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年7月4日,这是近代世界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的第34个国庆日。这个未来染指全球,独一无二的超级霸主,此时在欧洲各国列强的眼中,它只是一个比起蛮荒之地好不了太多的野蛮国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中西欧各国在法国大革-命的熏陶下,纷纷废黜奴隶制度之际,美国各地的黑奴(走私)贸易依然猖獗。

    下午4时,距离采石镇战役结束已经5个多小时。德赛师团参战的各旅级指挥官,除了留守巴达霍斯要塞的博奈将军(第5步兵旅)外,包括德尔尼将军(第1步兵旅)、巴尔巴雨果将军(第3步兵旅)、德斯努埃特将军(骑兵旅)、雨果将军(第4步兵旅),以及炮兵团克勒中校、工兵团奥特斯尔中校、宪兵队波奇少校、军情局的帕斯赛尔少校,等多位高级主官,汇聚在采石镇师团指挥所里。

    趁着赫鲁纳公爵与拉斯蒂参谋长尚未进入会场之际,众多高级军官们都抛弃了战斗前紧张而凝重的严肃表情,相互间热情交谈,还时不时的插科打诨,嬉笑不断,言词表里间都显得十分兴奋。那是德赛师团赢得了1810年的第一场胜利,而且是大获全胜。

    会场之上,作为师团长的专职军事副官,马尔丹少校已将本次战役的各项战果统计,以文件方式提交给在座诸位。

    此次采石镇会战中,德赛师团动用了3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一个加强工兵营,一个水兵营,总兵力2万人(含骑兵4千,火炮30余门),并在军情局与宪兵队的通力配合下,一举围歼了6千8百多西班牙军队。如果算上一周前,军情局特工在巴罗斯镇成功挑起,两支西班牙军队内部厮杀而损失的3千余人,德赛师团实际上在6到7月的战斗中,一共消灭了万余名西班牙正规军。自身付出的代价,不过是重伤一人(左臂遭遇截止),轻伤40人。

    对此,作为德赛师团的“老人们”,诸如德尔尼将军、克勒中校、奥特斯尔中校、波奇少校、帕斯赛尔少校等人,都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跟随德赛将军南征北战小半个西班牙,从萨拉戈萨第二次围攻战开始,到围歼马德里北郊山区的游击叛匪,以及兵不血刃的拿下赫鲁纳,继而吞并整个加泰罗尼亚,还有其后的南北阿拉贡地区。这些人早已清楚最高指挥官的鲜明个性:要么不打;要打,必然事先做周密部署,以极少代价获取最大胜利。

    作为德赛师团的新新人,巴尔巴内格尔将军、德斯努埃特将军与雨果将军,这三位显然太过震惊于战后的统计公报。若非他们在此役过程中,个个都是身处一线带队参战的指挥官,清楚这份战报统计里并没有掺杂一丝虚假军情,恐怕到现在也难以置信。

    在伊比利斯半岛战争爆发之后,法军阵营中想要击溃一支万余以上的西班牙军队,相当容易,这样的辉煌战斗屡见不鲜,但要做到将其彻底围歼,却是非常困难,基本上是在拿破仑亲征西班牙期间发生的。通常都是敌损1万,我伤3千的结局,而非如今这般。

    巴尔巴内格尔将军与德斯努埃特将军或许想得不怎么多,那是他们身份与思想正逐步融入德赛师团的核心体系中,而以友军身份存在的路易。雨果将军则不同。他开始回想起马德里的哥哥,莱奥波德?西齐斯贝尔?雨果伯爵,曾对自己所说的那番话来:如果赫鲁纳公爵在葡萄里战争中能力挽狂澜,屡立奇功,建议弟弟路易和他的第四旅一同效忠未来的加泰罗尼亚亲王,而不要眷恋“马德里的西班牙”。

    尽管此时的德赛师团尚未开赴葡萄牙战场,但从采石镇战役过后,路易。雨果将军已经在乐观预期未来的辉煌胜利,无论是埃武拉。还是里斯本,甚至是整个葡萄牙,都将是德赛师团享受伟大胜利的荣誉之地。

    不经意间,雨果将军又想到德赛公爵曾在高级军官会议上聊过一个笑话,是关于军队中的团队配合与用人原则。德赛说,一个充满智慧又性情懒惰的人,比如说像公爵本人这般,可做指挥官;而一个智慧又勤快的人,就像拉斯蒂将军那样,应该出任参谋顾问;至于愚笨又懒惰的人,可当普通兵士,需要在军营里进行长时间的锤炼,让他畏惧军纪,服从命令;如果是愚笨又勤快的家伙,军官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快赶他出军营。

    胡思乱想间,路易。雨果听见德赛师团长与拉斯蒂参谋长的谈话声,从屋外传来。整个指挥所里,各种喧嚣声戛然而止。将军们不再相互交谈嬉戏,几个烟鬼还赶紧扔掉了手中的香烟,一个个都挺起胸膛,端坐于各自位置上,重新摆出一幅危襟正坐,准备耳提面命的严肃摸样。

    当德赛步入会场一看,乐了,但他不喜欢过于拘谨的场面,尤其是在获胜之后。于是,他单手一挥,爽朗的笑道:“得了,我的军官们,请大家都放松点!既然战斗已胜利结束,就不要把这幅严肃的面孔放到会场上来。因为现在,我不会考虑给诸位晋升、授勋,或是赏金,至少是在拿下埃武拉要塞之前。”

