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册子你且拿去看,在晦涩处,我已经做了批注,若是还有不明其意的地方,就先记下,积攒十条后,再问我。”陆十四大笔一挥,吹干竹简上的墨迹,小心翼翼的卷起后,交给了黍饭。

    “就只是这样么?”黍饭捧着竹简,但脸上却是不以为然。

    自陆十四下笔始,黍饭就站在一侧伺候,对那竹简上所书,每一个字都看在眼里,只觉得字里行间写的都是琐碎的礼仪,虽多有不懂之处,但怎么看这《礼札》都跟修行的功法典籍毫无相关。

    陆师兄不会是弄错了吧?

    “哪那么多废话,让你怎么做就做好了。”陆十四实在懒得多做解释,近乎蛮横的扫了黍饭一眼,“第一遍只是看,大略的通其意。到了第二遍,就要背了,不说倒背如流,却也要一字不差,便是字句的顿措也不能差了,否则,意思便是南辕北辙。而且,除了通读背诵,每日你还要抄写至少十遍。”

    “啊?!”听到陆十四的要求,黍饭也忍不住吐了吐舌头。

    这也忒严苛了吧?

    这一卷竹简,少说也有千字,不说通读背诵了,只是抄书十遍,那就是近万字。

    每天抄书万字,还不将人累瘫。

    更何况,他还要修行,还要做些杂物,如此算来,一天中,怕是连休息玩耍的时间都没有了。

    黍饭总归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童,哪受得了这般折磨。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黍饭啊,我对你可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莫要让我失望啊。”陆十四可不管黍饭的心思,只是感慨一声,环顾四周,望着乱糟糟的洞府,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这样没日没夜拓文的生活,打死他也不愿再经历了。

    黍饭的资质并不高,否则,也不会只能做记名弟子了。

    因为资质的缘故,法易之路于他而言,可谓千难万难,甚至于终其一生,成就也有限。

    与其在法易修行这一途上吊死,不如换条路。

    文卷修行,虽更加艰难,每一步的晋升,都需要付出其他修行数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可也因为如此,对资质要求,反而最低。

    至于悟性,虽极受文卷的苛求,但却并非不能改变。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就是文卷最令人称道的奇妙,说的直白些,靠着通读文卷经义,是可以提升悟性的。

    只这一点,若是放在法易修行中,就足以引发无与伦比的震动。

    不过这里的读书百遍,指的可不是勤能补拙,勤奋固然要有,但却不是死读书,而是要带着脑子读,去一点点的揣摩经义中的意义,如此方可见到真意。

    文卷修行,资质并不看重,悟性可以培养,唯独专注才是最为重要的。

    两耳不闻窗外事,便是最真实的写照。

    陆十四不知道黍饭能在文卷一途上走多远,但无论如何,总要试试。

    至于他为何不传授乐理一道,而是儒家的《礼札》,倒也不是敝帚自珍。

    昆仑仙境以外的大周,乐理一道不被独立列出,其实是有原因的。

    诸子百家,能创下文卷经义,靠的是什么,

    是成体系的处事之学。而乐理呢?想从中总结出处事之理,何其之难?

    诸子百家那么多的先贤都做不到,只能将其融入到自家的学问中,成为主枝上的绿叶,以作修饰。

    陆十四能以乐理成就庄子境,并不能说其聪慧悟性就超过了那诸子百家的先贤,只能算是诸多机缘下的巧合,是不可复制的,至少以他现在的能力,无法教导出第二个乐理庄子来。

    在陆十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教下,黍饭哪还有半点还手之力,虽委屈,却也只能点头应承下来。

    看着黍饭失魂落魄的离开,陆十四只觉得心里莫名的有些舒爽。

    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虽有些不地道,但陆十四却不得不承认,此话乃至理名言也。

    当然,栽培黍饭文卷修行是一方面,可晋升庄子境,却不知要何年何月,靠他接替自己拓文在短时间里是不现实的,所以,陆十四已经暗下决断。

    这意气斋怕是要开不下去了,或者说,即便开,也必须换个营生。拓文玉璧未必不能卖,却要限量,甚至只当做招揽生意的招牌。

    既然是招牌,嗯,每天限售一枚白玉璧似乎并不过分,又或者直接不卖,只做礼物,赠予长时间照顾意气斋生意的“vip”贵宾。

    嗯,此事倒是可以好好的揣度一番。

    对此,陆十四倒也不觉得可惜。

    意气斋本就是他用来赚钱的工具,现在拓文玉璧已经名声在外,只是稷剑学宫内的订单,便让陆十四苦不堪言,在黍饭成长起来前,哪还顾及得上外人。

    ……

    接下来,陆十四先是收拾了下洞府,将拓文好的青、白玉璧,分门别类,收入木箱中。

    两个月的不日不夜,此时青、白玉璧的数量,甚至不及送来时的三成,至于剩下的皆因为拓文失败,而被文卷所蕴含的意气撑裂,化作齑粉。

    其中,白玉璧还好一些,成功率已经接近四成,但青玉璧可就没那么乐观了。

    记得当初送来的青玉璧有两百枚,可最后成功的只有区区十八枚,不说其他,只是损耗就价值上万白玉璧,若是这个消息泄露出去,不知要让多少修士痛心疾首的破口大骂一声“暴殄天物”了。

