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小婉的加盟,对于极光文化来说,不仅仅是带来一个新的电视剧工作室那么简单,柳若依虽然说在战略方面有着“先天性”的惊人能力,但是在执行层面,柳若依却知道自己的短板。

    所以很多不懂的领域,柳若依绝不会胡乱插手,只有遇到像《超级女声》这种开创性的项目,这个时代的人完全没有多少概念,以为还是另外一个青歌赛的做法,柳若依才会跳进来纠正这个操作思路。

    凭借着自己一鳞半爪的记忆,将这块工作主导起来,以免方向跑偏。

    事实上如果有人能够担当起大任,柳若依是不想深入到方案策划这种执行层面的工作的。

    有这时间,柳若依宁肯干点别的,在她的脑海中,还是喜欢干原来的老本行,何况现在本来就是到处充满黄金的风投黄金时代。

    乐小婉的到来,电视剧这块业务很快就接过去,她在这个行业干了这么久,在这个领域比刘洋更加有实战经验,面对极光文化复杂的电视剧板块毫无压力就担当起来,而且将这块工作理顺。

    有这么一个能干的助手,不但将刘洋的事务接过去一大块,就是柳若依在电视剧领域关注的事情,乐小婉也能很快理解柳若依的思路,并很快实施下去,这样的局面,对于柳若依来说那就是最好的互补了。

    有了这么一个好助手,柳若依将自己在电视剧的想法和看中的类型交代出去后,基本不再操心这块的后续实施。

    有时间整理风投业务的事情了。

    bat三巨头中,柳若依已经搞定了t,同a接上了头,倒是b这块现在还没有找到沟通渠道,虽然说柳若依通过网聚已经挖走了一块b家的业务,但是搜索业务这块,柳若依评估了一下手头的情况,最终还是认为没法有人可以替代b家。

    只是b家2000年拿到了1120万美元的俩轮后,遇到了网络寒潮,业务虽然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估值一直都上不去,在这种情况下,b家宁肯花钱控制严一点,都不肯廉价再融资稀释掉股份。

    在这方面,b家黎老板是有追求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释放出来的都是b股,俩轮给出来的1000多万股基本按照1美金一股的方式给出来。

    这个价格对于柳若依来说,当然是便宜得令人发指,可是没办法,在这个时代起步稍微晚了一点,现在头啖汤已经被人捷足先登喝掉了,现在柳若依只想搭上起飞前的最后一班车。

    当然现在看来,这个起飞前上车机会似乎并不太好上。

    至少目前为止,柳若依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接洽上,更别说投资了。

    上杆子的买卖不是买卖,柳若依当然不会主动找上门去说我要给你们投资,这种投资商不是没有,不过大多被当成肥鹅宰得厉害。

    “瑾瑜姐,关于内地互联网企业,目前由哪些融资需求?”腾出手来的柳若依,回到了香江,找到了极光风投总经理楚瑾瑜,浮出水面后,楚瑾瑜已经明白原来自己看不明白的这个小女生也是自己的大老板之一,因此对于柳若依交办下来的事情,那是不敢打任何折扣。

    “目前我们公司手里收到了将近50宗内地互联网投资项目需求,但是大部分我认为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目前正在跟的大约有十宗投资案。”楚瑾瑜将手中的报告递给了柳若依,柳若依翻开,快速将摘要看了一遍。

    在自己熟悉的俩三家企业上画了几个圈。

    不过楚瑾瑜团队接触的这些企业,都不是柳若依记忆中的巨头,只是其中画圈的几家还算不错,至少后面ipo是成功了的。

    “我觉得这几家产品和服务还可以,瑾瑜姐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柳若依没有找到熟悉的巨头,心中自然有些失望,这就证明了自己的极光风投在内地互联网还没有获得相当的影响力,所以那些知名的龙头互联网企业现在还没有想到极光风投。

    “明白了,annie姐。”楚瑾瑜虽然对于柳若依这么快速就圈定目标对象有点不以为然,不过老板嘛,能够在自己给出的资料下圈定目标,不管选择的标准是什么,起码也是给自己一个面子,将团队努力体现出来。

    要知道从五十多个项目中,柳若依能够认可其中俩三家,这个命中率已经相当不错了,起码楚瑾瑜他们团队的投资业绩今年算是得到了认可。

    这几个项目投资都不算大,最小的500万美元,最大的也不过1000多万美元,基本上都是拿到标的15%左右的原始股份。

    柳若依记得这些公司未来ipo后,最少的市值都应该超过10亿美元,就算是经过后期多轮稀释股份后,基本上也应该有10%左右的股份,换句话说,这些投资最少都有将近十倍收益率!

    这就是先知先觉的好处,柳若依记得这些公司未来是上市成功,那么闭着眼睛投这些股份都不会有什么风险!

    虽然说有些公司可能要四五年以后才能见到效果,但是柳若依并不担心这个时间长短,她同赵少东设立的第一期风投基金规模高达十亿港币,在现金流方面极光风投现在还不缺钱。

    电影和电视剧方面的融资需求,2002年可能也就是俩三亿港币了不起了,这点钱拿出来后,极光风投第一期基金账上都还有将近1个亿美金的投资额度,柳若依自然希望这部分资金能够投入到自己熟悉的那几个巨头上。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所谓的互联网bat三巨头,整体估值相对后来真成为互联网龙头老大的时候的价格简直低得令人发指,b家的股份,现在a轮估值是按1美元左右卖出去的,当然这还是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的事情,如果放到现在,这个1美元1股的估值恐怕没多人可以认可了。

    要知道在哪个时候基本凭着ppt就给出了这个价格,基本靠的就是市场想象的空间就能打动投资者。但是现在经过了2001年残酷的网络寒冬后,投资人全部都变得慎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