    众人听后一阵哄堂大笑,沉寂的会场气氛再度变得活跃起来。德赛暗地做出个手势,示意马尔丹副官为在座军官们送来一瓶瓶葡萄酒,告知大家可以随意的开环畅饮。

    “先生们,为了此战胜利,以及未来更多的辉煌而干杯!”等到红酒斟满时,德赛第一个起身,他微笑着高举酒杯,与会军官纷纷起立,举杯向公爵致敬,大家一饮而尽。

    战后召集高级军官开会,这是德赛师团的传统之一。既是获胜经验总结,又是内部的自我检讨。原本此次军务会议,是要将所有团一级军官都召集在一起,但此战收获颇丰,使得各级事务繁多,包括安置战俘,确定立功人员名单,晋升与奖励方案等,所以德赛只要求旅一级主官到会即可。事后,将由各旅长汇同参谋部下派的参谋官,宣布各自具体职责。

    在经历这场酣畅淋漓的战斗过后,自我检讨显然属于战败的西班牙人,而经验总结则需要拉斯蒂参谋长来主导。至始至终,德赛本人仅此次战役中处于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简要回顾此役的经过与成果后,拉斯蒂将军谈及了师团获胜的诸多缘由:包括敌我双方官兵的战斗素养不可同日而语;构筑了以铁丝网、防步(骑)兵壕沟、胸墙为核心的阵地防御体系;在火炮中使用了威力巨大的开花(榴)弹;在战地通讯方面大获成功的化学式电报;这位参谋长更是高度赞赏了联合情报部(军情局与宪兵队),尤其是功勋卓著的雅克中尉(军情局特工,并非德赛公爵身边那位同姓的爱尔兰侍从长),等等。

    谈到尽兴之处,拉斯蒂将军继而挥舞双臂,高声说道:“……诸位非常清楚,无论是西班牙军队中的步兵,还是骑兵,他们在整个战斗过程中都表现的相当顽强与英勇。即便在其队列内承受了半数重大伤亡后,西班牙人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素养与不俗的应变能力,但最终却毫无建树,只能接受被我军围歼的命运。

    所以,西班牙人的最大失误,在于加利西亚将军的指挥系统中缺乏一个高效运作的团队,没有一位具备前瞻性的领导者。这使得他和他的军队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对手,加入到一场错误的战役中。所以,请诸位记住,此役获胜的关键,是敌人的指挥官经不起引诱,未能当机立断,导致后来连续犯错一系列错误;其次,才是我们预先设定了战场,提前部署好了一切,并在战略与战术层面有效把控了整个战役的全过程。

    明天过后,德赛师团就要正式投入到即将开始的葡萄牙战事中。在表面上看,从埃武拉到里斯本,都是英国人在为我们选定战场。基于此,师团长与参谋部一致认为,必须尽其所能,削弱与打破敌方的地理优势与战略部署,不在联军设定的地点范围或是时间内作战。最重要的是,必须让那位联军的东线指挥官,贝尔斯福德将军误判我军的实际进攻方向。

    应德赛师团长的要求,在我结束对采石镇战役的总结之后,将向诸位介绍参谋部拟定的下一步战略部署。由于事关绝密,在德赛师团长正式签署作战命令之前,在座诸位暂不能对部下言明。”

    在参谋长说完最后一段话之前,马尔丹少校已将一幅军事地图,悬挂于临时指挥所一侧的白色墙壁上。

    喝下一杯红酒润过喉,拉斯蒂将军随手拾起一根细木棍,他信步走到地图面前,继续说道:“从明天下午18点之后,所有参战部队结束战后的短期整训,全部转入战事状态……

    巴尔巴内格尔将军的步兵三旅返回巴达霍斯后,立即汇合博奈将军的步兵五旅,组成北线支队,并由巴尔巴内格尔将军担当该支队的最高指挥官。等到巴达霍斯要塞防御转交给来自梅尔达城的守军后,你们两个旅立即伪装成德赛师团的主力部队,一路向西,沿着残缺不齐的公路,穿越众多河流,深入葡萄牙东部,从西北方向威胁埃武拉要塞。奥特斯尔中校将带领工兵团大部配合北线支队的行动。

    北线支队的主要任务,不在于杀伤敌军多少,而是能够诱敌多少。必须在保障自身安全,不能暴露师团战略意图的大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吸引英葡联军的阻击部队在自己周围。相信英国人得知采石镇战役后,他们也会给予很好的配合……

    师团指挥部、步兵一旅与四旅、骑兵旅,以及宪兵团、炮兵团、辎重团的全部,工兵团余部,将组成南线支队,上述部队分别从梅尔达城或巴达霍斯要塞两地秘密登船,在水兵营的掩护下,沿着瓜迪亚纳河一路向西,后向南航行至莫朗镇,并在此做暂短停留,等候北线支队诱敌成功的消息……

    运载南线部队的船只将沿着瓜迪亚纳河的西面支流继续航行,在距离埃武拉城不足30公里的波尔特城登陆。上岸后,南线各旅团以强行军方式,4小时内抵达埃武拉城下,围而不攻。至于骑兵旅将转而向东北方向运动,切断阻击北线支队的联军部队后路,等待……

    另外,军情局与宪兵队组成的联合情报部,获得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情报。在葡西两国边境通向埃武拉城的道路两旁,分布着不少种植庄园,里面生活着至少7万黑人奴隶。该情报显示,尽管葡萄牙人已基本上撤离上述的交战区,但大部分黑奴仍旧替他们的主人负责看守各个庄园。所以,要以解放黑奴的名义,充分发动这些可怜人来配合我们的正义战争。

    至于怎么去做,如何才做得好?帕斯赛尔少校一会儿将给与会诸位做详细讲解,此外,军情局下派各旅的情报官也会参与到具体执行中……”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