    十八枚青玉璧,四百余枚白玉璧,就是陆十四这两个月的最终成果。

    其中的损耗固然巨大,只对陆十四而言,却也没有收获,甚至收获巨大。

    两个月时间近乎不眠不休的拓文,不仅让陆十四拓文的技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更是在悄无声息中,让其文卷境界得以稳固,虽距离破镜还遥遥无期,但却大大加速了意气化势的进度。

    陆十四一番细细揣度,便惊喜的发现,自己的乐理意气竟有一成转化为了势。

    区区一成的转化,实际的意义其实并不大,毕竟由意气转化为势,十成里能凝聚成一分已经算是不错了。

    势小,且夹杂于意气之中,杂而不精,且束手束脚,根本发挥不出其威力来。

    但让陆十四惊喜的,不是转化的份量,而是速度。

    若是按照一般情况,想要转化这一成的意气

    ,便是孜孜不倦,也需要一年的时间。

    当然,这并不是说,正常速度,需要十年光景,才能彻底将意气转化为势,毕竟越到后期,随着势的一点点壮大,也会影响转化的速度,变得愈发的快,快则四五年,慢则六七年,就水到渠成了。

    话题又扯远了,只说陆十四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抵得上了正常一年之功,说是惊喜,也是毫不为过了。

    望着单独盛放青玉璧的木箱,陆十四却是一时迟疑了。

    好一番犹豫后,只见他挑挑拣拣的,竟是从中挑出了两枚,收入怀中。

    这倒不是他中饱私囊,眼前这些拓文成功的青、白玉璧,可不是要尽皆上缴的。

    当初,陆十四从稷剑学宫各分宫得到的总订单,也不过是青玉璧十五枚,白玉璧两百四十枚。

    至于给予的那些“原料”,本就包括了支付给陆十四的酬劳。

    也就是说,眼前这些拓文成功的青、白玉璧中,有三枚青玉璧以及一百六十余枚白玉璧,其真正的主人,就是陆十四。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职务之便,从中挑选出两枚更合用的青玉璧,对陆十四而言,实在没有良心上的亏欠。

    至于这两枚特意挑选出的青玉璧,也早早的在陆十四心中有了归属。

    陈洁儿自然少不了,至于剩下的那一枚的归属,则是……

    曾仪堂!

    不错,其中一枚青玉璧的归属,正是曾仪堂。

    这个答案,无疑大出意料。

    历数两人的关系,可谓是敌非友。

    曾仪堂不止一次的迫害、污蔑陆十四,而在意气斋开业当天,更是不惜大打出手,而陆十四怎么看又不是恩将仇报的“圣人”,所以实在让人费解,陆十四这选择,已经不是慷慨可以形容的了。

    打理完洞府,陆十四自然不会将自己落下,对着铜镜,从头到脚狠狠的收拾了一番,花费了足足一个时辰,除了稍微憔悴外,整体上已经勉强恢复到两月前的样子。

    打理好一切的陆十四,并未出门,即便他此时心急如焚,不,准确的说是迫不及待,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趟弹剑宫,只为了那萦绕心头的靓影。

    算算时日,自从他伤愈之后,正式担任磨剑阁的阁座,就再也没见过陈洁儿。

    一开始是不愿意让她分心,打扰了其修行,到了后来,却又忙于张罗意气斋的开张事宜,再往后,就是接连两个月的闭关了。

    虽迫不及待,但陆十四却也只能强忍着。

    实在是眼前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交接。

    这些玉璧已经完成,那么未免夜长梦多,还是与宗门早做交接为好。

    之前,黍饭的离开,便是受了陆十四嘱咐,前去通报的。

    按理,那些“主顾”得了消息,应该是第一时间就赶来的,却不知是何原因,竟然让他等了这么久。

    就在陆十四忍耐不住的时候,十几道剑光划过天际,直向这边飞来。

    “终于来了啊。”坐在房门口的陆十四送了口气,起身间,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准备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