔从来不曾吝啬的出现在整个仙迹镇的大街小巷。

    你能理解一个人的知名度能达到什么程度吗?就是盖个测试,都必须要他看一眼才行。

    简直垄断了方圆500米,所有建筑物的勘察工作。

    名气最盛的时候,附近几个镇子都会拿马家作为标榜,教育自己的孩子把马家当做楷模。

    动土拆房都是必请的人物。

    ……

    可是,往往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本来该名利双收的马家,最终也没逃过泯然众人也的下场。

    他的名气和好运,一直持续到他人到中年。

    他的转折点,是在一件很小的事情上,春天来了,他唯一的媳妇带着他的小宝贝离家出走了,从此音信皆无。

    马家绘声绘色的给大家讲这个悲惨经历的时候,他自己眼睛都没有红过,丝毫不曾懊悔,甚至有些想笑的样子。

    我想,那就是挂着嘴角的苦笑吧。

    但是别人只当个笑话听,脸上也没有带出应有的怜悯。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姓马的!你再不务正业,我就不跟你过了!”马家的媳妇指着一堆写满字的废纸大声的吼道,一个女人和自己的丈夫急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家里没钱花了。

    我想那应该是一堆稿子,不出版的话还不如废纸值钱的玩玩儿。

    “你再给我一年时间,我保证让你看到我破茧成蝶的一天。”马家放下了文豪的姿态,谦逊而卑微的回答,男人这个时候说软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真的没办法了。

    “你这蝴蝶都烂在茧子里了吧!你自己说说,我给你多少个一年了,咱孩子都几岁了!说吧,是和我过日子,还是和这堆破纸过?”马家的媳妇盯着鼻子尖怒斥道,丝毫不顾及文学家的颜面。

    “我不能没有我的梦想。你走吧。”马家义正言辞,抱着没有了梦想和咸鱼没有区别的信念,与媳妇针锋相对。

    但是马家现在连咸鱼都买不起,谈什么梦想呢。

    感觉马家情商低的要命,女人其实都心软,几句好话就可以劝回来,除非他真的对这个男人失望了,

    可惜他偏偏不懂女人心,马大嫂子最总还是跑了。

    中年失偶也是人生悲剧,幸运的是这种悲剧没持续太久,因为刚到年根底下,马家就与世长辞了。

    所谓细节决定命运吧,马大嫂子离家之后,不可一世的马家从此一绝不振。

    仙迹镇的人们的思想算是与时俱进的,都感觉,在这个感情比纸还薄的年头,分离这种事情并不是什么大事,为什么会对马家有了如此大的打击。

    可能原因不是单方面的。

    首先,是大家对他的态度,仙迹镇人比较传统,人们渐渐的疏远了这个曾经轰动**的文豪,大家都不愿意和这个光棍多说话,生怕感染到了晦气。

    当然,我经常去他家,原因是因为我不经常住在村子里,不怕别人说闲话。

    那时候他已经非常的穷了,我经常去他家偷闲,他也非常好客,而我恰恰又没处可去。

    我也看过一部分那些导致他失去媳妇的废纸。感慨中,也顿生了惋惜。

    我一直在想,像他这么好的天赋,又赶上这么好的时候,没能出人头地,的确特别可惜,但是相对那些从高处坠下的成功人士来说,马家的至少心态毕竟是极好的。

    从来也没听他抱怨过,眼神也是极为明亮,透过秋水涟波可以看到希望似的,堪比被生活欺骗后的普希金的心态。

    这时候,他依然自娱自乐,幸福感爆棚。

    或者,说他幸福感高,不如说他心态好,毕竟最博学的人才能透过黑暗看清乌云之上的晴空,而一知半解的人,往往可以成为最棒的喷子和最优秀的键盘侠。

    不过,最幸福的其实还是最无知的人,巧者劳而智者忧,所谓无知者无所求,说的可能就是我这样的。

    无聊的人也会惺惺相惜。

    他最后的那段日子,我经常去看马家,也不希望他能传授我啥知识,他说的大多数我也听不懂。

    我完全是因为太无聊了,才需要一个更无聊的地方来衬托出我的存在感。

    而他也并不传授我什么,只是和我下下各种的棋,讲一些武侠类的小说,我也有幸耳闻,不过不得不说,他给我讲的小说都特别引人入胜,虽然我的欣赏能力不高,可在我印象里,除了古龙金庸这些大家笔下的作品,基本上可以赶超我所见闻的所有的武侠小说了。

    这些绘声绘色的故事,那些生动的人物活灵活现个性分明,我也从没有听过,甚至百度都百度不到,我开始怀疑,这些经典之作是不是他自己写的。

    如果是的话,为啥他不出书呢,虽然我比较露怯,可是文学价值和故事的好坏还是可以分辨的,他口传的东西真的是无可比拟。

    高手在民间,说道就是马家这样的人吧。

    当然,我也不能太夸他,毕竟,我其实是讨厌他这种人的,马家除了博学以外,没有什么太大的缺点,更没有什么优点,这种人是最不好交往的。

    文学家给我的印象应该是傲然而独立,风度偏偏又爱拽臭屁的样子。

    可马家又并不像其他安然独处的文人一样,没有像陶渊明那样,不食人间烟火,这一点在他的小说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小说是作家的心。

    慢慢的可以接受这种人了,也觉得他说的好些话,比某些空洞的大道理要实际和有用。

    才发现,他应该是我们村最博学的,堪比百科全书,比村里小学校长知道的都多。

    再说他的葩。

    字典意义葩:通华,是花的意思。

    《古语》上记载,葩,春华而秋实,秋未成果,而冬燃之。大概的意思就是,一种叫做葩的花,如果开放了,就会格外鲜艳,结出果子。如果没有结出果子,就只能当劈柴烧了。

    马家就如同葩,而后来,我失去了这个可以吸取知识的葩。

    最博学的人,最终还是走了,是因为他的小说太吸引人?被老天爷叫走了?去天堂讲小说了吧。

    说不上什么天妒英才,却也让人十分惋惜。

    那天是祝福日,马家的家里冒起了滚滚黑烟,直冲霄汉。因为民俗的这一天讲究祭拜天地,好多人都在烧纸祭天,大家伙也就没太当会事。

    我家也在祭天,我爹一边烧纸焚香,一边看着马家家的放向感慨,这是谁家如此虔诚,香火缭绕为何如此的旺盛。

    还没等感慨完,就传来了喊人救火的声音,这才知道是马家家里出事了,原来不是在烧纸,是在烧了人。

    从来没有如此团结过仙迹镇人,纷纷跑去救火,可是,人们到了的时候已经晚了。

    几个小说后,在废墟中,大家找到了马家的残骸,就这样,仙迹镇一代伟大的文学巨匠,在过年前的几天把自己烧成了糊家雀。

    谁也没想到,他会用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近乎荒唐的一生。

    而我却想,是应该祝福他一下的,这才是他应有的归宿,这是对文学最崇高的礼仪,用火的燃烧,把自己的**和思想都献给了天神。

    也许他的灵魂,会去那个最适合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