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政府出来,王大麻子想到唐敖托他给唐宁带点东西。唐宁初二已经读完,马上就读初三,今年的暑假放到8月上旬,白石乡中学就要求他们返校补课。补课要住校,除了白天上课,还要上早晚自习。每天早上六点半就被铃声吵醒,然后学校的高音喇叭就叫起来,20分钟内要洗漱完毕并赶到操场做操。没有热水洗脸,再冷的天也只有用冷水。当广播里放运动员进行曲的时候,他们基本上都已经赶到了操场。然后就做广播体操,做完操后回教室早读,下课铃声一响就赶去吃早饭。晚上要上晚自习。

    学校经常停电,偶尔停电是调皮鬼造成的,它们故意把金属丝插进插座里,引起线路短路而停电,再在一旁幸灾乐祸。停电后,他们就点蜡烛或照煤油灯。煤油灯可以自己做。先去垃圾堆捡一个装过药的玻璃瓶,在瓶盖上钻一个洞。又去捡一块牙膏皮,将里面的残余牙膏挤干净,再把牙膏皮撕开,包住小木棍裹起来,裹成一个圆筒。再用一小束线穿进圆筒作灯芯。往瓶子里倒进煤油,待灯芯吸饱煤油,就可以点火照明了。摇曳的煤油灯光是学校晚自习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老实学生在灯下认真地学习,调皮学生在灯下富有创意的玩耍,辅导老师在教室外四处巡逻。有的调皮鬼把桌子钻一个洞,洞上放一个瓢儿,瓢儿下面烧火,瓢儿里面融化着蜡烛。待蜡烛融化,调皮鬼就往蜡油里洒水,冒出一柱一柱漂亮的火花,勾引起前排学生的极高回头率。学校建在半山腰,山上就是一堆堆的古坟。据说是解放前枪毙犯人的地方,后来建成了学校。每天晚上,半山腰的教室里,煤油灯或蜡烛的火光摇曳,像鬼火一样。

    唐宁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英语是他的弱项,现在要认真补。那时流行给英语注汉语音。老师教他们“one”,“two”,“three”,他们就写上汉字“碗”、“土”、“水”。难道是碗里面装了土,又装了水?可以种花?老师教他们念“good morning”,于是他们写上汉字“古得摸宁”,也有的注上“箍倒摸你”,他们那里的方言“箍倒”就是强迫、必须,非要不可的意思。英语老师不提倡他们给英语注汉字读音,但大家都这么做,他也没法。唐宁学了一篇语文课文,是王周生的《这不是一颗流星》,里面一个孩子希望黑熊死掉,用其皮来给阿婆做一双熊皮手套,这篇课文赞扬了孩子的心绝不是流星,而是一颗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的心。

    唐宁第一次学的文言文是孔子的《论语》六则,首先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时学论语感觉很枯燥无聊,没想到后来学术明星却可以将《论语》讲得非常精彩,像心灵鸡汤一样。当时他们对老师说:“‘说’是一个错别字,不是通假字,我们将‘悦’写成‘说’,就是错别字,为何孔子把‘悦’写成‘说’,就是通假字?”老师不予解释,还骂他们,说他们故意刁难。原来,他们的错别字就是错别字,名人的错别字就是通假字,要因人而异。然而,清朝一个知识分子,把“陛下”写成“狴下”,这就不是通假字,而是及其严重的错别字,他犯了欺君之罪,被雍正皇帝斩首。

    那时学生们都蒸饭吃,用一个铝制的饭盒,抓几把米,在自来水下一淘,然后盛满水,盖上盖子,有的还在饭盒里放几根红苕。几个人一组,把饭盒整齐地放进一个大铁筐,再把铁筐放进水泥铸造的大瓮子里面,师傅就热火朝天地用大铁铲往灶孔里加煤,烧起熊熊大火蒸饭。饭还是挺香的,下饭的菜呢?一般都是家里带来的咸菜。有钱的学生还可以去打菜吃,那是学校的老师从家里煮的汤菜,几毛钱一份,每份两勺子,每勺子都是一半菜,一半汤,零星飘着几颗肉丁。有钱人才打得起这个牙祭,没钱的人只能吃家里带来的泡萝卜,如果有大头菜就很不错了。唐宁是读初中才见到自来水。在他们村子里,都需要在井里去挑水,倒进水缸里,再用水瓢舀起来饮用,后来村子里安起了抽水机从井里抽水,但还是没有自来水。他读初中见到自来水这玩意儿,用手一拧龙头,水竟然哗啦哗啦流出来了,真是太神奇!

    王大麻子找到唐宁的时候,他正在吃晚饭。唐宁从饭盒里扒了几口饭,哇的一声吐了出来,说道:“这是夹生饭,没法吃!”

    学校伙房师傅工作强度大,偶尔出点差错,饭没有蒸熟也是常事。学生们早已见怪不怪,遇到这种情况,要么把夹生饭吃完,要么不吃饿一顿,要么出去吃馆子。王大麻子把东西交给唐宁,说道:“侄娃子,我们出去吃晚饭吧!吃你喜欢的红烧牛肉面!”

    他们来到一家牛肉面馆,牛肉的香味馋得唐宁直流口水。那时的食材还很干净,老板不会使用潲水油和地沟油。一大碗金灿灿的面条,几颗正方形的牛肉,漂浮的牛油红汤,剁碎的香菜,他们三人吃的大汗淋漓,津津有味。

    面馆外面没有风,也没有人去碰碗,突然碗架上的碗发出一阵响声。王大麻子大惊失色,惊叫了一声。在农村,据说人死之前要收脚迹,也就是生前走过的那些路上留下的脚迹要收回来。收脚迹的时候,往往家里的锅碗瓢盆要无缘无故地响个不停。面馆老板也听见了响声,感到非常惶恐。

    不一会儿,饭馆外面来了一辆三轮车,驾车的中年汉子累得满头大汗,走进面馆对老板说道:“老板,我们那里要办酒席,碗筷不够,来向您借一些。”

    “没问题,都是乡里乡亲的,要借多少,随便拿!”老板打开碗柜,对中年汉子说道。

    中年汉子借了一百来副碗筷,搬进三轮车里,对老板说道:“我还是给你写一个借条吧。”

    “不用,不用!”老板说道。

    中年汉子驾着三轮车,消失在了夜幕之中。他们吃完牛肉面,胡克昊去付账。老板似乎突然从睡梦中醒来,说道:“刚才是不是有人来借碗筷?”

    “是啊,你同意了,亲自借给他的啊!”胡克昊以为老板认识那个汉子,正感叹老板的豪爽,哪知老板问出这样一个古怪的问题。

    “可是我并不认识他,我为什么把碗筷借给他呢?”老板说道。

    “那赶快去把碗筷找回来!”王大麻子看出了老板对碗筷的不舍,或者说看出了他的抠门。

    “碗筷本身并不值钱,我只是感觉这件事情透着古怪!”老板说道。

    “那中年汉子好像往吞口垭方向去了,我们回家正要路过那里,我们去帮你调查一下!”胡克昊说道。现在已经没有班车了,胡克昊和王大麻子只好步行回家。他们抄小路,走了大半个小时,来到了吞口垭。

    93160/